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工程师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雷震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9053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64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679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工程师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
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
1.1.1 计算机硬件结构1
1.1.2 计算机软件系统4
1.2 计算机工作原理7
1.2.1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7
1.2.2 中央处理器CPU16
1.2.3 存储器18
1.2.4 输入设备23
1.2.5 输出设备24
1.3 计算机体系结构26
1.3.1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26
1.3.2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27
1.3.3 指令系统28
1.3.4 存储系统32
1.3.5 I/O通道35
1.3.6 总线结构39
1.3.7 并行处理技术41
第2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50
2.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50
2.1.1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50
2.1.2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50
2.1.3 计算机网络标准化阶段51
2.1.4 微机局域网的发展时期51
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52
2.2.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2
2.1.5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时期52
2.2.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55
2.3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57
2.3.1 我国互联网络的建设57
2.3.2 我国建成的四大互联网络58
2.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59
2.4.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59
2.4.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62
2.5 几种商用网络的体系结构68
2.5.1 SNA68
2.5.2 X.2570
2.5.3 Novell NetWare71
2.6 OSI协议集72
2.6.3 网络层协议73
2.6.1 物理层协议73
2.6.2 数据链路层协议73
2.6.4 传输层协议74
2.6.5 会话层协议74
2.6.6 表示层协议74
2.6.7 应用层协议75
第3章 数据通信基础77
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77
3.2 信道特性78
3.2.1 信道带宽78
3.2.2 误码率80
3.2.3 信道延迟80
3.3 传输介质80
3.3.2 同轴电缆81
3.3.1 双绞线81
3.3.3 光缆82
3.3.4 无线信道84
3.4 数据编码85
3.4.1 单极性码85
3.4.2 极性码86
3.4.3 双极性码86
3.4.4 归零码87
3.4.5 不归零码87
3.4.6 双相码87
3.4.7 曼彻斯特码87
3.4.8 差分曼彻斯特码87
3.5.1 幅度键控(ASK)88
3.5.2 频移键控(FSK)88
3.4.9 多电平码88
3.5 数字调制技术88
3.5.3 相移键控(PSK)89
3.6 脉冲编码调制89
3.6.1 取样90
3.6.2 量化90
3.6.3 编码90
3.7 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91
3.7.1 数据通信方式91
3.7.2 交换方式92
3.8 多路复用技术95
3.8.1 频分多路复用95
3.8.3 波分多路复用96
3.8.2 时分多路复用96
3.8.4 数字传输系统97
3.9 差错控制99
3.9.1 检错码99
3.9.2 海明码100
3.9.3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102
第4章 广域通信网104
4.1 公共交换电话网104
4.1.1 电话系统的结构104
4.1.2 本地回路105
4.1.3 调制解调器110
4.1.4 信令系统113
4.2 X.25公用数据网118
4.2.1 CCITT X.21接口119
4.2.2 流量和差错和控制120
4.2.3 HDLC协议127
4.2.4 X.25 PLP协议133
4.3 帧中继网139
4.3.1 帧中继业务140
4.3.2 帧中继协议141
4.3.3 交换虚电路144
