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气体分析与临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血液气体分析与临床
  • 刘剑雄,王太重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17567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液气体分析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气体运动规律1

§1.1气体的性质1

§1.1.1速度1

§1.1.2质量1

§1.1.3加速度与力2

§1.2气体运动与压强3

§1.3温度对气体分子运动的影响5

§1.4理想气体定律5

§1.4.1理想气体定律的推导6

附录6国际单位制的词冠 28

§1.4.2理想气体定律的应用8

§1.5大气的组成10

§1.5.1大气层的组成10

§1.5.2大气的气体构成与气体分压11

第二章呼吸器官构造、功能和呼吸调节14

§2.1呼吸器官的结构14

§2.2呼吸器官的功能16

§2.2.1气体交换量16

§2.2.2气体分压17

§2.2.3扩散系数17

§2.2.4肺泡和毛细血管的适宜比例18

§2.2.5肺循环与通气/血流比值19

§2.3.2呼吸性神经冲动21

§2.3.1呼吸中枢的位置21

§2.3呼吸运动的调节21

§2.3.3呼吸中枢的周期性兴奋23

§2.4呼吸运动的神经性调节26

§2.4.1肺的扩张26

§2.4.2颈动脉体及主动脉体28

§2.4.3血压升高30

§2.4.4呼吸道粘膜的刺激30

§2.4.5肌、腱、关节的刺激31

§2.4.6痛觉刺激31

§2.4.7大脑皮层的影响31

§2.5呼吸运动的化学性调节32

§2.5.1脑干的化学感受器32

§2.5.2 CO2的呼吸促进作用34

§2.5.3低O2血症35

§2.5.4屏息35

§2.6各种条件下的呼吸36

§2.6.1肌肉运动36

§2.5.5高压氧治疗36

§2.6.2低气压37

§2.6.4窒息37

§2.6.3高气压38

第三章氧合和氧的运输40

§3.1评价氧合的指标40

§3.1.1肺泡氧分压41

§3.1.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42

§3.1.3血氧分压43

§3.2血液中氧气的运输43

§3.2.1血红蛋白44

§3.2.2氧的运输45

第四章二氧化碳61

§4.1 CO2穿过细胞膜的动力61

§4.2.2 CO2从组织进人血液后的变化过程62

§4.2.1血液中CO2的运输形式62

§4.2血液中CO2的运输62

§4.2.3 CO2由肺呼出的变化过程64

§4.3 CO2解离曲线67

§4.4 HCO3-和CO2含量68

§4.5 CO2的排出量68

§4.6肺泡通气和CO268

第五章H+浓度、pH值和酸碱平衡的调节71

§5.1酸和碱71

§5.2体内氢平衡与pH计算72

§5.3体内酸性物与碱性物的来源75

§5.31酸性物质的来源75

§5.3.2碱性物质的来源76

§5.4酸碱平衡的调节77

§5.4.1 血液的缓冲体系及其作用77

§5.4.2肺的呼吸功能在保持酸碱平衡中作用81

§5.4.3 肾脏的排泄与重吸收功能在调节酸碱平衡中的作用82

§6.2.1指示电极89

§6.2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89

§6.1概论89

第六章电位分析法原理89

§6.2.2参比电极90

§6.3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91

§6.3.1测定pH值用的电极91

§6.3.2电位法测定pH的原理101

§6.4离子选择电极106

§6.4.1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原理107

§6.4.2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107

§6.4.3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110

§6.4.4应用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方法113

§6.4.5应用117

第七章血液气体测定118

§7.1样本采集118

§7.1.1采样工具118

§7.1.2样本种类和采集方法119

§7.1.3样本采集过程中的质量保征124

§7.2血液气体分析指标125

§7.3.1 电极129

§7.3.2 pH标准液129

§7.3血液pH测定129

§7.3.3一般操作及常见误差来源131

§7.4.1电极与原理132

§7.4血液二氧化碳分压的测定132

§7.4.2电极校正134

§7.5血液氧分压测定135

§7.5.1电极与原理135

§7.5.2 电极校正136

§7.6血氧饱和度的测定138

§7.6.1透射式血氧计138

§7.6.2反射式血氧计139

§7.7血气分析的质量保证139

§7.8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141

第八章酸碱平衡失调的诊断149

§8.1诊断酸碱平衡失调的生物化学指标149

§8.2酸碱平衡失调诊断中的几个问题151

§8.2.1酸碱平衡失调诊断的步骤151

§8.2.3正确理解、应用HCO3-值153

§8.2.2代偿与代偿预期值计算153

§8.3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155

§8.3.1呼吸性酸中毒155

§8.3.2呼吸性碱中毒162

§8.3.3代谢性酸中毒165

§8.3.4代谢性碱中毒173

§8.3.5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176

第九章缺氧的诊断181

§9.1缺氧的诊断指标181

§9.2.3通气不足183

§9.2.1大气中氧分压降低183

§9.2.2 Hb—O2亲和力增加183

§9.2缺氧的病因183

§9.2.4氧含量和容量下降186

§9.2.5周围血管因素186

§9.2.6右-左分流186

§9.2.7组织用氧障碍187

§9.2.8假性缺氧187

§9.3缺氧的分类187

§9.3.1低氧血症性缺氧188

§9.3.2低血流性缺氧191

§9.3.3组织中毒性缺氧192

§9.4缺氧引起的机能与代谢变化193

§9.4.1呼吸系统的变化194

§9.4.2循环系统的变化194

§9.4.3血液系统的变化196

§9.4.4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198

§9.4.5细胞与组织的变化199

附录1酸碱失衡类型筛选判断法204

附录2单纯性酸碱失衡代偿预期值计算205

附录4动脉化毛细管血气体数据正常参考值207

附录3动脉血气体数据正常参考值207

附录5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208

附录7常用单位换算209

附录8常用缩写与全称对照209

附录9中英名词对照211

索引2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