图书介绍
重构中的功能叙事 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戈士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488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意识形态-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重构中的功能叙事 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意识形态概念重构中的功能叙事1
一、“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选题背景及意义1
二、意识形态“概念变迁”研究述评2
三、意识形态概念“实践意蕴”研究述评4
四、“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的问题域、方法与特色9
第一章 意识形态时代的来临13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缘起:启蒙运动、现代性与观念学13
一、理论问题:面向现实与自身的理性14
二、实践问题:社会建构的理性方式16
三、走向现代性:启蒙运动的文化与政治建构18
四、问题性:现代性张力与“观念学”出场20
第二节 批判与建构:特拉西意识形态概念的双重意象21
一、特拉西:从“传统的知识分子”到“有机的知识分子”22
二、观念学:科学与批判的意识形态24
三、理性政治学:政治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建构28
第三节 拿破仑·波拿巴的意识形态批判31
一、意识形态:拿破仑与特拉西两极对抗的剧场31
二、观念还原:烦琐的形而上学32
三、政治理念的根基:人的良知和历史的教训34
四、道德教化:绝对的宗教价值36
五、复调性的概念语境:作为政治通用语的意识形态38
第二章 三元模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40
第一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源初语境、建构方式与分析架构40
一、时代状况与文化氛围41
二、幽灵式出场: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源初语境44
三、交互作用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建构方式47
四、异质性视域: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架构50
第二节 虚假意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发生学解读53
一、历史编纂学:洞穴假象的德国版53
二、虚假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57
三、超越意识形态:真正实证的科学61
第三节 思想型权力: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功能学解读64
一、由“知”到“为”:意识形态批判的路径转换64
二、打开“暗箱”:意识形态与社会分工65
三、地形学隐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68
四、程序驱动:意识形态化的策略72
五、概念波动与超越意识形态73
第四节 拜物教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77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退场?77
二、幻象催生幻觉:市场社会与拜物教82
三、勘破拜物教:新意识形态批评86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阶级冲突89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的历史基础与逻辑支撑89
一、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的契机90
二、非评价性的意识形态概念91
三、意识形态如何成为科学93
四、肯定的意识形态家族96
第二节 能动与受动:作为克服社会冲突之手段的意识形态100
一、自律与他律:意识形态的总体性100
二、存在与抽象:意识形态过程103
三、宗教与科学:意识形态会员资质107
第三节 意识形态运作的人格载体、物质媒介与政治预期110
一、作为意识形态人格载体的知识分子110
二、意识形态预期:领导权与主体建构115
三、概念变迁背后的信息125
第四节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及其功能的实现方式132
一、从隐喻到分析:“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的生成情境132
二、领导与强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机制的辩证法135
三、再生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的出场路径139
四、想象与质询: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的微观机制143
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148
第一节 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意识形态功能148
一、科学的独立化与独立化的科学148
二、二重化的科学形象153
三、科学的还原与脱困157
第二节 统治与操控的合理化: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161
一、合法性与合理性161
二、技术理性的政治内涵163
三、合法性的历史性转换168
四、富足舒适背后的迷惘171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文化176
第一节 文明的中突:全球化话语中的主题革命176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177
二、“文明冲突论”的意识形态性184
三、“我们”与“他们”: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189
第二节 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运作193
一、作为物化意识形态的文化工业194
二、过滤:文化工业管理世界的祛除机制199
三、建构:文化工业管理世界的熔铸机制206
四、作为矛盾存在的文化工业211
第三节 意识形态运行模式与象征建构谋略213
一、意识形态:作为服务于权力的意义214
二、意识形态运作与象征建构217
三、未完成的诠释:象征形式的意识形态性223
第六章 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226
第一节 文化力:作为资本主义精神支撑的新教伦理226
一、新教文化的意识形态转换227
二、合理主义: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精神230
三、道德教化:作为合理主义构造工具的新教伦理232
四、韦伯式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镜鉴236
第二节 意识形态: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撑238
一、意识形态:社会批判与建构的文化资源239
二、问题社会:缺失和谐的繁荣241
三、文化发展:和谐社会的建构244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架构分析251
结语 守护意识形态:重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258
一、“非意识形态化”与重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258
二、合理性与合法性: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现代内核261
三、解构与接合: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建路径264
四、向时而思与向事而思266
参考文献272
后 记287
热门推荐
- 2464646.html
- 3268092.html
- 927765.html
- 2691636.html
- 889357.html
- 1585283.html
- 3079348.html
- 456807.html
- 2342302.html
- 2205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7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3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5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8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1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4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8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2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5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