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辅导教程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2638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24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系统集成技术-项目管理-工程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辅导教程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1
1.1 信息化概念1
1.1.1 信息1
1.1.2 信息化2
1.1.3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3
1.1.4 信息系统分类4
1.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6
1.2.1 政府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6
1.2.2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7
1.2.3 电子政务的技术形式9
1.2.4 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10
1.2.5 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模式10
1.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13
1.3.1 企业信息化概述13
1.3.2 企业资源规划的结构和功能16
1.3.3 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的应用18
1.3.4 企业门户20
1.3.5 企业应用集成22
1.3.6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25
1.3.7 商业智能27
1.3.8 电子商务的类型与标准29
1.4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共享31
1.5 信息化法规政策标准规范34
第2章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36
2.1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36
2.1.1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36
2.1.2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43
2.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45
2.2.1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46
2.2.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48
第3章 信息系统建设与系统集成55
3.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55
3.1.1 信息系统的产生阶段55
3.1.2 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55
3.1.3 信息系统的运行阶段56
3.1.4 信息系统的消亡阶段56
3.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56
3.2.1 结构化方法57
3.2.2 快速原型法57
3.2.3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58
3.2.4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58
3.2.5 信息工程方法59
3.2.6 面向对象方法59
3.3 系统集成60
3.3.1 系统集成商的发展60
3.3.2 系统集成策略60
第4章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62
4.1 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体系62
4.1.1 项目与项目管理62
4.1.2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65
4.1.3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66
4.1.4 项目管理专业领域71
4.2 项目生命周期和组织73
4.2.1 项目生命周期73
4.2.2 项目阶段和过程组75
第5章 立项管理81
5.1 项目的机会研究81
5.1.1 从政策导向中寻找项目机会81
5.1.2 从市场需求中寻找项目机会82
5.1.3 从技术发展中寻找项目机会82
5.1.4 从特定事件中寻找项目机会82
5.2 可行性分析及可行性分析报告83
5.2.1 可行性分析83
5.2.2 可行性分析报告89
5.3 项目论证与评估94
5.3.1 项目论证与评估的基本概念94
5.3.2 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真实性评估94
5.3.3 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客观性评估96
5.3.4 项目评估报告97
5.4 项目招投标流程及管理97
5.4.1 招标97
5.4.2 投标99
5.4.3 开标、评标和中标99
第6章 项目整合管理101
6.1 项目整合管理概述101
6.1.1 项目干系人101
6.1.2 整合管理的过程与作用102
6.2 项目章程103
6.2.1 项目章程的输入103
6.2.2 制定项目章程所用的技术和工具104
6.2.3 项目章程的输出105
6.3 项目管理计划106
6.3.1 项目管理计划的内容106
6.3.2 项目计划的制订方法110
6.3.3 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过程112
