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博琴,陈文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4629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论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1
1.1.1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1
1.1.2 计算机一计算机网络3
1.1.3 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5
1.1.4 Internet时代6
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7
1.2.1 计算机网络与终端分时系统7
1.2.2 计算机网络与多机系统9
1.2.3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10
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1
1.3.1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11
1.3.2 计算机网络的其他功能12
1.4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12
1.4.1 网络软件12
1.4.2 网络系统的组成12
1.5.2 接通信介质分类13
1.5 计算机网络分类13
1.5.1 按距离分类13
1.5.3 按通信传播方式分类14
1.5.4 按通信速率分类14
1.5.5 按使用范围分类14
1.5.6 按网络控制方式分类14
1.5.7 按网络环境分类15
1.5.8 按拓扑结构分类15
1.6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8
习题21
第2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2
2.1 基本概念22
2.1.1 数据通信的一般概念22
2.1.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构成22
2.2 信息及其主要特性25
2.2.1 数字信道和模拟信道25
2.2.2 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27
2.2.3 通信线路连接方式29
2.2.4 数据的传输方式30
2.3 传输介质35
2.3.1 同轴电缆35
2.3.2 双绞线电缆36
2.3.3 光纤电缆38
2.3.4 无线传输介质41
2.3.5 不同传输介质的比较和选择45
2.4.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46
2.4 数据编码46
2.4.2 数字数据调制编码47
2.4.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48
2.5 多路复用技术50
2.5.1 频分多路复用50
2.5.2 时分多路复用51
2.5.3 波分多路复用51
2.5.4 码分多路复用53
2.6 数据交换技术54
2.6.1 电路交换55
2.6.2 报文交换56
2.6.3 分组交换57
2.6.4 快速分组交换59
2.7 差错控制及检错60
2.7.1 差错的产生原因60
2.7.2 差错控制60
2.7.3 检错码工作原理61
习题62
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和发展64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4
3.1 网络体系结构64
3.1.2 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65
3.1.3 通信协议66
3.2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67
3.2.1 开放系统67
3.2.2 OSI划分层次的原则67
3.2.3 OSI七层模型68
3.2.4 OSI/RM分层结构的一般概念69
3.3.1 物理层71
3.3 OSI各层概述71
3.3.2 数据链路层74
3.3.3 网络层76
3.3.4 传输层80
3.3.5 应用层83
3.4 TCP/IP体系结构83
3.4.1 TCP/IP协议集83
3.4.2 TCP/IP的物理和数据链路层84
3.4.3 TCP/IP的网络层84
3.4.4 TCP/IP的传输层85
3.4.5 TCP/IP的应用层86
习题86
4.1.1 局域网的特点88
4.1.2 局域网的关键技术88
4.1 局域网概述88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络88
4.1.3 局域网体系结构90
4.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93
4.2.1 CSMA/CD93
4.2.2 令牌环99
4.3 传统以太网106
4.3.1 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106
4.3.2 以太网的物理层选项108
4.3.3 MAC帧格式109
4.3.4 MAC地址110
4.3.5 同轴电缆以太网112
4.3.6 双绞线以太网114
4.3.7 光纤以太网117
4.3.8 全双工以太网119
4.4 局域网扩展121
4.4.1 在物理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121
4.4.2 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121
4.4.3 在网络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123
4.5 高速局域网技术124
4.5.1 100 Mb/s快速以太网125
4.5.2 千兆位以太网和万兆位以太网133
4.5.3 FDDI143
4.6 无线局域网146
4.6.1 无线网络的应用147
4.6.2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147
4.6.3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149
4.6.4 无线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153
4.7 结构化综合布线155
4.7.1 结构化布线的优点156
4.7.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157
4.7.3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158
4.7.4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159
4.8 简单局域网的构建161
习题163
第5章 计算机广域网技术165
5.1 广域网概述165
5.2.1 电话系统167
5.2 公共传输系统167
5.2.2 SONET/SDH光传输网络169
5.2.3 xDSL172
5.2.4 HFC180
5.2.5 其他宽带接入方法182
5.3 广域网的通信服务类型186
5.4 广域网的帧封装格式187
5.4.1 HDLC187
5.4.2 PPP190
5.5 公共电话交换网191
5.6 综合业务数字网192
5.6.1 ISDN的产生和发展192
5.6.2 ISDN服务192
5.6.3 ISDN协议194
5.6.4 ISDN用户接入195
5.6.5 ISDN应用196
5.7.1 DDN概述197
5.7 数字数据网(DDN)197
5.7.2 DDN网的特点198
5.7.3 DDN提供的服务199
5.7.4 DDN网用户接入方式199
5.8 X.25分组交换网200
5.8.1 X.25分组交换网概述200
