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爱民,李金丽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1368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论文-写作-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科技论文概述3
1 绪论3
1.1 科技论文的概念3
1.2 科技论文的特点3
1.3 科技论文的分类4
1.3.1 按科技论文的作用划分4
1.3.2 按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和论述内容划分5
1.4 科技论文的作用5
1.5 科技论文的撰写原则6
1.6 科技论文与学术道德6
1.6.1 伪造数据7
1.6.2 剽窃抄袭7
1.6.3 一稿多投8
1.6.4 学术道德教育9
2 科技论文的写作程序12
2.1 确立论文选题12
2.1.1 论文选题与科研课题12
2.1.2 确立论文选题的原则13
2.2 准备论文材料13
2.2.1 材料的分类14
2.2.2 材料的获取方法14
2.2.3 材料的选取原则15
2.3 设计论文结构17
2.3.1 结构及其含义17
2.3.2 结构设计原则17
2.3.3 拟定写作提纲18
2.4 着手论文写作20
2.4.1 准备工作20
2.4.2 起草初稿21
2.4.3 修改定稿22
3 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24
3.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24
3.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25
3.2.1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25
3.2.2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25
3.3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26
3.3.1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26
3.3.2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26
3.4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常见问题27
3.4.1 文献综述中的常见问题27
3.4.2 文献编排中的常见问题27
3.4.3 创新点阐述中的常见问题28
3.5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典型示例28
中编 科技论文写作39
4 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39
4.1 题名39
4.1.1 题名的概念39
4.1.2 题名的拟定要求39
4.1.3 题名的常见问题40
4.1.4 英文题名的撰写要求41
4.2 署名43
4.2.1 署名的作用43
4.2.2 署名的要求43
4.2.3 署名的规范44
4.3 作者单位45
4.3.1 作者单位的标注要求45
4.3.2 作者单位的标注方法45
4.4 摘要47
4.4.1 摘要的概念47
4.4.2 摘要的作用47
4.4.3 摘要的分类47
4.4.4 摘要的构成要素48
4.4.5 摘要的写作要求48
4.5 英文摘要49
4.5.1 英文摘要的撰写要求49
4.5.2 撰写英文摘要的注意事项50
4.5.3 英文摘要的典型示例51
4.6 关键词57
4.6.1 关键词的概念57
4.6.2 关键词的作用57
4.6.3 关键词的类型58
4.6.4 关键词的选取原则58
4.6.5 关键词的标引程序59
4.7 中图分类号59
4.8 引言60
4.8.1 引言及其作用60
4.8.2 引言的内容60
4.8.3 引言写作示例61
4.8.4 引言撰写要求63
4.9 正文64
4.9.1 正文的标题层次64
4.9.2 正文的内容64
4.9.3 正文的撰写要求66
4.10 结论67
4.10.1 结论的重要性67
4.10.2 结论的内容68
4.10.3 结论撰写要求68
4.10.4 结论撰写示例68
4.11 致谢69
4.11.1 致谢对象69
4.11.2 致谢的撰写要求70
4.11.3 致谢的撰写示例70
4.12 参考文献70
4.12.1 参考文献的作用70
4.12.2 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71
4.12.3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71
4.12.4 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常见问题71
4.13 附录72
4.14 注释72
4.14.1 收稿日期72
4.14.2 基金项目72
4.14.3 作者简介73
5 科技论文的量和单位74
5.1 量名称74
5.1.1 不应使用废弃的量名称74
5.1.2 不应随意改变量名称76
5.1.3 同一个量名称写法应统一76
5.1.4 注意“含量”的正确使用76
5.2 量符号77
5.2.1 量符号书写77
5.2.2 量符号下标78
5.3 单位符号79
5.3.1 不应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80
5.3.2 组合单位符号的书写应规范82
5.3.3 应注意区分单位符号的大小写82
5.3.4 不应对单位符号附加其他标记或符号83
5.3.5 不应将非单位符号的“符号”用作单位符号83
5.3.6 一组计量单位相同的并列数值后的单位无须重复写出84
5.4 词头的使用85
5.4.1 应注意使用词头85
5.4.2 不应单独使用词头86
5.4.3 不应重叠使用词头86
5.4.4 词头的系数应在0.1 ~1000之间87
5.4.5 不应在不能使用词头的单位前加词头87
5.4.6 组合单位加词头的规则87
6 科技论文的外文字符89
6.1 大写外文字符的使用场合89
6.1.1 量纲符号89
6.1.2 标准的代号89
6.1.3 材料硬度符号89
6.1.4 部分量的符号89
6.1.5 化学元素符号首字母89
6.1.6 名词术语的外文缩写90
