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治疗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广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231055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针灸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章 针灸治疗作用1
第一节 疏通经络1
第二节 扶正祛邪2
第三节 调和阴阳3
第二章 针灸治疗原则5
第一节 清热与祛寒5
一、热则疾之5
二、寒则留之(热之、温之)6
三、寒热错杂,温清并用6
第二节 补虚与泻实6
一、虚则补之7
二、实则泻之7
三、虚实夹杂,补泻兼施7
四、不盛不虚以经取之8
第三节 局部与整体8
一、局部治疗8
二、整体治疗9
三、局部整体兼治9
第四节 治标与治本9
一、治病必求其本9
二、急则治其标10
三、缓则治其本10
四、标本俱急,标本同治10
第五节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0
一、同病异治10
二、异病同治11
第三章 针灸辨证论治12
第一节 八纲证治12
一、表里证治12
二、寒热证治13
三、虚实证治13
四、阴阳证治14
第二节 脏腑证治14
一、肺病证治14
二、大肠病证治15
三、脾病证治15
四、胃病证治16
五、心病证治16
六、小肠病证治17
七、肾病证治17
八、膀胱病证治17
九、心包病证治18
十、三焦病证治18
十一、肝病证治18
十二、胆病证治19
第三节 气血证治19
一、气病证治19
二、血病证治20
三、气血同病证治21
第四节 经络证治21
一、经络辨证21
二、十二经脉证治23
第四章 针灸配穴处方25
第一节 经络腧穴的主治功能25
一、经络主治功能规律25
二、穴位主治功能规律26
第二节 选穴原则27
一、近部取穴27
二、远部取穴27
三、辨证取穴28
四、按腧穴的特殊作用取穴28
五、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选穴28
第三节 配穴方法29
一、远近配穴法29
二、上下配穴法29
三、前后配穴法29
四、左右配穴法30
五、表里经配穴法30
第四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30
一、五输穴30
二、原、络穴32
三、俞募穴32
四、下合穴33
五、郄穴33
六、八会穴34
七、八脉交会穴35
八、交会穴35
各论37
第一章 急症37
第一节 高热37
第二节 痉证39
第三节 厥证40
第四节 脱证42
第五节 剧痛证44
第六节 出血证48
第二章 内科病证52
第一节 感冒52
第二节 咳嗽54
第三节 哮喘57
第四节 中暑59
第五节 疟疾61
第六节 呕吐63
第七节 呃逆66
第八节 胃痛68
第九节 泄泻70
第十节 痢疾73
第十一节 便秘75
第十二节 黄疸78
第十三节 胁痛80
第十四节 胸痹82
第十五节 心悸84
第十六节 不寐87
第十七节 癫狂89
第十八节 痫证91
第十九节 郁证93
第二十节 头痛95
第二十一节 面痛98
第二十二节 面瘫100
第二十三节 眩晕102
第二十四节 水肿104
第二十五节 淋证106
第二十六节 癃闭109
第二十七节 消渴111
第二十八节 中风113
第二十九节 痹证116
第三十节 痿证118
第三十一节 遗精120
第三十二节 阳痿123
第三十三节 早泄125
第三十四节 男性不育症127
第三章 妇科疾病130
第一节 月经不调130
第二节 痛经133
第三节 闭经135
第四节 崩漏138
第五节 绝经前后诸证140
第六节 带下病142
第七节 阴痒145
第八节 不孕146
第九节 妊娠恶阻149
第十节 子痫150
第十一节 胎位不正152
第十二节 乳少154
第十三节 阴挺155
第十四节 经行乳房胀痛157
第十五节 滞产159
第十六节 胞衣不下161
第十七节 恶露不绝162
第十八节 恶露不下164
第十九节 产后血晕166
第四章 儿科病证168
第一节 急惊风168
第二节 痄腮170
第三节 顿咳171
第四节 疳疾173
第五节 积滞175
第六节 小儿遗尿176
第七节 小儿多动症178
第八节 小儿麻痹后遗症179
第九节 小儿脑性瘫痪181
第五章 外科病证184
第一节 蛇丹184
第二节 湿疹186
第三节 风疹188
第四节 疔疮190
第五节 丹毒192
第六节 乳痈194
第七节 乳癖196
第八节 肠痈198
第九节 落枕200
第十节 网球肘202
第十一节 漏肩风203
第十二节 扭伤206
第十三节 筋疣208
第十四节 腰痛210
第十五节 粉刺215
第十六节 痔疮217
第十七节 瘿气220
第六章 五官科病证223
第一节 麦粒肿223
第二节 上睑下垂225
第三节 天行赤眼226
第四节 暴盲228
第五节 近视眼230
第六节 暴聋231
第七节 耳胀耳闭233
第八节 鼻渊235
第九节 咽喉肿痛237
第十节 牙痛238
第十一节 胞轮振跳240
第十二节 冷泪症242
第十三节 青盲243
第十四节 斜视245
第十五节 色盲症247
第十六节 脓耳248
第十七节 鼻衄250
第十八节 口疮252
第七章 其他病症255
第一节 戒断综合征255
一、戒烟综合征255
二、戒酒综合征256
三、戒毒综合征257
第二节 竞技紧张综合征259
第三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260
第四节 抗衰老262
第五节 美容264
一、黄褐斑264
二、斑秃265
三、脂溢性脱发267
第六节 单纯性肥胖症268
专论273
第一章 子午流注针法273
一、子午流注的涵义273
二、子午流注的源流274
三、子午流注推算法275
四、子午流注的配属278
五、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280
第二章 灵龟八法287
一、灵龟八法起源与发展287
二、灵龟八法的组成287
三、灵龟八法临床运用289
第三章 现代研究292
第一节 针灸对呼吸系统的作用292
第二节 针灸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293
一、针灸对脑血管的作用293
二、针灸对心脏功能的作用293
三、针灸对血压的作用294
四、针灸对心律失常的作用294
第三节 针灸对消化系统的作用295
一、针灸对食管运动的作用295
二、针灸对胃功能的作用295
三、针灸对肠功能的作用296
四、针灸对肝、胆、胰的作用296
第四节 针灸对泌尿系统的作用297
第五节 针灸对生殖系统的作用297
第六节 针灸对运动系统的作用298
第七节 针灸对血液成分及流变性的作用299
一、针灸对白细胞的影响299
二、针灸对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影响299
三、针灸对血小板的影响300
四、针灸对血液化学成分的影响300
五、针灸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300
第八节 针灸对物质代谢的作用301
第九节 针灸对免疫系统的作用301
第十节 针灸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302
一、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影响302
二、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303
三、性腺机能的影响303
四、对肾上腺机能的影响303
第十一节 针灸对神经系统的作用304
第十二节 针灸的镇痛作用305
第十三节 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306
一、针灸作用与刺激部位有关306
二、针灸作用与针灸方式和方法有关306
三、针灸作用与补泻手法不同有关306
四、针灸作用与针刺时机和时间有关307
五、针灸作用与个体差异有关307
第四章 针灸歌赋辨证取穴摘要308
主要参考文献319
热门推荐
- 1340653.html
- 3361713.html
- 4567.html
- 2150502.html
- 138814.html
- 3052713.html
- 927141.html
- 2248320.html
- 3292992.html
- 3900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0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7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6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5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9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4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7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