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西北部荒漠化防治配套技术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学斌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4368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沙漠化-防治-研究-山西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西北部荒漠化防治配套技术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国内外土地荒漠化状况及研究进展1
一、国外土地荒漠化状况及研究进展1
第一章 概述1
二、国内土地荒漠化状况及研究进展7
第二节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现状13
一、土地荒漠化现状13
二、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14
第三节 研究区概况16
一、自然条件16
二、社会经济条件20
一、山西北部地区森林历史变迁23
第二章 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危害23
第一节 山西北部地区森林变迁与生态变化23
二、山西北部地区生态变化26
第二节 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危害30
一、土地荒漠化成因分析30
二、山西北部土地荒漠化成因分析33
三、土地荒漠化的危害37
第三章 规划设计39
第一节 立地类型划分39
一、森林立地分类的目的和意义39
三、森林立地分类的依据40
二、森林立地分类的原则40
四、山西北部防风固沙区立地类型划分42
第二节 现状调查52
一、现状调查的方法52
二、自然及社会经济调查53
三、小班调查57
第三节 “三表”的编制59
一、立地类型表的编制59
二、造林典型设计60
三、林分经营措施类型表的编制61
一、气温地温变化调查64
第一节 气候因子和树木因子的观测调查64
第四章 防风林设计的关键因子定量化研究64
二、土壤水分和机械组成的变化调查65
三、林带背风面风速观测和风蚀调查65
四、树木因子调查66
第二节 风沙性质及防风林设计的害风风速66
一、表层土壤机械组成分析67
二、起沙风速确定67
三、害风风速确定68
四、害风频率与林带设计风力指标69
第三节 林带疏透度的确定70
一、林带防风作用对土壤因子的影响70
二、林带疏透度、林带高度与有效防风距离的关系71
三、疏透度预测方程推导73
第四节 林带走向的确定74
一、害风的风向频率74
二、害风的风力率75
三、害风风力率总值76
四、不同走向林带的害风风力率总值77
第五节 林带间距的确定78
一、林带的高度78
二、主林带间距的确定79
三、副林带间距的确定80
一、树木物候变化84
第一节 树种与林带结构的关系84
第五章 平原农区防风林设计及配置模式研究84
二、立木因子对林带结构的作用85
三、不同树种林带结构分析87
第二节 林带配置模式分析88
一、林带不同结构层疏透度贡献率的计算88
二、林带配置模式分析90
第三节 防风林配置技术示例91
一、主林带配置技术及树木生长量分析92
二、副林带配置技术及树木生长量分析92
三、林带围经济林模式配置技术及树木生长量分析93
第一节 防风林类型及防风机理分析96
一、丘陵区主要立地类型96
第六章 丘陵区防风林设计及配置模式研究96
二、不同类型防风林的防风效果分析97
三、坡度与防风距离的关系98
第二节 主要防风林配置模式100
一、平坦沙地防风林模式100
二、沙丘固沙林模式101
三、缓坡农田防风林模式101
四、陡坡防风林配置模式102
第三节 防风林配置技术示例103
一、乔草配置模式103
二、乔灌配置模式103
三、灌草配置模式105
第七章 盐碱地改造及植被恢复技术106
第一节 土地盐碱化成因及危害106
一、土壤盐碱化过程107
二、土地盐碱化对植物的危害108
第二节 盐碱地土壤改造工程技术108
一、挖沟排水,修建条田109
二、平地围埝109
三、灌水洗盐,改造重盐碱地109
四、节水灌溉109
五、有机栽培110
六、深耕与整地110
一、植物的耐盐性111
第三节 盐碱地植被恢复技术111
七、推广覆盖技术111
八、新材料技术111
二、耐盐碱植物112
三、植被恢复技术116
第八章 主要抗旱保墒技术及材料的应用120
第一节 化学药剂材料120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120
二、保水剂(吸水剂)125
三、土壤结构改良剂127
第二节 覆盖材料129
一、塑料薄膜129
二、石块130
三、生物覆盖131
第三节 生物制剂材料131
一、菌根对宿主树木的影响131
二、菌根制剂及其应用方法132
第九章 荒漠化治理的机制与策略135
第一节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机制135
一、荒漠化治理的不同层次性135
二、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构想136
第二节 荒漠化治理的创新机制138
一、联合投资荒漠化治理的机制138
三、建立荒漠化治理的激励机制139
二、建立和完善荒漠化管理制度139
第三节 荒漠化防治策略140
一、农耕地退化的防治对策140
二、退化森林和林地恢复对策141
三、山西北部土地荒漠化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142
第十章 现代技术在土地沙化防治中的应用145
第一节 参与式方法在土地沙化防治中的应用146
一、参与式方法的概念146
二、参与式方法在土地沙化防治中的应用148
第二节 “3S”技术在土地沙化防治中的应用159
一、全球定位系统159
二、遥感161
三、地理信息系统163
第十一章 主要耐干旱抗风沙植物材料及繁殖技术170
第一节 乔木树种170
一、桑树170
二、胡杨171
三、火炬树172
四、新疆杨173
五、加杨174
六、乔木沙拐枣174
七、臭椿176
八、旱柳177
九、油松178
十、樟子松179
第二节 灌木树种180
一、沙地柏180
二、沙生柽柳181
三、蒙古沙拐枣182
四、柠条锦鸡儿182
五、线叶菊184
六、霸王185
七、毛红柳186
八、西伯利亚白刺186
九、蒙古扁桃187
十、沙冬青188
十一、枇杷柴189
十二、绵刺190
十三、裸果木191
十四、小叶锦鸡儿192
十五、白梭梭194
十六、蒙古四合木194
十七、膜果麻黄195
十八、中国沙棘196
十九、紫穗槐197
二十、康青锦鸡儿199
二十一、锦鸡儿200
二十二、黄刺玫201
二十三、盐蒿202
二十四、金露梅203
二十五、中麻黄204
二十六、白刺花205
二十七、华北驼绒藜206
二十八、欧李207
第三节 草本植物208
一、芦苇208
二、拂子茅209
三、百花蒿210
四、芨芨草211
五、铁杆蒿212
六、碱蓬213
七、罗布麻214
八、沙蓬215
九、白沙蒿216
十、蒙古黄芪216
十一、红豆草217
十二、甘草218
十三、沙打旺219
参考文献221
热门推荐
- 3793185.html
- 3802179.html
- 3759888.html
- 3096562.html
- 2119848.html
- 1824372.html
- 2043703.html
- 295782.html
- 3802586.html
- 2529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7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7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4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9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7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0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5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4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