6.3.4 实施项目管理计划113
6.4 项目的监督与控制114
6.4.1 项目监督的内容114
6.4.2 项目控制的方式114
6.5 项目整体变更控制116
6.5.1 整体变更控制的输入和输出116
6.5.2 整体变更控制的工具与技术117
第7章 项目范围管理118
7.1 项目范围管理概述118
7.1.1 项目范围与项目范围管理118
7.1.2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过程119
7.2 项目启动119
7.2.1 了解IT项目背景信息120
7.2.2 项目启动的依据121
7.2.3 IT项目的启动会议121
7.3 制订范围管理计划121
7.3.1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的编制依据122
7.3.2 范围管理计划的工具和技术122
7.3.3 范围管理计划的内容122
7.4 定义范围123
7.4.1 定义范围概述123
7.4.2 定义范围的依据124
7.4.3 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125
7.5 工作分解结构技术126
7.5.1 WBS的用途126
7.5.2 制作WBS的方法128
7.5.3 WBS的应用128
7.6 项目范围核实与控制130
7.6.1 核实范围130
7.6.2 项目范围控制130
第8章 项目时间管理133
8.1 项目时间管理的概述133
8.1.1 项目进度及项目时间管理133
8.1.2 项目时间管理的过程133
8.2 活动定义134
8.2.1 进一步分解项目工作135
8.2.2 项目活动的特征135
8.2.3 项目活动定义的结果136
8.3 活动排序137
8.3.1 活动排序的依据137
8.3.2 前导图法与箭线图法138
8.4 活动资源和活动持续时间估算141
8.4.1 活动资源估算142
8.4.2 时间估算的依据142
8.4.3 时间估算的方法143
8.5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143
8.5.1 进度计划的内容144
8.5.2 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144
8.5.3 进度计划编制的方法145
8.5.4 进度计划编制的结果149
8.5.5 进度计划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151
8.6 项目进度控制152
8.6.1 项目进度控制的原则152
8.6.2 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153
8.6.3 项目进度控制的过程154
8.6.4 进度控制的方法154
8.6.5 IT项目进度控制157
第9章 项目成本管理158
9.1 项目成本管理概述158
9.1.1 项目成本与成本管理158
9.1.2 影响IT项目成本的因素159
9.1.3 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160
9.1.4 成本管理思想的发展163
9.2 项目成本估算164
9.2.1 成本估算的类型165
9.2.2 成本估算的依据165
9.2.3 项目成本估算方法166
9.3 项目成本预算168
9.3.1 成本预算的特征168
9.3.2 成本预算的编制169
9.3.3 成本基准计划169
9.3.4 不可预见费用分析171
9.4 项目成本控制171
9.4.1 成本控制的依据172
9.4.2 成本控制的方法172
9.4.3 挣值分析法173
9.4.4 预测技术176
9.4.5 成本控制的结果176
第10章 项目质量管理178
10.1 质量管理概述178
10.1.1 质量和质量管理178
10.1.2 质量管理的过程180
10.2 质量管理方法与体系181
10.2.1 戴明改进循环181
10.2.2 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183
10.3 项目质量规划185
10.3.1 质量规划依据185
10.3.2 质量规划工具与技术186
10.3.3 质量规划成果187
10.4 项目质量保证187
10.4.1 质量保证的意义188
10.4.2 项目质量保证过程188
10.5 项目质量控制189
10.5.1 实施质量控制189
10.5.2 质量控制工具与技术190
10.5.3 质量控制成果193
第11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194
11.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94
11.1.1 项目人力资源194
11.1.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194
11.1.3 项目人力资源的激励195
11.2 项目人力资源规划200
11.2.1 IT项目组织的确定200
11.2.2 IT项目角色与职责201
11.2.3 IT项目人员配备管理计划202
11.3 项目团队组建203
11.3.1 项目经理的选择203
11.3.2 项目团队成员选择204
11.4 项目团队的建设与管理205
11.4.1 团队的概念206
11.4.2 项目团队的发展与建设207
11.4.3 项目人员培训209
11.4.4 绩效评估210
第12章 项目沟通管理213
12.1 沟通管理概述213
12.1.1 沟通的概念213
12.1.2 沟通的过程214
12.1.3 沟通的类别216
12.1.4 沟通网络218
12.1.5 项目沟通管理219
12.2 识别干系人219
12.3 沟通规划221
12.3.1 项目沟通分析221
12.3.2 沟通管理计划222
12.4 信息发布223
12.4.1 信息发布方式223
12.4.2 召开有效的项目工作会议224
12.5 绩效报告224
12.5.1 绩效报告的工具与技术225
12.5.2 绩效报告的结果225
12.6 项目干系人管理226
12.6.1 遵循沟通原则226
12.6.2 影响项目沟通的因素227
12.6.3 使用沟通技巧227
12.6.4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法228
12.6.5 项目沟通管理工具与模板229
第13章 项目合同管理231
13.1 合同的概念231
13.1.1 合同的基本概念231
