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安之路 一个南方小镇的口述历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夏丽,胡百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22765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长安之路 一个南方小镇的口述历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觉醒与崛起2
【计划经济】2
【亡命香港】4
【思想解放】6
【新启蒙】8
【招商引资】10
【工业区】12
1.1 九代不扶犁的理想——访孙耀全、蔡柱球14
一、日月艰辛,却填不饱肚子14
二、穷则思变,分田到户、联产承包18
三、兴市场经济,做先富起来的人22
四、招商引资,“雪球”越滚越大24
五、消除贫穷,从身份到人格的转变26
1.2 治保主任的人世沧桑——陈灿亮一家的故事29
一、结婚前夕补漏屋29
二、治保主任太难为30
三、晚年生活可无忧35
四、兄弟聚首话沧桑37
1.3 墙“外”开花墙“内”香——访李有枝、麦凯全40
一、逃离高“墙”40
二、“墙”角求生43
三、“墙”外逢生45
四、“墙”外开花46
五、“墙”内飘香50
1.4 “死角”变“旺角”——访王润棠、莫妹仔53
一、为民谋利遇尴尬53
二、“路通则财通”57
三、在其位,负其责、谋其事61
四、名利兼得靠威望,富裕生活靠创新63
第二部分 改革与创造68
【发展哲学】68
【以人为本和群众路线】71
【革新的勇气】73
【改革英雄】75
【对脱轨的规训】76
2.1 富裕、和谐、文明——袁德和主政时的长安之路79
一、上任“四尾”79
二、绝路逢生82
三、统筹发展83
四、“隐性”成就87
五、国强民富,人寿年丰90
2.2 酒店元老——长安酒店原总经理陈建希的故事93
一、找谁来当酒店老板?93
二、开张之初不顺利96
三、“南方讲话”之后,财路大开98
四、管店先管人,管人要知情100
五、长安的酒店元老102
2.3 人生有涯愿无尽——访麦灿球、麦旭枝、李加洪105
一、逃离与留守105
二、全国大讨论107
三、攀上财富的高峰108
四、我生有涯,我愿无尽112
2.4 水过长秋入澄明——万秋明、李明森的平凡岁月114
一、梦也平凡114
二、“呛水滋味”116
三、“不走钢丝”119
四、不惑之年123
五、老有所思126
第三部分 制度理性130
【价值排序】130
【制度设计】132
【利益协同】135
【和睦社会】137
3.1 长安大厦的奠基者和设计师——访李毓全139
一、“摸着石头过河”139
二、躬身打基础141
三、长远搞规划142
四、超前设保障144
五、“遥望”长安大厦146
3.2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访长安镇原镇长高北伦148
一、建章立制 重树藩篱148
二、从放权让利到按规矩出牌150
三、经历化为胆识,亦是财富152
四、改革需要智慧和勇气,也需要时间153
3.3 三十年前挂铁衣——李满堂的军旅情结和创造精神156
一、勤思考善较真的转业军官156
二、敢作敢为的镇委书记158
三、心怀远景 脚踏实地163
四、有一种情怀叫拥军166
3.4 从输血到造血——访长安镇原副镇长刘仲春、陈佛培169
一、曾经的长安:贫穷、辛苦、逃离169
二、招商带来机遇170
三、勤奋留住财富172
四、集体经济,长远规划,成为致富源泉175
五、长安未来:本土企业,变输血为造血177
3.5 家乡巨变的规划建设者——长安镇原党委委员、副镇长麦改平纪实181
一、困惑青春,志存高远181
二、初涉商海,敢于打拼182
三、适时顺势,能者居之183
四、规划先行,搭框建架185
五、超前建设,新城凸显187
六、建管兼顾,腾飞质变189
七、矢志教育,擦亮品牌191
八、深情回首,天高云淡194
3.6 尊重规律和制度——李卓安眼中的经济发展法宝196
一、脱离实际成为最大的束缚196
二、改变,要拼劲,也要变通199
三、发展,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202
第四部分 西方映照206
【中西之争】206
【核心经验】208
【中国制造】210
【标准共识】212
【理性危机】214
4.1 改变与希望——访开达玩具厂原厂长戴月旺216
一、穷时的长安,需要开道的勇士216
二、生路,为长安而蹚,也是为自己而蹚220
三、面对富起来的长安,戴月旺说,我老了222
4.2 碰撞与蜕变——访美泰玩具厂原厂长麦庆华226
一、美泰来了226
二、不按制度出牌的引进之法228
三、按制度运作的扎根之路229
四、西方制度下的中国人情味232
4.3 在不在长安?——外籍经理钱伟成在长安的日子235
一、了却归根愿,实现创业心235
二、各地文化融,员工心意归237
三、若为普通工,未来如何走240
四、留下不留下,眼下难定属241
4.4 一辆独行的单车——访文润明243
一、向左拐,与钱很近243
二、向右拐,离钱很远246
三、向前走,与世无争248
第五部分 身份认同252
【进城】252
【老乡】254
【流水线】256
【新莞人】258
【协商民主】260
5.1 一个改变了一个群体称谓的外来人——房智平和他融入的长安263
一、离开乡土263
二、图谋发展265
三、安居长安267
四、参政议政269
五、未来隐忧272
5.2 流水线上的青春——工人宋军华生活纪实274
一、最初打拼274