6.1.7 特征数符号的首字母90
6.1.8 地质年代符号的首字母90
6.1.9 电气技术中的元件符号90
6.1.10 计量单位摄氏度和升的符号90
6.1.11 月份、星期和节日的首字母90
6.1.12 某些特殊函数符号的首字母90
6.1.13 外国人名字、父名及姓的首字母91
6.1.14 来源于人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的首字母91
6.1.15 SI词头中因数大于等于106的词头符号91
6.1.16 英语专有名称中每个词(冠词、连词、介词、前置词除外)的首字母91
6.2 小写外文字符的使用场合92
6.2.1 普通的计量单位符号92
6.2.2 外国人姓名中的附加词92
6.2.3 机械制图中轴偏差的代号93
6.2.4 附在中文译名后的普通名词原文93
6.2.5 外国人名字、父名及姓的非首字母93
6.2.6 SI词头中因数小于等于103的词头符号93
6.2.7 由两个字母构成表示特殊意义的第二个字母93
6.2.8 由3个以下字母组成的冠词、连词、介词和前置词等93
6.3 正体外文字符的使用场合94
6.3.1 文中的数字94
6.3.2 化学元素符号94
6.3.3 粒子和射线符号94
6.3.4 原子能级的符号94
6.3.5 外文的专有名称94
6.3.6 地理方位和经纬度94
6.3.7 光谱线所用的字母94
6.3.8 代表光谱型的星群95
6.3.9 地层剖面、土壤剖面95
6.3.10 代表形状的拉丁字母95
6.3.11 表示次序的拉丁字母95
6.3.12 非量符号的下角标字母95
6.3.13 数学式中用正体的字母95
6.3.14 地质时代和地质学符号96
6.3.15 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97
6.3.16 酸碱度、材料硬度等特殊符号97
6.3.17 计量单位、SI词头和量纲符号97
6.3.18 计算机程序语句和数字信息代码97
6.3.19 电气线路图中的设备、元器件符号97
6.3.20 生物学中属以上(不含属)的拉丁学名97
6.3.21 螺纹代号、基本偏差代号、金属材料符号98
6.3.22 仪器、产品、标准、元件和规程等的型号、牌号、编号和代号98
6.4 斜体外文字符的使用场合98
6.4.1 物理量符号98
6.4.2 特征数符号98
6.4.3 数学中应使用斜体的字母99
6.4.4 生物学中属以下(含属)的拉丁学名99
6.4.5 量符号中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的下角标符号99
6.4.6 表示化合物的旋光性、分子构型和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99
6.5 黑体外文字符的使用场合100
6.5.1 表示矢量(向量)、张量和矩阵等的外文字符100
6.5.2 集合论中的数集符号100
6.5.3 要求用黑体的其他数学符号100
6.6 白体外文字符的使用场合100
7 科技论文的插图设计102
7.1 插图的特点102
7.2 插图的分类102
7.2.1 线条图102
7.2.2 照片图103
7.3 插图的设计要求104
7.4 简易函数图设计规范105
7.4.1 图序105
7.4.2 图题105
7.4.3 坐标轴106
7.4.4 标目106
7.4.5 标值107
7.4.6 坐标轴增量方向110
7.4.7 数据点111
7.4.8 曲线111
7.4.9 函数曲线的覆盖率112
7.4.10 函数曲线的叠放112
7.4.11 图例113
8 科技论文的表格设计115
8.1 表格的设计原则115
8.2 表格的分类115
8.2.1 系统表115
8.2.2 无线表116
8.2.3 卡线表116
8.2.4 三线表117
8.3 三线表的设计规范118
8.3.1 表序118
8.3.2 表题118
8.3.3 项目栏118
8.3.4 表身118
8.3.5 表注120
8.4 表格排版的技术处理120
8.4.1 续表120
8.4.2 卧排表121
8.4.3 合页表121
8.4.4 插页表122
8.4.5 栏目互换122
8.4.6 竖表转栏122
8.4.7 横表分段123
8.4.8 含有插图的表格处理123
9 科技论文的公式编排125
9.1 公式序号的编排125
9.2 数学式的编排126
9.2.1 数学式中量符号的说明126
9.2.2 数学式的编排格式127
9.2.3 居中排数学公式后的点号131
9.3 化学式的编排131
9.3.1 分子式的编排131
9.3.2 化学结构式的编排132
9.3.3 化学反应式的编排133
9.3.4 化学方程式的编排135
9.3.5 热化学方程式的编排135
10 科技论文的数字用法137
10.1 阿拉伯数字的使用场合137
10.1.1 多位数137
10.1.2 纯小数137
10.1.3 数值范围137
10.1.4 年月日138
10.1.5 时分秒138
10.1.6 含有月日的专名138
10.1.7 用于计量的数字139
10.1.8 用于编号的数字139
10.1.9 已定型的含阿拉伯数字的词语139
10.2 汉字数字的使用场合140
10.2.1 概数140
10.2.2 非公历纪年141
10.2.3 已定型的含汉字数字的词语141
10.2.4 年份141
10.2.5 含有月日的专名141
10.2.6 大写汉字数字142
10.2.7 “零”和“○”142
10.3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同时使用的情形142
10.4 选用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均可的情形142
10.5 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规则143
10.6 公差的表示方法145
10.7 数值的修约规则145
10.8 数值表述的有关问题147
10.8.1 数值增减的正确表述147
10.8.2 翻番与增倍的对比关系148
10.8.3 百分点的正确表述148
10.8.4 增减“×成”的含义149
10.8.5 数值前后表示概数的词的使用149
10.8.6 连续性数值分组的正确表示150
11 科技论文的标点符号152
11.1 顿号152
11.1.1 顿号的使用场合152
11.1.2 顿号误用的情形153
11.2 逗号154
11.2.1 逗号的使用场合154
11.2.2 逗号误用的情形156
11.3 分号157
11.3.1 分号的使用场合157
11.3.2 分号误用的情形158
11.4 句号159