4.3.4 固定虚电路146
4.3.5 帧中继的应用148
4.4 ISDN和ATM150
4.4.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50
4.4.2 ATM物理层154
4.4.3 ATM层154
4.4.4 ATM高层157
4.4.5 ATM适配层(AAL)158
5.1 LAN技术概论160
5.1.1 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160
第5章 局域网和城域网160
5.1.2 LAN/MAN的IEEE 802标准166
5.2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168
5.2.1 LLC地址170
5.2.2 LLC服务170
5.2.3 LLC协议171
5.3 介质访问控制(MAC)技术171
5.3.1 循环式172
5.3.2 预约式172
5.4 CSMA/CD协议和IEEE 802.3标准173
5.4.1 ALOHA协议173
5.3.3 竞争式173
5.4.2 CSMA/CD协议176
5.4.3 CSMA/CD的性能分析181
5.4.4 IEEE 802.3标准184
5.4.5 高速以太网190
5.5 令牌总线和IEEE 802.4标准192
5.5.1 令牌总线的MAC协议193
5.5.2 令牌总线的物理层规范197
5.6 令牌环和IEEE 802.5标准198
5.6.1 令牌环网的工作特点198
5.6.2 令牌环的MAC协议199
5.6.3 令牌环的性能分析204
5.6.4 令牌环的物理层规范206
5.7.1 DQDB网络的组成207
5.7 分布队列双绞线和IEEE 802.6标准207
5.7.2 DQDB协议209
5.8 光纤环网和FDDI212
5.8.1 FDDI环网的工作特点212
5.8.2 FDDI的容量分配213
5.8.3 FDDI的物理层编码215
5.8.4 FDDI协议216
5.9 ATM局域网217
5.9.1 ATM局域网的系统配置217
5.9.2 ATM局域网仿真219
5.10 无线局域网222
5.10.1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222
5.10.2 WLAN的关键技术224
5.10.3 IEEE 802.11 WLAN体系结构229
第6章 网络互连和互联网237
6.1 网络互连设备237
6.1.1 中继器237
6.1.2 网桥238
6.1.3 路由器239
6.1.4 网关241
6.2 局域网的互连242
6.2.1 网桥协议的体系结构242
6.2.2 生成树网桥246
6.2.3 源路由网桥250
6.3 广域网互连252
6.3.1 OSI网络层内部结构253
6.3.2 无连接的网际互连254
6.3.3 面向连接的网际互连257
6.4 Internet协议和组网技术259
6.4.1 IP地址260
6.4.2 IP协议262
6.4.3 ICMP协议265
6.4.4 域名和地址267
6.4.5 网关协议272
6.4.6 路由器技术277
6.4.7 多层交换技术282
6.5 Internet应用287
6.5.1 远程登录(Telnet)287
6.5.2 文件传输协议(FTP)288
6.5.3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290
6.5.4 WWW(万维网)292
7.1.1 网络威胁的类型296
第7章 网络安全296
7.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296
7.1.2 网络安全漏洞297
7.1.3 网络攻击297
7.1.4 安全措施的目标298
7.1.5 基本安全技术299
7.2 信息加密技术299
7.2.1 数据加密标准(DES)299
7.2.2 IDEA301
7.2.3 RSA密码系统302
7.3 认证304
7.3.1 报文摘要MD5304
7.4 数字签名306
7.3.2 安全散列算法(SHA)306
7.5 数字证书307
7.5.1 数字证书介绍307
7.5.2 证书的获取309
7.5.3 证书的吊销310
7.6 密钥管理310
7.6.1 概述310
7.6.2 密钥管理体制311
7.7 SSL和IPSec314
7.7.1 Web的安全问题314
7.7.2 安全套接层(SSL)315
7.7.3 IPSec317
7.8.2 VPN的分类319
7.8.1 IP-VPN网络的参考模型319
7.8 虚拟专用网319
7.8.3 VPN的特点320
7.8.4 VPN安全技术320
7.8.5 VFN的安全性320
7.8.6 VPN的解决方案321
7.9 SHTTP和SET322
7.9.1 SHTTP322
7.9.2 安全电子交易(SET)324
7.10 可信任系统325
7.11 Kerberos327
7.12 防火墙328
7.12.1 防火墙概念329
7.12.2 防火墙的基本类型330
7.12.3 防火墙的设计331
7.12.4 功能和网络拓扑结构332
7.12.5 采用的技术333
7.12.6 防火墙技术的未来334
7.13 病毒防护336
7.14 入侵检测339
7.14.1 异常入侵检测技术339
7.14.2 误用入侵检测技术340
7.15 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341
第8章 网络操作系统343
8.1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343
8.1.1 网络操作系统简介343
8.1.2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343
8.1.3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346
8.1.4 网络操作系统的逻辑构成347