13.1.2 合同的基本原则231
13.1.3 合同的基本形式232
13.1.4 合同的基本条款232
13.1.5 合同的生效时间及地点233
13.1.6 无效的合同及合同条款233
13.1.7 合同的赔偿责任及变更或撤销233
13.2 合同的分类、特点及主要内容234
13.2.1 合同的分类234
13.2.2 合同的主要内容236
13.2.3 合同的特点237
13.3 信息系统工程合同管理的作用、原则和内容238
13.3.1 合同管理的作用238
13.3.2 合同管理的原则238
13.3.3 合同管理的内容239
13.4 合同争议的概念、起因和调解办法241
13.4.1 概念241
13.4.2 起因241
13.4.3 调解办法241
13.5 合同违约的概念、起因和处理办法242
13.5.1 概念242
13.5.2 起因242
13.5.3 处理办法243
13.6 合同索赔的概念、起因和处理办法244
13.6.1 概念244
13.6.2 起因244
13.6.3 处理办法245
第14章 项目采购管理246
14.1 项目采购管理概述246
14.1.1 为什么要采购246
14.1.2 项目采购的过程247
14.2 规划采购248
14.2.1 编制依据248
14.2.2 决策分析249
14.2.3 IT项目采购的分类249
14.2.4 规划采购的成果250
14.3 实施采购251
14.4 管理采购252
14.4.1 需要应用的项目管理过程252
14.4.2 管理采购的工具与技术253
14.5 结束采购254
14.5.1 结束采购的输入254
14.5.2 结束采购的工具与技术254
14.5.3 结束采购的输出255
第15章 文档与配置管理256
15.1 信息系统文档256
15.2 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257
15.2.1 配置项257
15.2.2 配置管理258
15.3 配置管理过程259
15.3.1 配置管理中的角色和分工259
15.3.2 配置管理流程260
15.3.3 配置管理计划261
15.4 配置标识261
15.4.1 确定配置项261
15.4.2 配置项命名262
15.4.3 配置项的描述263
15.5 版本控制263
15.6 变更控制264
15.6.1 变更控制概述264
15.6.2 配置库265
15.6.3 配置基线266
15.6.4 变更的实现268
15.7 构造管理271
15.8 配置状态报告272
15.9 配置审核273
第16章 项目变更管理275
16.1 项目变更管理概述275
16.1.1 基线的概念和重要性275
16.1.2 影响项目变更的主要因素276
16.1.3 项目变更对项目的影响276
16.1.4 项目变更控制的基本原则277
16.1.5 变更控制的工作程序278
16.2 需求变更管理279
16.2.1 项目需求管理概述279
16.2.2 需求变更确立的原则279
16.2.3 需求变更管理控制程序280
16.3 进度变更管理281
16.3.1 概述281
16.3.2 进度变更确立的原则281
16.3.3 进度变更的管理控制程序281
16.4 成本变更管理282
16.4.1 项目成本管理概述282
16.4.2 成本变更确立的原则282
16.4.3 成本变更的管理控制程序283
16.5 合同变更管理283
16.5.1 项目合同管理概述283
16.5.2 合同变更确立的原则284
16.5.3 合同变更的管理控制程序284
第17章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285
17.1 信息系统安全和安全体系285
17.1.1 信息安全需求分析285
17.1.2 信息安全的体系架构286
17.2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289
17.2.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概念289
17.2.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和作用290
17.2.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290
17.2.4 风险评估的途径291
17.3 信息安全策略293
17.3.1 威胁分析和风险分析293
17.3.2 制定安全策略295
17.3.3 制订详细计划实施安全策略296
17.4 密码技术296
17.4.1 对称密码体制297
17.4.2 非对称密码体制297
17.4.3 混合密码体制298
17.5 访问控制298
17.5.1 访问控制技术298
17.5.2 身份认证技术300
17.5.3 网络安全访问控制300
17.6 用户标识与认证302
17.6.1 基于X.5 09的PKI302
17.6.2 X.5 09证书介绍303
17.6.3 PKI证书的作用304
17.6.4 PMI与PKI305
17.7 安全审计与入侵检测307
17.7.1 安全审计概述307
17.7.2 电子数据安全审计308
17.7.3 安全审计与入侵检测系统309
17.8 信息系统安全的组织管理311
17.8.1 设计原则与策略311
17.8.2 安全设计312
17.8.3 安全工程的实施313
17.8.4 安全工程的监理314
17.8.5 安全教育314
17.8.6 安全管理制度314
17.8.7 信息安全管理的国际标准315
17.9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316
17.9.1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概述316
17.9.2 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与方法318
17.9.3 SSE-CMM模型体系结构319
17.9.4 SSE-CMM的过程能力水平321
17.9.5 SSE-CMM的应用322
17.9.6 ISSE方法概述322
17.9.7 ISSE体系结构325
第18章 项目风险管理327
18.1 项目风险与项目风险管理327
18.1.1 风险与项目风险327
18.1.2 项目风险管理328
18.1.3 IT项目风险管理过程330
18.2 风险管理规划331
18.2.1 风险管理规划的概念331
18.2.2 IT项目风险管理计划331
18.3 风险识别333
18.3.1 IT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333
