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传世家训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传世家训 下
  • 徐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店
  • ISBN:780663919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05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传世家训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二章 纪昀家训387

寄弟秀岚一387

寄弟秀岚二388

寄弟秀岚三389

寄弟秀岚四390

寄从弟次良391

训次儿392

寄族侄贻孙393

训大儿394

寄族侄起凡394

训三儿395

寄琳妹396

寄族兄次辰397

禀胞叔仪南398

寄内子399

寄从兄旭升一400

寄从兄旭升二401

寄族弟次良一401

寄族弟次良二403

禀母404

寄晰姊405

禀仪南叔406

三寄内子407

第十三章 汪辉祖家训410

读书以有用为贵410

读书求于己有益410

须学为端人411

作文字不可有名士气411

文字勿涉刺诽412

《双节堂庸训·应世》论处世三十则412

《双节堂庸训·蕃后》论处世十六则422

嫁娶之事428

疾病宜速治429

第十四章 曾国藩家训430

第一节 立志修身431

人生惟有恒是第一美德431

人生有难耐之处时,忍字当头432

勤思善问,日有所进433

不宜显露锋芒435

处乱世要以戒奢侈为首436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437

学识一般,断难成功437

吾平生吃四大堑,不敢自诩有本领438

做人行事以除傲字为重439

做任何事都应有始有终440

力除傲气,乃有进步442

迁善改过,修德读书443

大器晚成,不必忧虑444

做人要自抑、内敛446

乐极生悲,物极必反447

自修之道,莫过于养心448

有恒、有志、有见识451

力戒牢骚452

进德修业二者不可或缺453

时刻谨记“劳”“谦”“廉”454

开口议人短长是极骄极傲的表现455

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455

俭而奢易,喜而俭难456

莫贪大方与豪爽457

惟勤俭二字能持久458

以勤苦为本,谦逊为人459

求精不求阔,脚踏实地460

能勤能敬,使人有智461

望两弟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462

傲惰两字败人463

将浮躁处大加收敛464

头脑清醒,不求功名465

只有名实相符的功名方可长久466

立身之道在于求强的时机467

有恒则事事能成,无恒则一事无成468

戒骄满469

大处让人,乃是真谦、真厚470

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471

在“忍气”二字上加倍用功472

在外以谦谨二字为重473

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473

立德 立功 立言474

家中不可染上骄逸二字475

志大才疏,有心无力,无可为476

规模远大,综理密微478

为人处世要常怀愧意479

刚柔并济,柔中显刚480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481

迁善改过,修德读书482

虽处顺境,每多抑郁482

大名之名不可强求483

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也484

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力戒钱多骄奢485

凡事皆当存谨慎俭朴之见486

戒骄奢淫逸四字487

切忌骄傲之气488

勤则兴,惰则败488

不近情理之言,决不必信490

苟能立志,何事不可为?491

凡事皆注重“专”字诀492

