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 中 图文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 中 图文版
  • 李乡状,王撬撬,王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3956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 中 图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疆域1

中国近海2

我国的海岸与大陆架4

我国的岛屿4

我国的海峡4

我国主要海港13

我国的“天涯海角”15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16

我国的人口24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24

我国的民族25

我国地势的四大阶梯28

我国地形主要特征29

我国的地形种类30

我国的山脉体系33

四大高原及位置和特征34

四大盆地位置和特征35

我国三大平原位置和特征37

地形地势对我国的影响37

我国的气候特征38

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39

冬季风与夏季风39

季风性气候对我国的影响39

影响我国夏季风的三个源地40

我国穿越的气候带41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41

冬季同一纬度我国气温最低42

我国的三大火炉43

被称为“火焰山”的吐鲁番盆地43

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44

一年四季的划分44

山地对我国气候的影响46

海陆位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46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46

我国夏季气温特点及影响因素47

我国冬季气温特点及影响因素47

我国南北温差冬季比夏季大48

我国气候条件带来的优势48

气候与虫害50

气候与特产51

我国的年降水量52

季风对降水的影响53

我国三条重要的降水线54

天空中漂浮的云彩54

雾的形成55

雨的形成原因56

锋面雨及其影响57

山区常见地形性夜雨57

降水的类型59

雨季和雨带60

梅雨61

我国降雨最多的省62

我国年降雨量之最63

我国冬季降雨最多最频繁的地方65

草儿上的水珠65

雾凇和雨凇的形成66

雨后出现彩虹的原因67

夏季降冰雹的原因68

雪的形成68

多种形状的雪花70

五颜六色的彩雪70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71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72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73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73

自然资源具备的属性75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75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现状77

我国自然资源优势77

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78

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78

合理弥补资源劣势79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80

土壤结构80

我国的红壤土81

我国的棕壤土82

我国的褐土资源83

我国的黑土资源83

我国的栗钙土资源84

我国的漠土资源85

潮土与灌淤土系列土壤87

我国的湿土资源87

盐碱土88

岩性土壤89

高山土壤90

我国土壤分布规律91

我国土壤区域的划分93

土壤与土壤污染95

土壤污染的特点96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97

见的土壤污染98

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的去向99

土壤污染的预防100

土壤污染后处理方法100

土地资源的性质102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102

我国土地资源使用存在的问题103

保护土地资源104

土地利用类型104

土地利用结构105

土地利用率106

衡量土地利用率的指标106

荒漠107

土地荒漠化107

我国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108

我国土地荒漠化类型及其分布109

耕地110

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110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11

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12

地质情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12

国土整治114

国土整治的难点及整治内容114

世界森林现状115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116

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116

林区117

我国主要林区及特点118

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化121

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挑战122

森林资源与环境122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经营123

人工造林124

人工造林应注意的问题125

我国用材林分布地区126

我国经济林分布地区126

防护林127

我国的防护林工程128

我国草地资源128

牧区草原和农区草山草滩129

我国天然草地类型组成130

我国草地资源的区域划分130

天然草地资源的等级划分标准131

我国草地资源的等级情况132

常见草地资源种类133

广阔的内蒙古草原135

牧区136

水循环137

水圈137

世界水资源137

水资源的重要作用138

世界国家水资源指标排序138

水资源的利用139

水危机产生原因142

世界水日144

我国水资源构成144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145

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146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46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147

我国的地下水资源147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148

我国节水现状149

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150

多渠道节约用水151

含有大量泥沙的黄河154

我国主要河流污染严重154

引发水污染的原因155

水污染物质来源及分类156

形成水污染的两大因素157

水体污染对农业的影响158

水污染的防治161

赤潮及其预防162

引发海水污染的原因163

海洋污染的防治164

地球的蓝色的宝库164

海平面高低不平的原因165

蓝色的海水166

又苦又咸的海水166

海底也有电闪雷鸣167

我国的海洋鱼类168

海洋头足类无脊椎经济动物171

海洋甲壳类无脊椎经济动物171

我国海洋中的贝类资源172

海参与海蜇174

我国海洋中的植物资源175

我国的盐场177

长芦盐场177

辽宁盐场178

山东盐场179

淮北盐场180

莺歌海盐场180

布袋盐场180

我国主要渔场181

我国最大的渔场184

矿产与矿产资源185

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86

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187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88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189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储量189