18.3.2 风险识别的方法334
18.3.3 风险登记册335
18.4 定性风险分析336
18.4.1 IT项目定性风险分析的目的336
18.4.2 定性风险分析的方法336
18.4.3 定性风险分析的成果337
18.5 定量风险分析338
18.5.1 定量风险分析概述338
18.5.2 定量风险分析的方法338
18.5.3 IT项目风险评估342
18.5.4 定量风险分析的成果343
18.6 风险应对规划343
18.6.1 IT项目风险应对的原则343
18.6.2 IT项目风险的应对方法344
18.6.3 更新风险登记册345
18.7 风险监控346
18.7.1 IT项目风险监控的目标346
18.7.2 IT项目风险监控的方法347
18.7.3 IT项目风险监控的成果347
第19章 项目收尾管理349
19.1 项目验收349
19.1.1 项目验收的意义349
19.1.2 项目验收范围的确认及确认依据350
19.1.3 项目验收的组织及验收程序350
19.1.4 项目总结会351
19.2 项目后评价351
第20章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354
20.1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354
20.1.1 软件需求与需求过程354
20.1.2 需求调查与问题定义355
20.1.3 可行性研究357
20.1.4 需求分析359
20.2 软件设计360
20.2.1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360
20.2.2 用户界面设计363
20.2.3 设计评审363
20.3 软件测试365
20.3.1 测试的目的365
20.3.2 测试的类型365
20.3.3 测试的阶段368
20.3.4 性能测试369
20.3.5 第三方测试370
20.3.6 面向对象测试基础371
20.4 软件维护371
20.4.1 软件的可维护性371
20.4.2 软件维护的分类373
20.5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374
20.5.1 软件质量概述374
20.5.2 软件质量保证活动376
20.5.3 软件质量保证的实施378
20.5.4 全面质量管理381
20.5.5 六西格玛管理384
20.6 软件复用386
20.7 软件开发环境386
20.7.1 软件开发环境概述387
20.7.2 软件开发环境的功能与分类388
20.7.3 软件开发环境的结构389
20.7.4 软件开发环境的发展389
20.8 软件过程管理390
20.8.1 CMM综述391
20.8.2 CMMI综述396
20.8.3 CMM与CMMI的比较398
第21章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400
21.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400
21.1.1 对象与封装400
21.1.2 类与类库401
21.1.3 继承与多态401
21.1.4 消息通信402
21.1.5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403
21.2 UML概述403
21.3 UML的建模机制405
21.3.1 用例图405
21.3.2 类图和对象图406
21.3.3 交互图408
21.3.4 其他图形409
21.4 面向对象分析411
21.4.1 面向对象分析的目标与步骤411
21.4.2 用UML进行分析412
21.5 面向对象设计413
第22章 软件体系结构415
22.1 软件体系结构概述415
22.2 软件体系结构建模416
22.3 典型的软件体系结构418
22.3.1 分层系统419
22.3.2 C2风格419
22.3.3 客户-服务器风格420
22.3.4 三层C/S结构风格422
22.3.5 浏览器-服务器风格424
22.3.6 异构结构风格425
22.4 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评估426
第23章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29
23.1 数据仓库概论429
23.2 数据仓库的结构430
23.3 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开发431
23.4 数据仓库技术432
23.4.1 数据管理技术432
23.4.2 数据存储技术433
23.4.3 数据仓库接口技术433
23.5 数据挖掘技术概述434
23.5.1 数据挖掘的定义434
23.5.2 数据挖掘的功能435
23.5.3 数据挖掘常用技术436
23.6 数据挖掘工具436
23.7 数据挖掘的流程437
23.8 Web数据挖掘与XML438
第24章 Web Service技术440
24.1 什么是Web Service440
24.2 Web Service模型441
24.3 Web Service使用流程442
24.4 Web Service协议堆栈443
24.5 XML在Web Service中的应用446
第25章 J2EE与.NET平台447
25.1 J2EE平台简介447
25.1.1 分布式的多层应用程序447
25.1.2 J2EE组件448
25.1.3 J2EE容器449
25.1.4 J2EE的部署449
25.2 .NET平台简介450
25.2.1 .NET平台概述451
25.2.2 .NET Framework451
25.3 J2EE和.NET平台的异同452
25.3.1 开发语言452
25.3.2 企业计算453
25.3.3 小结455
第26章 工作流技术456
26.1 工作流和传统管理软件456
26.2 工作流和业务流程重构457
26.3 工作流系统的实现458
26.4 工作流与ERP系统的应用463
第27章 软件构件与中间件466
27.1 构件模型及实现466
27.2 构件获取467
27.3 构件管理468
27.4 构件复用469
27.4.1 检索与提取构件469
27.4.2 理解与评价构件470
27.4.3 修改构件471
27.4.4 构件组装471
27.5 常用构件标准472
27.5.1 EJB的基础知识472
27.5.2 DCOM的基础知识473
27.5.3 CORBA的基础知识473
