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能源报告 2010 能源效率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能源报告 2010 能源效率研究
  • 魏一鸣,廖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8838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能源经济-研究报告-中国-2010;节能-研究报告-中国-201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能源报告 2010 能源效率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世界与中国能源发展概况1

1.1 世界能源发展回顾2

1.1.1 经济总量与能源消费在统计上呈现较强正相关性2

1.1.2 能源弹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3

1.1.3 世界各国单位GDP能耗降幅差异较大3

1.1.4 能源消费不平衡格局无显著改善4

1.1.5 能源贫困及其引致的健康问题依然严重5

1.1.6 世界能源贸易稳步增长,天然气贸易日益突出5

1.1.7 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了严重的污染和碳排放问题7

1.2 2008~2010年世界能源发展新趋势8

1.2.1 世界经济新变化与全球金融危机8

1.2.2 世界能源发展新变化10

1.3 七国集团和金砖四国能源结构变化特征13

1.4 中国能源发展回顾23

1.4.1 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较高的经济增速23

1.4.2 能源供应保持较快增长,能源自给率有所下滑25

1.4.3 经济结构仍呈现能源密集型态势,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进程加快26

1.4.4 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碳减排压力增大27

1.5 中国能源发展新变化与趋势27

1.5.1 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27

1.5.2 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能源需求减缓28

1.5.3 能源供应多元化总体进程加快29

1.5.4 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30

1.5.5 2008年中国能源流分析31

1.6 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途径33

1.6.1 能源需求总量巨大且存在较多不确定性33

1.6.2 人均能源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相对不足33

1.6.3 能源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并影响居民健康34

1.6.4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新的能源挑战34

1.6.5 改善能源效率是应对能源挑战的重要且有效途径35

第2章 能源效率与经济系统关系及能源效率测度问题36

2.1 能源效率及其与经济系统关系的再认识37

2.1.1 能源效率的认识37

2.1.2 能源效率的测度38

2.1.3 能源效率与经济系统39

2.1.4 能源效率与节能43

2.2 能源效率的测度指标与方法44

2.2.1 能源宏观效率44

2.2.2 能源实物效率47

2.2.3 能源物理效率47

2.2.4 能源价值效率48

2.2.5 能源要素配置效率49

2.2.6 能源要素利用效率51

2.2.7 能源经济效率53

2.3 本章小结54

第3章 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宏观效率的影响56

3.1 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关系研究57

3.1.1 能源强度变化的统计描述57

3.1.2 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60

3.1.3 分解方法进一步讨论66

3.2 最终需求结构与能源效率研究67

3.2.1 各类最终需求的边际能耗系数研究67

3.2.2 居民用能对消费支出的弹性分析71

3.2.3 能源宏观效率对投资率的弹性分析73

3.2.4 能源直接和间接出口分析74

3.3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对能源需求影响研究75

3.3.1 居民能源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分析75

3.3.2 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及其对能耗的影响76

3.4 城镇化对能源需求影响的研究方法及实证77

3.4.1 基于Divisia分解方法的城镇化与居民直接用能研究78

3.4.2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城镇化与居民间接用能研究79

3.4.3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建筑业与能源需求研究79

3.5 本章小结79

第4章 居民生活用能研究81

4.1 代表性国家居民部门能源消费特点分析82

4.1.1 代表性国家终端能源消费部门结构82

4.1.2 代表性国家居民部门能源消费总量变化趋势分析83

4.1.3 代表性国家居民部门能源消费结构的比较85

4.1.4 代表性国家居民用能特征86

4.2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分析87

4.2.1 居民生活用能水平变化87

4.2.2 不同生活能源种类的消费分析88

4.2.3 我国居民生活用能总体特征90

4.3 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城乡比较91

4.3.1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的城乡差异分析91

4.3.2 居民生活用能结构的城乡差异92

4.4 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比较96

4.4.1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的区域比较97

4.4.2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区域比较99