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储量190

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及其储量190

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地区191

我国主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193

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195

煤炭的生成197

煤炭资源的种类197

我国煤炭储量分类和分级199

我国煤炭资源特点200

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概况201

我国主要的陆上油田201

我国海底石油资源205

天然气资源206

石油与天然气的差别206

天然气主要用途207

天然气的分布208

天然气主要优点209

我国主要天然气田210

我国的西气东输210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212

我国的地热资源212

我国铁矿资源的特点213

我国铜矿资源概况215

我国铜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15

我国铅锌矿分布特点216

农业218

农业生产特点219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20

我国农业发展的气候资源222

我国的农业气候大区222

国外农业发展曾出现的问题225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水危机225

我国四大区域农业226

我国种植业区域划分229

我国粮食生产概况232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地区232

我国小麦种植地区233

我国玉米分布地区234

我国大豆分布地区236

我国谷子种植地区236

我国高粱种植地区237

我国薯类作物分布地区237

经济作物238

我国主要棉区238

我国的麻类作物240

我国麻类作物的分布地区241

蚕茧242

油料作物242

花生243

油菜244

芝麻245

甘蔗246

甜菜247

茶叶247

烟草248

苹果249

柑橘的分布249

我国主要热带作物分布地区251

工业的分类254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55

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55

我国工业发展特征257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258

我国的三大工业地区259

我国的能源工业260

煤炭工业发展概况261

我国的石油工业261

我国电力工业262

电力生产的特点263

火力发电263

火力发电厂组成部分264

水力发电265

三峡水电站266

葛洲坝水电站267

二滩水电站268

隔河岩水电站269

刘家峡水电站270

李家峡水电站271

青铜峡水利枢纽272

三门峡水利枢纽273

小浪底工程274

核电站275

核电站的安全措施276

核电站的发展潜力277

秦山核电站278

大亚湾核电站278

岭澳核电站279

田湾核电站280

有色金属工业281

我国主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282

我国铅锌工业发展状况283

地质灾害284

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284

我国地质灾害统计285

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原因285

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的特点286

地震知识简介287

地震类型291

地震前兆292

动物能预测地震的原因296

地震对自然界的影响296

我国近些年发生的大地震296

引发海啸的原因300

海啸的形成过程301

海啸的分类及特点301

地震海啸的形成与危害302

海浪的恐怖304

海啸与风浪的区别305

海震和地震海啸的区别306

山体滑坡形成的海啸306

海啸的速度307

海啸发生的前兆308

海啸前动植物的变化309

海啸的巨大危害310

海啸带来的深远影响311

世界海啸多发区311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啸312

我国沿海地区发生海啸的几率313

海啸的探测313

我国沿海地区怎样预防海啸313

泥石流的种类314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315

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316

我国泥石流分布的特点316

我国泥石流多发区317

泥石流活动强度的因素317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特征317

诱发泥石流的工程经济活动320

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321

我国铁路史上的泥石流灾害321

我国近年发生的泥石流灾害322

人类活动导致的最严重泥石流323

人为改变河道易引发泥石流324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关系324

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325

泥石流沟和滑坡的区别325

泥石流与暴雨的关系326

冰川泥石流327

我国的泥石流329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地区330

山崩的形成333

什么是火山333

火山的形成原因334

火山的组成335

什么是火山带336

火山的分类336

火山爆发的原因338

火山爆发的条件339

常见的火山喷出物339

火山爆发的不同类型340

世界火山带的分布344

我国火山带分布346

我国著名火山347

我国火山口森林公园350

我国新生代火山活动特点351

火山引发的危害351

火山爆发带来的不利影响352

火山爆发带来的有利影响353

火山爆发的预测354

气象灾害355

风355

台风357

飓风、台风与龙卷风三者关系357

台风产生原因358

台风的破坏力359

台风带给人类的好处360

龙卷风简介361

龙卷风的结构362

龙卷风的形态362

龙卷风的形成阶段362

龙卷风的特点363

龙卷风形成“漏斗”的原因364

龙卷风涡旋形成的条件364

龙卷风与台风、飓风的异同点364

龙卷风的分类365

海龙卷的产生条件365

海龙卷的几种常见类型366

海龙卷的移动规律367

海龙卷多发地区367

陆龙卷的成因367

陆龙卷的形态367

陆龙卷的生命力与破坏力367

龙卷风多发地区368

龙卷风带来的异常现象368

龙卷风的危害369

暴雨369

暴雨类型370

暴雨产生的主要物理条件371

中国的暴雨分布情况371

暴雨监测困难的原因372

暴雨监测工具372

暴雨的危害373

暴雨危害的防护措施374

暴雨预警信号及安全提示374

洪灾376

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区377

我国洪水灾害种类378

暴雨洪水及危害379

愈加严重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380

雷暴灾害381

雷雨大风预警信号382

冰雹的产生382

我国冰雹灾害分布的地域特点383

我国冰雹灾害时间分布特点384

寒潮385

侵袭我国的寒潮386

寒潮的影响387

霜冻388

早霜冻和晚霜冻389

雪的形成390

暴风雪及其危害391

雪灾的定义392

雪灾的形成394

雪灾类型与雪灾指标395

雪灾发生规律396

雪灾预警信号399

暴雪的危害与预防措施401

雪崩402

雪崩产生原因403

雪崩发生规律405

雪崩形成和发展的区段407

干雪崩和湿雪崩408

松雪型和厚雪型雪崩409

人为休闲雪崩和自然雪崩410

雪崩的几种表现形式411

雪崩的破坏力412

高温灾害414

干旱灾害简介415

干旱灾害专有名词417

干旱对我国的影响418

沙尘暴420

沙尘天气的概念420

沙尘暴的形成条件421

中国沙尘暴的气候成因421

我国沙尘暴的沙源422

沙尘暴的移动路径423

世界四大沙尘暴活跃区424

沙尘暴的危害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