做好人第一要讲道义493

光明豁达,有识有趣495

我很器重有才之人496

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497

第二节 处世交友499

人败,离不开“逸”字499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500

字要当日临习,不可间断502

焦躁则心绪不佳502

兵将未齐,不能往救503

谢弟友爱关切之情504

善为调处,不失孝友之家风505

不可多求人507

宁愿别人占我便宜,不可我占人的便宜509

付银千两至家,以四百两馈赠戚族511

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512

应牢记“悔”字“硬”字诀512

训练兵勇必须常讲常辩513

与人分名则长福之道515

尽心做事,不考虑成败516

常存敬畏之心518

威严、大度之人可以为师519

吾家正盛,多救济孤儿寡母521

求父亲为楚善叔谋一安居526

在挫折面前切不可一蹶不振528

凡办公事,须深谋远虑528

考妣改葬事不可缓530

孙福屡望附案一保531

携归书籍望妥慎清理532

各勉其所长,各戒其所短533

心平气和最重要534

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535

教官最为清苦,我家不可不体谅536

不能与骄奢作威的人结亲537

袁漱六弃世539

处世应能立能达,不怨不尤539

以爱民为第一要义541

尽心做事勤俭节约542

择友须择志向远大者543

与人交往,要注意自己不足之处544

接管前门内教贫户子弟之义塾545

在京同乡穷苦无依,接在家中居住546

拟聘罗研生教子侄546

父亲切莫干预公事548

从“畏慎”二字中培养刚毅之气548

对待父母官要若即若离549

与衙门有关的事最好不要过问549

救济危难时一无所有的人550

救济贫困的人不可不做550

吾自入官即思置义田,赡救贫民552

有人告官,我家不必参与553

处世遵循与人为善的原则554

不能与人融洽相处,很难成事554

常常静坐,不可日日外出555

王开炳在此将重用之556

粮弹均切望量入为出557

近世保人亦有多少为难处558

不求熟记,但求经过一番559

唐鹤九所寄挽联极佳560

讲师要把勤奋专心放在首位561

谨慎身边最熟悉的人562

送礼不宜过厚563

第三节 识人用人564

脚踏实地是用人之本564

广选贤能,谨慎交友565

养才比用才更重要566

心平气和,以近天体566

区分“平日至友”与“患难之友”568

选将三要:坚忍、言明、不贪569

主仆分虽严明而情贵周通571

少指责别人是为人根本574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575

鲍军初九初十日大胜576

要请严格而又有恒心的人为师577

希庵论事稳妥可与多商578

学习办大事而不露声色的人578

德才兼备可委重任580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581

善于藏而不露581

鲍军必须援救南岸582

天下虽乱法律不可全废582

新勇能打悍敌为慰583

李秀成现不知窜何处584

调鲍军援江西584

弟围安庆事关剥复之机585

任用曾纪仁587

诸弟不适合练团带勇588

勉勤俭耕读589

第四节 治家方略591

以奢为尚,败家气象591

祖父丧事,不收礼金593

祖父母寿具必须年年加漆594

我居乡守旧样,不参半点官宦气习596

教子侄当引入正大一路597

家,方是安身立命之所598

订八好六恼之家规599

优秀的家规才能维系家庭的长久599

嫁女当孝顺公婆600

吾夫妇要劳苦谨慎,以为各房之榜样601

改葬先人,不可存一丝求富贵之念602

欣慰家中妇女纺绩,子侄勤学602

八字家训603

望家中勿买田,略积钱,以备急需604

祖母葬后,风水大好,万万不可改葬605

嫁女号泣,奠礼三献,丧事用乐,皆俗礼之失607

借钱四十千,付至家用608

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609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610

