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 增订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曾贻芬,崔文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6265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2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35页
- 主题词:古文献学-图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 增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道路简说1
一 简策时代历史文献学的特征1
二 纸张普及后的历史文献学7
三 雕版印刷与历史文献学的发展10
四 古籍的亡佚与辨伪、辑佚13
五 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与历史文献学面临的新课题15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萌芽18
一 孔子的“述而不作”——关于六经的整理18
二 战国诸子论历史文献29
三 《春秋》三传和历史文献的解释34
两汉时期历史文献学的初步形成42
一 两汉时期对历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42
二 刘向、刘歆父子的校书与我国历史文献学的初步形成48
三 班固与《汉书·艺文志》60
四 文献学家——郑玄68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文献学的成长80
一 文献分类著录的变化80
二 《七志》和《七录》8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97
一 类书的起源及特点97
二 魏晋南北朝重要的类书100
三 附论类书的作用10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集106
一 总集的发展106
二 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109
三 佛教总集——《弘明集》115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释形式的发展119
一 何晏《论语集解》119
二 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120
三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121
四 裴骃《史记集解》122
五 《论语集解义疏》的出现129
六 《洛阳伽蓝记》的子注133
七 裴松之《三国志注》135
八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141
九 郦道元《水经注》144
十 附论颜之推与文献校勘147
隋唐时期四部分类法的确立152
一 《隋书·经籍志》的撰述152
二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确定154
三 《隋志》的序和注155
四 《隋志》的纰漏158
五 《群书四部录》160
六 《古今书录》162
隋唐时期的类书165
一 《北堂书钞》166
二 《艺文类聚》170
三 《初学记》175
唐人注释书名著三种180
一 孔颖达等著《五经正义》180
二 李善《文选注》184
三 陆德明《经典释文》190
唐人注释古籍的新拓展——说《匡谬正俗》197
五代时期在历史文献学上的重要成就205
一 冯道与监本文献205
二 毋昭裔与蜀本文献210
三 附说《旧唐书·经籍志》212
宋代的文献收集与官方藏书目216
一 《崇文总目》与北宋前期的藏书216
二 《秘书总目》与北宋后期的藏书221
三 《中兴馆阁书目》与南宋的藏书224
宋代著名私人藏书目229
一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229
二 尤袤《遂初堂书目》237
三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240
高氏诸“略”与章氏《山堂考索》246
一 高似孙的诸“略”246
二 章如愚的《山堂考索》253
三 余论258
宋代的总集260
一 唐代诗文最多的总集——《文苑英华》260
二 姚铉与《唐文粹》263
三 吕祖谦与《宋文鉴》265
宋代的类书及其他资料汇编269
一 官修类书269
二 私人所修类书276
三 专题资料汇编282
宋代对历史文献的校勘289
一 刘攽《东汉刊误》290
二 吴缜的《新唐书纠谬》和《新五代史纂误》294
三 宋代最完善的校勘文献——廖莹中《九经总例》300
四 《四书集注》在校勘上的得失303
五 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305
六 方崧卿《韩集举正》与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309
七 《仪礼识误》及张淳的校勘特点311
北宋对古代文献注释的变革316
一 刘敞《七经小传》及其出现的意义316
二 王安石《三经义》等及其影响320
三 余论327
郑樵在文献学方面的成就329
一 《艺文略》与《校雠略》329
二 《图谱略》与《金石略》339
朱熹的注释和辨伪344
一 《四书章句集注》344
二 《诗集传》350
三 辨伪353
宋代的金石学359
一 《集古录》《金石录》与《金石略》360
二 《考古图》《博古图》及其他367
三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啸堂集古录》371
四 《绍兴内府古器评》及《东观余论》372
五 《隶释》与《隶续》375
略谈辽、金时代的历史文献378
一 《辽藏》与《龙龛手镜》378
二 金代对历代文献的考辨与研究381
元代历史文献学的概貌与特点390
一 元代典籍的收藏与刊刻390
二 趋于浅白的文献注释393
三 元代的类书400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403
一 成书始末及其校勘的特殊性403
二 胡注的内容及其特点406
三 胡氏的《通鉴释文辩误》413
《文献通考·经籍考》散论418
一 马《考》的取材418
二 分类及著录方法419
三 马《考》的影响及其不足426
元代文献学拾零433
一 吴师道《战国策校注》所体现的校勘原则433
二 苏天爵对当代文献的收辑与整理439
三 文献著录的变革——钟继先《录鬼簿》及佚名之《续编》442
略谈明代的官私书目447
一 《文渊阁书目》与《内阁藏书目》447
二 焦竑的《国史经籍志》450
三 《古今书刻》等专题书目452
四 《百川书志》《世善堂藏书目录》及其他455
五 余论459
《永乐大典》概说462
一 一部空前的大类书462
二 《永乐大典》的编撰466
三 《永乐大典》的流传及其价值470
明代官修“大全”散论477
一 《五经大全》478
二 《四书大全》486
三 《性理大全》489
胡应麟与古籍辨伪493
一 胡应麟之前的辨伪成就493
二 《四部正讹》对辨伪的新贡献496
三 胡氏辨伪八法503
明代丛书的繁荣507
一 丛书的界定及其特点507
二 明代丛书的繁荣509
三 丛书编纂的历史意义520
略谈顾炎武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的贡献522
一 信守“阙疑”,反对妄改的校书主张522
二 通古音、求古意,维护古籍之真525
三 重实践,搜讨金石文字531
《经义考》初探537
一 著录及分类特点537
二 考辨的依据及特点545
三 与《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比较547
全祖望的史学与“七校”、“三笺”551
一 续补《宋元学案》551
二 七校《水经注》555
三 三笺《困学纪闻》559
试论卢文弨、顾广圻的校勘异同及其特点566
一 卢文弨的文献校勘成果566
二 顾广圻的文献校勘贡献572
钱大昕的历史文献学583
一 与史学研究的关系584
二 钱大昕的“考异”588
三 钱氏的《补元史艺文志》593
说《古今图书集成》及其编者599
一 其书结构599
二 其书编者为陈梦雷607
三 其书版本612
参考书目615
后记620
再版增订后记622
热门推荐
- 1579845.html
- 2166445.html
- 830061.html
- 2955368.html
- 3227835.html
- 93129.html
- 1431534.html
- 2661344.html
- 3658702.html
- 1077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5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0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5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9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4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0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9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5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