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政治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简明政治经济学
  • 王珏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4072·53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简明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

第一节 分析资本主义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1

第二节 商品是怎样出现的?2

第三节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6

第四节 商品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9

第五节 怎样计算商品的价值量13

第六节 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产生货币16

第七节 货币的魔力20

第八节 市场需要的货币是可以计算的23

第九节 “钱不值钱”是怎么回事?25

第十节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28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33

第一节 货币是怎样变成资本的?34

第二节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38

第三节 剩余价值从何而来?40

第四节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44

第五节 机器人能生产剩余价值吗?46

第六节 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50

第七节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56

第八节 工资掩盖了剩余价值的剥削62

第九节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64

第十节 资本积累和工人的贫困68

第三章 再生产和经济危机74

第一节 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74

第二节 加速资本周转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80

第三节 个别资本的运动和社会资本的运动86

第四节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88

第五节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92

第六节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应当快些97

第七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是通过危机实现的99

第八节 为什么按一定周期重复发生危机?103

第九节 经济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106

第四章 利润、利息和地租109

第一节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109

第二节 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几个主要因素111

第三节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平均化115

第四节 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120

第五节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参与瓜分剩余价值的形式123

第六节 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独立化的形式126

第七节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参与瓜分剩余价值的形式129

第八节 银行信用的作用130

第九节 地租是大土地所有者参与瓜分剩余价值的形式135

第五章 垄断统治和竞争141

第一节 垄断是怎样形成的?141

第二节 垄断加剧竞争145

第三节 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147

第四节 资本集中和垄断日益向综合多样化发展153

第五节 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的转变156

第六节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161

第七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联盟的产生和发展165

第六章 帝国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革命170

第一节 垄断决定帝国主义的寄生和腐朽170

第二节 腐朽了为什么还能迅速发展?176

第三节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82

第四节 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是不存在的185

第五节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生产状况?189

第六节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利的学说193

第七章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补充的经济形式198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政治前提199

第二节 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的历史性胜利201

第三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种形式并存是生产力状况决定的208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211

第五节 集体所有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13

第六节 各种补充经济形式及其存在的必要性217

第八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2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点2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224

第三节 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手段230

第四节 增加产品总量是满足需要的物质前提232

第五节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产品总量最重要的途径234

第六节 必须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236

第七节 发展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239

第八节 进行经济建设要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办事242

第九章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2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2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25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必然产生资本主义吗?254

第四节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作用257

第五节 价格的制订要以价值为基础260

第六节 社会主义竞争是有限度的竞争264

第七节 国家市场为主,自由市场为辅267

第十章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270

第一节 资金的循环和保持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270

第二节 资金的周转和加速资金周转的经济意义274

第三节 管好用好固定资金,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果277

第四节 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提高流动资金的经济效果281

第五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资金循环中的重要作用283

第六节 资金循环过程中的流通费用287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2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有计划发展的客观必然性290

第二节 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要求和特点293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几个主要比例关系296

第四节 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是社会再生产最基本的比例关系301

第五节 计划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综合平衡303

第六节 搞好综合平衡的几个基本原则306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310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310

第二节 国家预算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314

第三节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317

第四节 个人消费品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320

第五节 平均主义是根本行不通的幻想324

第六节 怎样确定“劳”?326

第七节 工资、工分、奖金和津贴330

第八节 按劳分配不是不要政治思想工作332

第十三章 经济管理和经济效果336

第一节 改善经济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果336

第二节 建立服从国家决策的前提下,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相结合的决策体系340

第三节 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343

第四节 以经济办法为主,把经济办法和行政办法结合起来347

第五节 按专业化协作组织生产350

第六节 建立和健全各种责任制353

第七节 搞好企业的经济核算356

第十四章 中国和外国的经济关系362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3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365

第三节 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367

第四节 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369

第五节 引进先进技术,加速经济发展372

第六节 利用外资的几种形式375

第七节 对外经济援助与经济合作378

结束语381

后记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