5.8.2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201
5.8.3 X.25分组层201
5.8.4 X.25网的特点203
5.8.5 X.25网的用户接入204
5.9 帧中继205
5.9.1 帧中继协议207
5.9.2 帧中继的操作208
5.9.3 帧中继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210
5.9.4 帧中继的实现210
5.10 异步传输模式211
5.10.1 ATM概述211
5.10.2 ATM的主要特性212
5.10.3 ATM协议213
5.10.4 局域网仿真LANE218
5.10.5 ATM存在的缺点219
习题220
第6章 网络操作系统222
6.1 概述222
6.1.1 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222
6.1.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223
6.1.3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征225
6.1.4 网络操作系统服务能力和性能的评估策略234
6.2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235
6.2.1 UNIX和Linux235
6.2.2 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245
6.2.3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253
习题259
第7章 常用网络设备260
7.1.1 网卡的功能261
7.1 网络接口卡261
7.1.2 以太网卡的结构262
7.1.3 网卡的配置参数262
7.1.4 提高网卡性能的技术263
7.1.5 网卡的选择264
7.2 中继器和集线器266
7.2.1 中继器266
7.2.2 集线器267
7.3.1 传统以太网的问题269
7.3 网桥和以太网交换机269
7.3.2 网桥271
7.3.3 以太网交换技术和以太网交换机277
7.3.4 虚拟局域网281
7.4 路由器287
7.4.1 概述287
7.4.2 路由器的结构288
7.4.3 路由器的路由选择过程289
7.4.5 路由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291
7.4.4 路由器与网桥的比较291
7.5 网关293
7.6 调制解调器293
7.6.1 调制解调器的基本技术与相关标准294
7.6.2 差错控制协议295
7.6.3 数据压缩协议295
7.6.4 流量控制296
7.6.5 56 kb/s高速调制解调器296
习题298
第8章 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基础299
8.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299
8.2 因特网的体系结构300
8.3 因特网接入技术302
8.4 因特网的链路层与网络层304
8.4.1 点对点协议304
8.4.2 因特网的网络层与IP协议306
8.4.3 因特网的IP路由技术312
8.4.4 ARP协议和RARP协议319
8.4.5 ARP与IP的交互320
8.4.6 IP地址的获取321
8.4.7 ICMP协议322
8.4.8 IPv6323
8.4.9 从IPv4转移到IPv6325
8.5 因特网传输层协议327
8.5.1 应用程序多任务处理328
8.5.2 无连接的传输:UDP330
8.5.3 TCP协议331
习题336
第9章 因特网的应用338
9.1 域名服务338
9.1.1 DNS所提供的服务339
9.1.2 DNS基本工作原理340
9.1.3 DNS与ARP的比较340
9.2 远程登录341
9.3 电子邮件系统342
9.3.1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345
9.3.2 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347
9.3.3 邮件读取协议348
9.3.4 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349
9.4 文件传输服务352
9.4.1 FTP的主要工作原理353
9.4.2 FTP命令和应答354
9.4.3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和网络文件系统354
9.5 万维网355
9.5.1 超文本传送协议358
9.5.2 HTTP报文格式360
9.5.3 万维网的缓存机制364
9.5.4 HTTP与SMTP的比较366
9.5.5 超文本标记语言367
9.5.6 浏览器的结构369
9.5.7 万维网网站的软件构架371
9.6.1 因特网的多媒体应用分类374
9.6 因特网的多媒体应用374
9.6.2 目前因特网上发展多媒体应用所存在的障碍375
9.6.3 音频和视频压缩375
9.6.4 储存式音频和视频流媒体377
9.6.5 IP电话381
习题383
第10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385
10.1 网络管理385
10.1.1 网络管理的概念385
10.1.2 ISO网络管理模式386
10.1.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388
10.1.4 网络管理系统的各种实现结构393
10.2 网络安全395
10.2.1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396
10.2.2 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397
10.2.3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398
10.3.1 密码学基本概念399
10.3 密码学399
10.3.2 传统加密技术400
10.3.3 秘密密钥算法402
10.3.4 公开密钥算法403
10.3.5 用户认证405
10.3.6 数字签名407
10.4 防火墙技术410
10.4.1 防火墙基本概念410
10.4.2 防火墙体系结构411
10.4.3 堡垒主机413
10.4.4 包过滤414
10.4.5 选择防火墙的原则417
10.5 代理服务418
10.6 网络病毒的防治420
10.6.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421
10.6.2 宏病毒及网络病毒421
习题423
参考文献425
热门推荐
- 1948014.html
- 1624797.html
- 1476625.html
- 3108682.html
- 3838987.html
- 3382716.html
- 3631556.html
- 3499017.html
- 2068494.html
- 807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6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2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88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8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4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3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6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45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