27.6 中间件技术475
27.6.1 中间件概述475
27.6.2 中间件的分类476
27.6.3 中间件技术在集成中的应用478
27.6.4 中间件的发展趋势478
第28章 计算机网络知识480
28.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480
28.1.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80
28.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482
28.2 网络协议与标准488
28.2.1 OSI网络层次模型488
28.2.2 局域网协议491
28.2.3 广域网协议494
28.3 网络结构与通信496
28.3.1 总线形拓扑结构496
28.3.2 星形拓扑结构497
28.3.3 环形拓扑结构497
28.3.4 拓扑结构的选择498
28.4 Internet和Intranet初步498
28.4.1 Internet协议498
28.4.2 Internet应用501
28.4.3 Intranet初步503
28.5 网络服务器504
28.5.1 DNS服务器504
28.5.2 电子邮件服务器505
28.5.3 FTP服务器507
28.5.4 代理服务器508
28.5.5 DHCP服务器509
28.6 网络交换技术511
28.6.1 多路复用技术511
28.6.2 网络交换技术512
28.7 网络存储技术513
28.7.1 NAS和SAN513
28.7.2 数据管理515
28.8 网络接入技术519
28.8.1 xDSL接入520
28.8.2 HFC接入521
28.8.3 高速以太网接八523
28.8.4 X.2 5接入523
28.8.5 DDN接入524
28.9 无线网络技术525
28.9.1 WiMax527
28.9.2 CDMA 2000529
28.9.3 WCDMA529
28.9.4 TD-SCDMA530
28.9.5 TD-LTE531
28.10光网络技术532
28.10.1 接入网用SDH系统532
28.10.2 无源光网络533
28.10.3 无线光通信533
28.11 网络规划与设计534
28.11.1 应用需求分析535
28.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536
28.11.3 需求分析537
28.11.4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541
28.11.5 网络设计的目标和原则543
28.11.6 网络系统的设计545
28.11.7 设计评审551
28.12 综合布线553
28.13 机房工程555
28.14 网络管理556
28.14.1 网络故障管理556
28.14.2 网络安全管理558
28.14.3 系统性能分析564
28.15 物联网与云计算566
28.15.1 物联网566
28.15.2 云计算567
第29章 知识产权管理569
29.1 知识产权保护569
29.1.1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569
29.1.2 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体系570
29.1.3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572
29.2 著作权法及实施条例573
29.2.1 著作权法客体573
29.2.2 著作权法主体574
29.2.3 著作权574
29.3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575
29.3.1 条例保护对象576
29.3.2 著作权人确定576
29.3.3 软件著作权576
29.4 合同法578
29.4.1 合同的订立578
29.4.2 合同的效力579
29.4.3 合同的履行580
29.4.4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582
29.4.5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582
29.4.6 违约责任583
29.4.7 其他规定584
29.4.8 承揽合同585
29.4.9 建设工程合同586
29.4.10 技术合同587
29.5 投招标法590
29.5.1 总则590
29.5.2 招标590
29.5.3 投标592
29.5.4 开标、评标和中标592
29.5.5 法律责任594
29.6 政府采购法595
29.6.1 总则596
29.6.2 政府采购当事人596
29.6.3 政府采购方式597
29.6.4 政府采购程序598
29.6.5 政府采购合同599
29.6.6 质疑与投诉600
29.6.7 监督检查600
29.6.8 法律责任601
第30章 标准与规范604
30.1 标准化概述604
30.1.1 标准化基本概念605
30.1.2 标准化机构606
30.1.3 标准分级与标准类型610
30.2 软件工程基础标准613
30.3 软件工程开发标准613
30.4 软件工程文档标准615
30.5 软件工程管理标准617
热门推荐
- 2175679.html
- 406813.html
- 2012363.html
- 1409396.html
- 2565293.html
- 3773452.html
- 1230695.html
- 1995855.html
- 2513759.html
- 978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7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9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5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8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4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5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6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