8.1.5 网络操作系统与OSI-RM349
8.2 Windows NT/2000/XP350
8.2.1 Windows NT/2000/XP简介350
8.2.2 Windows NT/2000/XP网络基本概念352
8.2.3 Windows NT/2000网络结构358
8.3 UNIX操作系统361
8.3.1 UNIX简介361
8.3.2 UNIX的功能362
8.3.3 UNIX的结构363
8.3.4 UNIX Shell364
8.3.5 UNIX Shell常用命令365
8.3.6 Shell程序设计370
8.3.7 全屏编辑程序378
8.3.8 网络文件系统381
8.4 Linux操作系统382
8.4.1 Linux的特点382
8.4.2 Linux系统结构及文件组织383
8.4.3 Linux系统启动和初始化385
8.4.4 Linux的常用软件385
8.5 对等式局域网386
8.5.1 对等式局域网操作系统386
8.5.2 Windows 98387
第9章 网站设计和配置技术389
9.1 Windows 2000 IIS服务器的配置389
9.1.2 创建Web服务器390
9.1.1 在Windows 2000 Server计算机上安装IIS服务390
9.1.3 配置Web服务器391
9.1.4 创建FTP服务器393
9.1.5 配置FTP站点394
9.1.6 在客户端访问FTP站点394
9.2 Windows 2000 DHCP服务器的配置395
9.2.1 在Windows 2000 Server上安装DHCP服务396
9.2.2 设置计算机成为DHCP客户端396
9.2.3 为域中的DHCP服务器授权396
9.2.4 在DHCP服务器上创建作用域397
9.2.5 在DHCP客户端查看TCP/IP配置398
9.2.6 配置DHCP服务器选项398
9.2.7 配置DHCP服务器作用域选项399
9.2.8 配置DHCP保留选项399
9.2.9 创建DHCP用户类400
9.2.10 创建DHCP服务器中继代理401
9.2.11 实现80/20规则402
9.2.12 删除DHCP服务器403
9.3 Windows 2000 DNS服务器的配置403
9.3.1 在Windows 2000 Server计算机上安装DNS服务404
9.3.2 配置计算机成为DNS服务器的客户端404
9.3.3 创建DNS正向解析区域404
9.3.4 创建DNS反向解析区域405
9.3.5 在DNS服务器上创建主机记录406
9.3.6 启用DNS循环复用功能406
9.3.7 创建DNS别名记录407
9.3.8 创建标准辅助区域,实现DNS区域复用407
9.3.10 实现DNS惟高速缓存服务器408
9.3.9 DNS区域类型的转换408
9.3.11 实现DNS区域委派409
9.3.12 设置DNS区域动态更新410
9.4 在Windows 2000 Server上配置IMAIL服务器411
9.4.1 安装IMAIL服务器411
9.4.2 配置IMAIL服务器412
9.4.3 配置IMAIL服务器用户设置413
9.4.4 使用IMAIL客户端软件413
9.4.5 设置Outlook Express414
9.4.6 利用IE浏览器访问IMAIL服务器414
9.4.7 配置IMAIL服务器支持多个主机域名415
9.5 LINUX BIND DNS服务器的配置415
9.5.2 配置DNS解析器416
9.5.1 Bind域名服务器的安装416
9.5.3 高速缓存服务器的配置417
9.5.4 主服务器的配置417
9.5.5 从服务器的配置419
9.5.6 DNS的测试420
9.6 LINUX APACHE服务器的配置421
9.6.1 APACHE的安装427
9.6.2 APACHE的卸载427
9.6.3 APACHE的启动与停止428
9.6.4 熟悉APACHE的配置界面429
9.6.5 查看默认主机(default server)的设置429
9.6.6 在APACHE中建立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429
9.6.7 在APACHE中建立基于IP地址的虚拟主机430
9.6.8 APACHE中的访问控制431
第10章 接入网技术433
10.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433
10.1.1 接入网的定义433
10.1.2 接入网的主要功能和特点434
10.1.3 接入网的分类435
10.1.4 接入网的主要业务及其技术发展趋势436
10.2 网络接口层协议437
10.2.1 SLIP和PPP协议437
10.2.2 宽带接入协议PPPoE438
10.2.3 以SLIP/PPP方式入网439
10.3 xDSL及ADSL接入440
10.3.1 xDSL接入440
10.3.2 ADSL442
10.4.1 HFC简介443
10.4.2 HFC网的设备构成443
10.4 HFC接入443
10.4.3 HFC网络的构成444
10.4.4 HFC宽带数据通信系统446
10.5 高速以太网接入447
10.6 宽带无线接入449
10.6.1 码分多址技术449
10.6.2 宽带码分多址技术CDMA2000449
10.6.3 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CDMA)453
10.6.4 宽带无线接入概述460
10.6.5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460
10.6.6 多通道多点分配业务(MMDS)463
10.7 公共数据网络的接入464
10.7.1 X.25网465
10.7.2 数字数据网466
10.8 端用户的因特网接入方式471
10.8.1 以终端方式入网472
10.8.2 以SLIP/PPP方式入网472
10.8.3 以DDN专线方式入网473
10.8.4 使用其他通信线路入网473