4.4.3 区域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探究——以三个区域为例101

4.4.4 能源消费的区域特征103

4.5 我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103

4.5.1 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104

4.5.2 核算方法及数据105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108

4.5.4 主要结论110

4.6 本章小结110

第5章 重点耗能部门能源效率研究112

5.1 交通运输部门113

5.1.1 中国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费特征研究113

5.1.2 交通运输部门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121

5.1.3 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费的国际比较研究123

5.1.4 交通运输节能政策建议133

5.1.5 交通部门能源效率研究小结134

5.2 建筑部门的能源消耗136

5.2.1 中国公共建筑能源消费的界定136

5.2.2 我国公共建筑的发展趋势与能源消费现状137

5.2.3 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141

5.2.4 公共建筑能源消费的地域差异141

5.2.5 公共建筑部门能源消费总体特征143

5.3 电力部门能源效率144

5.3.1 发电行业能源效率144

5.3.2 输配电环节能源效率147

5.3.3 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调度148

5.3.4 电力部门能源效率特征150

5.4 本章小结151

第6章 价格对石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152

6.1 引言153

6.2 中国原油需求弹性的研究方法154

6.2.1 变量选择及研究方法154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155

6.2.3 数据分析及边界检验156

6.3 中国原油需求弹性分析157

6.3.1 原油需求的长期弹性分析157

6.3.2 原油需求的短期弹性分析159

6.4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161

第7章 中国能源效率的区域比较研究163

7.1 区域能源宏观效率差异分解研究164

7.1.1 Theil指数分解方法164

7.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165

7.1.3 分解结果与讨论166

7.1.4 地区能源宏观效率差异的计量分析167

7.2 能源要素利用效率的区域比较169

7.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169

7.2.2 计算结果与讨论170

7.2.3 地区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差异的计量分析172

7.3 区域钢铁部门能源实物效率演化研究173

7.3.1 问题的提出173

7.3.2 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175

7.3.3 数据来源、计算结果及讨论178

7.4 本章小结180

第8章 发达国家能源效率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81

8.1 法律机制的国际比较182

8.1.1 法律法规182

8.1.2 节能机制183

8.2 财税政策的国际比较184

8.2.1 日本184

8.2.2 美国186

8.2.3 欧盟187

8.3 技术研发政策的国际比较187

8.3.1 日本188

8.3.2 美国188

8.3.3 欧盟189

8.4 促进能源效率的其他政策189

8.4.1 日本189

8.4.2 美国190

8.4.3 欧盟190

8.5 发达国家能效政策对我国的启示190

第9章 终端用能效率提高的节能减排潜力及社会经济影响195

9.1 能源效率与回弹效应196

9.2 分析工具:中国能源环境政策分析模型CEEPA197

9.2.1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197

9.2.2 中国能源环境政策分析模型CEEPA198

9.3 无额外能源环境政策时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影响分析200

9.4 能源/环境政策的引入对回弹效应的和缓作用分析205

9.4.1 政策情景设定205

9.4.2 研究结果205

9.5 能效提高政策讨论207

9.6 本章小结208

第10章 中国能源效率展望209

10.1 中国改善能源效率面临的历史机遇210

10.1.1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加强节能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210

10.1.2 未来我国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存在实现较低水平的可能性210

10.1.3 低能耗行业发展潜力为结构节能提供了广阔空间214

10.1.4 经济全球化推动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技术转移为节能降耗提供了新的契机216

10.1.5 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于先进节能技术快速发展216

10.1.6 节能法治健全和市场机制完善为改进节能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217

10.1.7 合理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减缓能源消费增速218

10.2 发达国家经验与中国能源效率展望218

10.2.1 未来我国人均能耗存在实现较低水平的可能性218

10.2.2 未来我国能源宏观效率存在较低水平的可能性219

10.2.3 未来我国能源宏观效率存在保持较快降速的可能性220

10.2.4 中国能源宏观效率展望220

10.3 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221

参考文献224

附录Ⅰ 中国工业分行业部门合并名称及代码说明234

附录Ⅱ 图目录235

附录Ⅲ 表目录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