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报告 2011-201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522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对外政策-研究报告-中国-2011~2012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报告 2011-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格局转变时代的中国公共外交:机遇与挑战1
第一章 政府公共外交与品牌国家形象塑造12
第一节 国际格局转型与中国政府公共外交13
一、国际格局转型与中国软权力提升13
二、中国政府公共外交是中国软权力提升的重要途径16
三、政府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品牌塑造20
第二节 中国政府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品牌塑造23
一、首脑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品牌塑造23
二、外交部公共外交能力建设28
三、外交部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品牌塑造32
第三节 国际格局转型背景下中国政府公共外交的挑战36
一、西方世界挑战:国际格局转型强化“冷战思维”36
二、发展中国家挑战:“金砖国家”身份挑战中国发展中国家形象39
三、国际社会挑战:“大国责任”话语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失真42
第四节 中国政府公共外交应对战略46
一、健全公共外交部门协调机制46
二、加强与传统外交的补充配合47
三、有效管理国内跨国行为主体48
四、增强地方政府公共外交作用50
五、培育国内公众公共外交意识51
六、积极联系海外华人华侨群体52
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重53
第二章 理解媒体外交:基本模式与中国战略55
第一节 理解媒体外交56
一、媒体外交:定义及本报告研究重点56
二、媒体外交的主要目标受众57
三、媒体外交的基本模式58
四、媒体外交的多种效应62
五、新闻媒体发挥公共外交功能的基本前提63
六、影响媒体发挥公共外交功能的主要因素65
第二节 中国媒体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68
一、中国媒体外交面临的机遇68
二、中国媒体外交面临的挑战70
第三节 战略转型: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71
一、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构成要素71
二、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施路径72
第四节 国际公信力建设:中国主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力、发挥公共外交功能的着力点78
一、公信力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维度78
二、中国主流媒体提升专业能力的案例81
三、中国主流媒体增强国际了解和信任的案例84
四、中国主流媒体向世界表达善意与责任的案例86
第三章 新媒体的外交功能与未来挑战88
第一节 新媒体公共外交:朝向未来的信息沟通与话语权战略89
一、新媒体改变了信息的跨界生产、流动和控制方式90
二、新媒体冲击了国际传播的传统议程设置模式和舆论操作空间91
三、新媒体将重塑全球信息传播格局和国家话语权战略93
第二节 新媒体公共外交的全球态势与中国处境95
一、全球新媒体公共外交的总体态势96
二、中国开展新媒体公共外交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05
第三节 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研究与实践111
一、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的学理阐述111
二、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的政策实践116
第四节 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风险与战略121
一、新媒体时代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风险与挑战121
二、促进沟通、对话与理解:制定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战略125
第四章 跨国企业的“国家责任”与国际声誉管理129
第一节 “走出去”时代的中国企业与公共外交130
一、新世界秩序和新经济伦理的挑战131
二、中国企业的回应与转型133
三、公共外交的新要求136
第二节 企业海外形象管理的方法与案例研究139
一、企业海外形象管理的三根支柱140
二、中国企业海外社会责任专题研究144
三、企业海外社会责任报告案例152
第三节 企业公共外交的挑战与建议156
第五章 文化外交与中国文化“走出去”159
引言159
第一节 近年来中国文化外交的总体形势:机遇与动力162
一、总体形势概述162
二、中国文化外交的机遇与动力178
第二节 个案分析:2010年中国对美文化外交183
一、个案选取理由183
二、2010年中国对美文化外交的主要内容184
三、对案例的分析188
第三节 问题、挑战与对策建议191
一、问题与挑战191
二、对策建议195
第六章 中国民间外交研究报告197
第一节 中国民间外交总体形势197
一、新世纪中国民间外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198
二、中国民间外交正在向更有组织性和理念的自觉方向发展200
三、关注全球共同利益和人类生活福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当代民间外交的新向度201
四、民间外交与官方外交互动密切,形成了相互支持的有利局面202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民间外交实践的若干特点203
一、民意对撞中日、中西关系成为中国民间外交的一个新现象203
二、开拓创新、自觉服务于官方外交208
三、以民间社会组织为组织形式的民间外交取得重要进展211
第三节 中国民间外交的重要舞台213
一、民间论坛外交活动213
二、友好城市218
第四节 体育外交案例分析219
一、中国体育外交活动的构成与特点219
二、中国体育外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25
三、未来展望228
第五节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民间外交229
第七章 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中国借鉴232
第一节 传统大国公共外交的经验与启示233
一、公共外交的战略化模式——美国的公共外交233
二、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法国、德国、英国的公共外交240
第二节 新兴大国的公共外交256
一、俄罗斯的公共外交256
二、印度的公共外交259
第三节 中小国家的公共外交261
一、价值观导向的公共外交——加拿大的公共外交262
二、公共外交的商业化模式——日本的公共外交266
三、中立国家的公共外交——瑞典的公共外交272
四、城市国家的公共外交——新加坡的公共外交273
第四节 国外公共外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275
第八章 保护和开发公共外交的学科资源279
第一节 公共外交学科发展总论:机遇与挑战280
一、公共外交的学科机遇281
二、公共外交的学科挑战286
第二节 公共外交学科发展290
一、争论之一:公共外交的缘起290
二、争论之二:公共外交的内涵293
三、争论之三:公共外交的理论核心294
四、争论之四:公共外交的普世性与特殊性296
五、争论之五:公共外交是科学还是艺术297
六、争论之六:公共外交战略299
七、争论之七:公共外交的比较300
八、争论之八: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301
九、争论之九:公共外交的学科定位302
十、争论之十:公共外交专业建设303
第三节 公共外交学科发展前景304
一、学科布局304
二、理论体系306
三、培养体系307
四、服务体系308
后记311
热门推荐
- 756924.html
- 3734748.html
- 2395754.html
- 2217967.html
- 2462890.html
- 2946191.html
- 2382325.html
- 1347871.html
- 2352593.html
- 1837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6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4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2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9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6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3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2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