二、成长和愿想275
三、婚姻和家庭277
四、快乐和忧虑278
五、思考和消遣280
5.3 长安寻梦——占有兵和一个群体的影像记录284
一、偶然开启的农民工群体摄影之路284
二、摄影、生活和人288
三、难以回到从前的占有兵和他的农民工群体293
四、占有兵们的远虑近忧295
第六部分 公共之善300
【教育现代化】300
【公共服务】303
【计划生育】305
【和谐之道】307
6.1 关于长安的城市理想——访长安镇原副镇长蔡孔华310
一、38家店面310
二、“南北之争”311
三、城市理想315
6.2 安居、乐业、和谐——三个长安社会安全的保护者陈炽权、李日成、麦建林319
一、人口与治安319
二、就业与治安323
三、治安管理措施的平衡与无奈325
四、长安治安力量的提升329
五、李日成,作为普通人的治安员331
6.3 摄像机下的文化开拓——陈建强的作为和理想334
一、乡间少年进了大雅之堂334
二、脚踏着故乡的土地337
三、长安文化的阐释和抒写341
6.4 一个村镇中学的示范样本——退休校长陈世泰的乡村教育史346
一、5年书信往来346
二、10年老区任教348
三、最后16个学生350
四、创新教育之路352
五、执着于青少年教育357
6.5 学校教育在长安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退休教师李炳辉、莫群香眼中长安教育的昨天和今天360
一、与时俱进的长安教育360
二、本地教师与外来教师的融合与认同364
三、尊师重教的悠久传统366
四、难以了结的老师情结368
五、特色教育成就文化氛围370
6.6 引凤还需筑巢——长安建设者群像:李春开、麦润光、李植森、孙厚和、陈敬林373
一、消防:铸造“安全网”374
二、水利:有面还得有里377
三、医疗:维护“生命线”383
四、人力:发展的“动力源”387
6.7 长安巾帼——访林女、陈玉婵390
一、成长在艰难岁月391
二、成熟在激情年代392
三、平静在天伦时光395
第七部分 价值重建400
【价值】400
【统续】402
【审美】404
【宗教】406
【道德】408
【意义】410
7.1 让文化理想融入现实生活——长安镇前镇长陈福坤的回忆和展望412
一、贫困中培植的文化种子412
二、文化建设的百年大计414
三、文化设施与文化心理418
四、往远处看往实处做423
五、文化根植现实又超越现实424
7.2 真善美最有力量——访张冲427
一、缘何长安?427
二、长安的选择429
三、文化的使命431
四、一个新闻发言人的认知433
7.3 乡土作家李泽光435
一、变革岁月中的乡土文学435
二、父辈辛酸与迷离世相436
三、兄弟命运与时代变化439
四、不为稿费写作的作家441
7.4 主调与旁白——剧作家袁润澄的长安生活445
一、不是创作的创作445
二、不甘长为局外人447
三、旁白:长安起步的探路人448
四、旁白:长安发展的领路人450
五、“旁白”汇入“主调”453
7.5 长安给了她一个文学梦——湘女张利华圆梦长安457
一、为了换个活法,只身来到东莞457
二、新生活延续文学梦459
三、文学即人学:文学青年眼里的社会问题462
四、文学的精神力量和现实价值465
五、女儿是她打工生活中的另一种乐趣467
第八部分 集体记忆470
【方言与鱼】470
【盆菜与狮】472
【复活与复兴】474
创造性转化476
8.1 坚守与等待——访“龙狮痴”陈炳锋479
一、祖孙三代“狮子王”479
二、传统文化走上商业之路481
三、成也商业,败也商业483
8.2 变迁中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两位“文化人”李平康和陈合明眼中的新旧长安486
一、农家子弟的命运抗争486
二、岁月轮转和方言变迁488
三、新旧交融中的方言和生活492
四、产业升级与社会转型任重道远494
五、富足生活中的文化烙印495
8.3 社会变迁与传统传承——长安李伟成和他的“伟成盆菜”497
一、传统与传说:长安盆菜及其起源498
二、传承与演绎:正宗的“伟成盆菜”500
三、时代与命运:李伟成的奋斗人生502
四、邂逅与无奈:“伟成盆菜”的昨天、今天和明天504
后记507
热门推荐
- 1593101.html
- 1304936.html
- 2437827.html
- 3237198.html
- 584574.html
- 3142513.html
- 3328423.html
- 1436573.html
- 2624904.html
- 2062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1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3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6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1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0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3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0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4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