严教子侄勤敬和611

勿忘先世之勤俭611

家务之事,大房唱,四房和,家风自厚612

唯有孝顺、友爱才能使家庭祥和613

兄弟间要勤慎谦和,雍睦习劳614

吉凶同处,忧喜交加614

大官人家买田,造屋是可愧恨之事615

世家子弟染富贵习气,难成大器616

第五节 求取胜道616

成功,先学会战胜绝境617

爱发牢骚之人,气量都很小617

抓住时机,稳扎稳打619

时刻想到成功之难620

进退开合,变化不测621

家中四宅眷口平安622

切不可凡事不恒,屡责不改623

脚踏实地,持身守家625

看准目标,将局面扩大626

心无杂念,一心向志627

求人不如求己628

精神愈用愈出,智慧愈苦愈明628

受挫辱之时,定要咬牙励志630

决不可无强毅之气631

切忌模仿大家口吻,耻笑别人633

每天都有进步,才能迈向成功634

拒绝懒惰、不思进取636

常冥心于无用638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639

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640

危难之时,只有靠自己641

谨慎对待自己的名望642

不求速不求全也643

凡办大事,不要因一处而影响全局643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大事644

愈挫愈勇,愈挫愈强646

细心做事648

早起、有恒、持重650

以诚相待,同心协力651

欲速不达,稳中求胜652

总以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653

第六节 从政为官654

“耐劳忍气”是我为官之道654

兢兢业业,杜绝滋长自以为是655

向来不给地方官送礼657

为官妙在浑不识世态657

随时做好归乡的打算660

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661

尽应尽之职,办应办之事662

时时都有颠覆坠落的顾虑663

不必爱刁民不必敬劣绅663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665

做官为发财是一种耻辱667

为官第一要义:耐烦669

做大官之人,时刻保留危机感671

不居大位享大名672

以民为本,惩除贪官污吏673

力除官气,严裁浮费674

为官一日,处风波一时675

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打官司676

不可轻易出头露面干涉公事677

谨慎对待饷盐招商章程678

推减权欲,晚年好收场679

长傲、多言是官场之大忌680

弟任富省之督抚,款项当谨慎节俭681

以劳苦为第一要义682

处处为百姓提供方便683

在旺盛时做好衰落的打算684

皖南设粥厅救济饥民685

功成身退,见好就收,善于退隐,愈急愈好686

第七节 治军统兵686

治军须脚踏实地687

不能以仁慈误了大事688

援吉之行不得遽变688

望将外壕赶紧修好689

令鲍军由太湖等处上行690

建德敌已分支犯鄱阳690

望修垒壕以资固守691

以杀人为事,实在心寒692

沅弟克复金陵,功在社稷693

目前安庆兵力决不能分散694

天下事当局则迷694

围城之法扎营不宜太近695

军中戒惰漫喧杂之象695

到吉安后宜守不宜攻698

弟兵力嫌单请成营往助699

望坚后壕守而不战700

宜速来助我701

扎营不宜离城太近701

望率所部来瑞与温并军703

告处置敌尸之方704

请鲍成两军进扎高桥岭705

沅弟现围菱湖敌垒705

制胜之道,在人而不在器706

将才应具备的四大特点706

进兵须由自己做主708

胡军扎石牌不动710

敌若来犯责竹庄等守之710

法国不服天津之事,前来挑战711

待投诚者,两点从宽,两点从严712

不能在毫无准备之下匆匆开战713

复奏兵力太单难以入蜀713

目前不克抽拔数营赴吉714

带兵应以杀敌为志715

此时以围攻安庆为要715

以火蛋打击簰上之贼必有效716

望往鲍营察其军情716

在军中决不稍肥私橐717

须下令将降敌速遣开718

拟率部进剿崇安719

第八节 读书习文720

学问无穷尽,成功需永恒720

日日自省、时时自制,日后必是有用之才722

学作文应循序渐进723

学书法须从赵法入门724

读书要专一耐久725

立志要有包容万民万物的气量726

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728

写字作文宜模仿古人间架730

坚持看、读、写、作“四法”731

切不可浪费光阴732

学诗不可读选本732

志向要比名次重要得多733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靠专心致志735

两弟考运不好,不必挂怀,要力求业精739

读书能培养超群离俗的情趣740

陶诗使人胸襟广大,寄托遥深741

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742

诗文若非迥绝群伦不足以当大家之目743

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744

诗文应从短处苦下工夫745

作文应效法古人之“珠圆玉润”746

读书应注意广泛涉猎746

读《汉书》之道747

每日必看史温经,不必急于赴试748

学习久了,自然能从中获得益处749

无恒心者,难成大事753

文章贵在气势754

看书一定要加以选择755

打通困难,便是好汉756

读书是世家的招牌,是礼义的旗帜757

学诗须讲究声调,学字须讲求墨色758

第九节 养生保健759

须心平气和760

起早是长寿金丹761

要起早,要勤洗脚761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养生之道762

切忌恼怒,以养肝疾764

病以自养自医为主,不靠药力挽救764

南人体虚者,入京多患胁气疼痛765

陶冶性情,一生都受用不尽766

每日饭后走数千步767

养生之本为养心768

养生与力学缺一不可769

家传养生事769

服补药太多会致疾771

养生家惟恐出汗771

用心太过会导致失眠773

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774

告养生五事774

透悟人生是最好一剂药方775

补药并不能养老776

第十五章 李鸿章家训778

第一节 致兄弟779

阅读经典研寻义理779

练书法应博采众长779

不必多写 只须有恒779

读书日久 自然受益780

诫弟自强自立780

修学不外乎是一个“恒”字781

术业有专攻781

练书应探寻本原782

知恩图报周济亲族784

做文章应讲究含蓄雍容785

劝弟勿将功名存于心785

凡事须经磨难方能成功786

养生之术,不可不谈786

第二节 谕子侄788

读书作文宜从记叙文开始788

读文章须一气读完789

求学须有恒心 适时学西文790

民族须振兴 落后必挨打790

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792

身病,志气不少衰793

第十六章 张之洞家训795

立身处世当以忠孝为先795

刻苦求学 勿沾恶习797

求学当以节俭为第一要义799

旧学为体 新学为用801

第十七章 严复家训803

料理旧学,勿任抛荒803

诫子旅游要具备历史、地理知识8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