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巡察制度概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文瑄,展西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2927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监察-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巡察制度概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1
一、研究中国巡察制度的背景与意义1
二、中国古代巡察制度的历史演变3
三、中国近代巡察制度的发展历程5
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建设历程6
第一篇 中国古代巡察制度11
第1章 先秦时期的巡察制度11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民主监督习俗11
一、原始社会晚期的权力监督实践11
二、原始社会晚期监督实践的特点13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权力监督的制度发展14
一、权力监督体系的发展14
二、对百官的纠察式监督15
三、夏商西周时期权力监督的特点18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权力监督制度的转型20
一、权力监督体制的系统化21
二、春秋战国时期权力监督制度的特点22
第四节 先秦时期巡察制度的特点24
第2章 秦汉时期的巡察制度25
第一节 秦代巡察制度的创建25
一、秦代官僚政治体制与御史台的建立25
二、皇帝的巡行和亲自督察27
第二节 两汉时期巡察制度的确立29
一、多元巡察体系的形成29
二、两汉时期的巡察方式32
第三节 秦汉时期巡察制度的目的和特点39
一、秦汉时期巡察制度的目的39
二、秦汉时期巡察制度的特点43
第3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巡察制度45
第一节 三国巡察制度的变化45
一、御史台的独立45
二、州牧刺史兼巡察46
三、曹魏的《察吏六条》46
第二节 两晋巡察制度的曲折发展47
一、御史台地位的巩固48
二、地方巡察法规的多样化48
三、遣使出巡和风闻奏事50
第三节 十六国巡察制度拾零52
第四节 南北朝巡察制度的稳步发展53
一、南朝巡察制度的稳定53
二、北朝巡察制度的仿汉56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巡察制度的特点58
第4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巡察制度60
第一节 隋朝巡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60
一、隋朝巡察制度的初步健全61
二、巡察机构职官设置及职掌63
第二节 唐朝巡察制度的成熟66
一、唐朝巡察制度的健全67
二、巡察机构职官设置及分工69
三、《巡察六条》和《风俗廉察四十八条》71
第三节 五代十国巡察制度的没落72
第四节 隋唐巡察制度的特点73
一、巡察机构统一完整、分工明确73
二、御史地位独立、职权广泛73
三、完善了监察官的选任升迁制度74
第5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巡察制度75
第一节 宋朝巡察制度的转折75
一、宋朝巡察制度的发展76
二、地方监司机构和官员77
三、监司巡察的内容79
四、地方巡察法规81
五、巡察方式83
第二节 辽金巡察制度的汉化85
一、辽朝的巡察制度85
二、金朝的巡察制度86
第三节 元朝巡察制度的加强89
一、行御史台的创建89
二、巡察方式90
第四节 宋辽金元时期巡察制度的特点91
第6章 明朝时期的巡察制度92
第一节 明代巡察制度的调整和强化92
一、都察院的建立92
二、地方巡察机构的设立93
第二节 明代巡按的职权及其运作94
一、巡按的职权94
二、巡按职权的运作97
第三节 明代巡按的管理100
一、巡按的铨选100
二、巡按的考核103
三、巡按的监督104
四、巡按的黜陟106
第四节 明代巡察制度的特点106
一、对地方政治的积极影响106
二、对地方政治的消极影响108
第7章 清朝时期的巡察制度110
第一节 清代巡察制度的极权化110
一、都察院的设立110
二、内阁设置和科道合一111
三、地方四层巡察体制的形成112
第二节 地方巡察机构的设置113
一、十五道监察御史113
二、地方巡察机构115
三、负责专门事物的巡察机构117
第三节 《钦定台规》119
一、《钦定台规》的结构与内容119
二、巡察方式120
第四节 清代巡察制度的特点120
第二篇 中国近现代巡察制度125
第8章 民国时期的监察制度125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监察制度建设概况(1912年至1927年)125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监察制度125
二、北洋政府的监察制度126
三、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127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1927年至1949年)128
一、“训政”时期的监察制度128
二、“行宪”后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130
三、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131
第三节 国民党的党内监察制度132
一、国民党中央党部的监察机构132
二、国民党地方党部的监察机构133
第9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34
第一节 中共党内巡视制度的发起134
第二节 中共党内巡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35
一、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党内巡视制度的建立135
二、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党内巡视制度的发展137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内巡视制度的发展141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建立的基础143
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指导143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经验的借鉴143
三、中国共产党建党原则的确立145
第10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内容147
第一节 巡视工作的任务147
第二节 巡视工作的方式方法148
第三节 巡视员的条件149
第四节 巡视员的纪律与职责150
第五节 巡视员的管理与教育152
第六节 巡视制度的其他规定153
第11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作用与启示155
第一节 中共党内巡视制度的作用155
一、整顿地方组织155
二、落实中央指示158
三、解决党内纷争158
四、发展白区工作160
第二节 中共党内巡视制度的启示161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161
二、必须树立巡视的职责权威162
三、必须形成协调配合的制度162