10.8.5 通过代理服务器(Proxy)入网475
10.8.6 连入因特网需要的设备476
第11章 组网技术478
11.1 结构化布线478
11.1.1 结构化布线系统简介478
11.1.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480
11.1.3 结构化布线技术基础486
11.1.4 新的结构化布线解决方案497
11.2 访问路由器和交换机499
11.3 交换机的配置500
11.3.1 交换机概述500
11.3.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501
11.3.3 配置和管理VLAN506
11.3.4 生成树协议STP配置510
11.4 路由器的配置513
11.4.1 路由器概述513
11.4.2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514
11.5 配置路由协议520
11.5.1 配置RIP协议521
11.5.2 配置IGRP协议525
11.5.3 配置OSPF协议529
11.5.4 配置EIGRP协议532
11.6 配置广域网接入533
11.6.1 配置ISDN534
11.6.2 配置PPP和DDR537
11.6.3 配置帧中继540
11.7 L2TP配置与测试544
11.7.1 L2TP协议配置命令544
11.7.2 Cisco配置举例551
11.8 IPSec配置与测试551
11.8.1 IPSec实现的工作流程551
11.8.2 Cisco配置举例552
11.8.3 测试时常见的故障555
12.2 管理信息库MIB-2559
12.2.1 MIB的基本概念559
12.1 CMIP/CMIS559
第12章 网络管理559
12.2.2 MIB-2561
12.3 SNMP563
12.3.1 SNMP的协议体系结构564
12.3.2 SNMP的管理框架565
12.3.3 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570
12.3.4 报文应答序列573
12.3.5 报文的发送和接受575
12.3.6 SNMP的操作576
12.3.7 SNMP的安全机制578
12.4 RMON584
12.4.1 RMON的基本概念584
12.4.2 RMON的管理信息库585
12.4.3 RMON2的管理信息库587
12.5 网络管理工具及其相关技术588
12.5.1 hp Open View588
12.5.2 TCP/IP诊断命令590
12.5.3 日志文件的使用593
12.5.4 网络监视和管理工具595
12.5.5 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599
12.5.6 硬件防火墙配置以及防火墙日志的使用602
12.5.7 端口扫描606
12.5.8 DoS攻击演习608
12.5.9 备份策略和数据恢复610
12.5.10 双工系统和RAID612
12.6 网络存储SAN615
12.6.2 网络连接存储616
12.6.1 开放系统服务器的主要I/O路径技术616
12.6.3 存储区域网络617
第13章 网络需求分析和网络规划619
13.1 网络工程组建方案设计619
13.1.1 网络需求分析619
13.1.2 网络系统方案设计619
13.2 校园网网络方案设计633
13.2.1 校园网概述633
13.2.2 小规模校园网络635
13.2.3 中等规模校园网络637
13.2.4 大型校园网638
13.3 企业网网络方案设计642
13.3.1 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概述642
13.3.2 企业计算机网络各个层次的特点649
13.3.3 企业网需求分析651
13.3.4 企业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化设计652
13.3.5 企业网设计思路652
13.3.6 企业网的特点653
13.3.7 企业网Intcrnet接入方式及安全考虑653
13.4 网络测试654
13.4.1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测试655
13.4.2 网络设备测试657
13.4.3 网络系统和应用测试658
13.5 网络性能评价659
13.5.1 网络性能度量659
13.5.2 响应时间660
13.5.3 吞吐率661
13.5.4 资源利用率662
主要参考文献664
热门推荐
- 2052918.html
- 2100769.html
- 2393555.html
- 3223288.html
- 703222.html
- 2669604.html
- 3473848.html
- 3986.html
- 1167880.html
- 3228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5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1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3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80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2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1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7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4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