11.5 冒号160
11.5.1 冒号的使用场合160
11.5.2 冒号误用的情形162
11.6 问号162
11.6.1 问号的使用场合162
11.6.2 问号误用的情形164
11.7 引号164
11.7.1 引号的使用场合164
11.7.2 引号误用的情形166
11.8 括号167
11.8.1 括号的使用场合167
11.8.2 括号误用的情形168
11.9 破折号168
11.9.1 破折号的使用场合168
11.9.2 破折号误用的情形169
11.10 省略号170
11.10.1 省略号的使用场合170
11.10.2 省略号误用的情形170
11.11 着重号171
11.12 连接号171
11.12.1 一字线“—”的使用场合171
11.12.2 半字线“-”的使用场合172
11.12.3 浪纹线“~”的使用场合173
11.12.4 连接号误用的情形173
11.13 间隔号173
11.13.1 间隔号的使用场合173
11.13.2 间隔号误用的情形174
11.14 书名号175
11.14.1 书名号的使用场合175
11.14.2 书名号误用的情形176
11.15 专名号177
11.16 分隔号177
11.17 其他标号178
11.17.1 代字号178
11.17.2 标示号179
12 科技论文的语言文字181
12.1 科技论文语言特点和要求181
12.1.1 科技论文的语言特点181
12.1.2 科技论文的语言使用要求181
12.2 科技论文文字使用规范181
12.2.1 科技论文应使用规范汉字182
12.2.2 科技论文应杜绝别字182
12.3 科技论文常见语病剖析183
12.3.1 隐含政治差错183
12.3.2 词语选用欠妥187
12.3.3 句子成分残缺194
12.3.4 成分搭配不当198
12.3.5 成分次序颠倒200
13 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207
13.1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207
13.1.1 主要责任者或其他责任者207
13.1.2 题名208
13.1.3 版本209
13.1.4 出版项209
13.1.5 页码211
13.1.6 获取和访问路径211
13.1.7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212
13.1.8 析出文献212
13.2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标注法213
13.3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格式215
13.3.1 专著的著录格式215
13.3.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217
13.3.3 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格式218
13.3.4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218
13.3.5 专利文献的著录格式220
13.3.6 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220
13.3.7 报告的著录格式221
13.3.8 档案的著录格式221
13.3.9 电子公告的著录格式222
13.4 著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标注法222
13.5 著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著录格式224
下编 学术论文投稿与检索227
14 学术论文的投稿要求227
14.1 投稿方向和技巧227
14.1.1 论文投稿方向227
14.1.2 论文投稿技巧228
14.2 投往国外英文期刊论文稿的录排228
14.3 如何向国外英文期刊投稿230
14.3.1 投寄前的文稿检查230
14.3.2 投寄文稿注意事项231
14.4 如何向国内中文期刊投稿231
14.4.1 了解学术影响231
14.4.2 知晓征稿范围232
14.4.3 阅读投稿须知232
14.5 投稿信的撰写235
14.5.1 SCI论文投稿235
14.5.2 投稿信的内容235
14.5.3 SCI论文投稿全程通信模板236
14.6 作者与稿件“三审”240
14.6.1 审稿制度240
14.6.2 审稿结果241
14.7 作者与校对工作243
15 国际三大文献检索系统245
15.1 SCI245
15.1.1 SCI简介245
15.1.2 SCI来源期刊246
15.1.3 SCI数据库246
15.1.4 SCI论文写作247
15.1.5 SCI对中文论文内容和水平的要求249
15.2 Ei249
15.2.1 Ei简介249
15.2.2 Ei来源期刊249
15.2.3 Ei Compendex核心和非核心数据的区别250
15.2.4 Ei对论文内容和水平的要求250
15.2.5 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251
15.2.6 英文摘要各要素的写作251
15.2.7 英文摘要的文字252
15.2.8 英文摘要的文体风格253
15.3 CPCI-S254
附录A SCI-E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2014年出版)明细256
附录B Ei Compendex 2016年收录的中国大陆科技期刊名单266
热门推荐
- 2135161.html
- 2795777.html
- 1203046.html
- 742960.html
- 2949347.html
- 898021.html
- 2622044.html
- 1355758.html
- 417632.html
- 34603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3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9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5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7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