第三篇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巡视制度167
第12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67
第一节 目的和意义167
一、有利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168
二、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68
三、巡视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169
四、巡视是强化党内监督的制度创新169
第二节 发展历程170
一、恢复探索阶段170
二、体制机制确立阶段170
三、逐步完善阶段171
第三节 巡视制度的特点172
一、巡视是党内重要的监督制度172
二、巡视是自上而下的近距离监督172
三、巡视是以对权力运行为核心的综合性监督173
四、巡视是重在发现问题的预防性监督173
五、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方式的区别174
第13章 巡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76
第一节 指导思想176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176
二、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章 程》和其他有关党内法规为依据177
第二节 基本原则179
一、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179
二、坚持依法依纪开展巡视工作180
三、坚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181
四、坚持监督制约与保护支持相结合182
五、坚持实事求是182
六、坚持密切联系群众182
第14章 巡视的职责定位、职能和主要任务184
第一节 职责定位184
一、巡视主体是“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184
二、巡视监督的对象是“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185
第二节 把握巡视职责定位的注意事项186
一、须注意两个问题186
二、应遵循两项原则187
第三节 巡视职能189
一、警示教育189
二、推进廉政建设189
三、督导执政效能190
四、考察举荐干部190
第四节 主要任务191
一、主要任务191
二、对巡视工作主要任务的理解192
第15章 巡视职责的履行193
第一节 巡视机构设置193
一、巡视机构设置的制度依据193
二、巡视机构的具体设置193
三、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94
四、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94
第二节 巡视工作程序195
第三节 巡视方式方法196
第四节 巡视重点突出“一把手”198
第五节 巡视工作人员的管理201
一、巡视工作人员基本条件201
二、巡视工作人员选拔方法202
三、巡视工作人员纪律要求202
第16章 巡视工作总体评价204
第一节 巡视工作成果综述204
一、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204
二、巡视工作制度体系逐步完善205
三、巡视监督的覆盖面逐步拓宽206
四、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206
第二节 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部巡视工作开展卓有成效209
一、开展内部巡视是强化内部监督、适应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209
二、巡视工作始终与业务经营管理紧密结合210
三、巡视方式灵活多样,部分措施具有开创性210
第三节 巡视制度的综合评价211
一、树立了较强的权威性211
二、具有整合监督资源的优势211
三、能够较好地保障监督的有效性212
四、巡视成果具有延展性213
第17章 巡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14
第一节 加强巡视制度建设研究的意义、原则214
一、坚持结合实际、适应需求的原则214
二、坚持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的原则214
三、坚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的原则215
四、坚持科学谋划、制度先行的原则215
第二节 完善和改进巡视工作的主要措施215
一、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巡视重点216
二、注重总结分析,改进程序方法219
三、完善制度办法,构建长效机制222
第三节 确保巡视成果运用取得实效223
一、“四个突出”做好巡视意见反馈工作224
二、认真做好巡视发现问题转办移送工作226
三、督促做好反馈意见落实工作227
第四节 持续加强专业化巡视队伍建设228
一、健全巡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228
二、提高巡视工作人员三种能力229
三、完善责任追究和保障制度233
第18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的新发展234
第一节 巡视工作重点的变化234
一、巡视重点更明确,巡视对象更广泛234
二、强化巡视“反腐”职能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237
三、强化巡视“反腐”职能的具体途径和措施238
第二节 巡视方式的变化239
一、更加突出“密切联系群众”239
二、坚持贯彻好群众路线是开展好巡视工作的必然要求239
第三节 巡视工作机制的变化241
一、巡视实行“三个不固定”241
二、巡视工作流程更加完善242
附录245
建立巡视制度 保障健康发展——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建立巡视制度的探索与思考245
后记251
参考书目253
参考文献255
热门推荐
- 1662500.html
- 2599733.html
- 3376930.html
- 1085675.html
- 3589226.html
- 352104.html
- 822163.html
- 2346181.html
- 497065.html
- 2535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7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8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8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3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2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5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3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0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8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