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空间、尺度与系统 中国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的地理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空间、尺度与系统 中国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的地理学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吴殿廷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6726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空间、尺度与系统 中国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的地理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十二五”海陆统筹上升为国家战略1

二、从政治地理形势看海陆统筹的必要性1

三、从经济地理格局看海陆统筹的紧迫性2

第二节 研究意义5

一、理论意义5

二、现实意义5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进展7

一、理论基础研究7

二、海陆要素关联及机制研究13

三、组织协调机制研究——海洋/海岸带规划、管理15

四、相关理念及其实践研究——从海陆一体化到海陆统筹19

五、研究述评21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22

一、研究内容22

二、研究方法22

三、技术路线23

第二章 海陆统筹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24

第一节 海陆统筹的基本概念24

一、海陆统筹的内涵界定24

二、海陆统筹的定义25

第二节 人地关系和人海关系理论26

一、人地关系及其发展26

二、人海关系27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30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30

二、循环经济理论与模式33

第四节 系统科学与统筹协调论37

一、系统科学理论37

二、科学发展理论38

三、“五个统筹”38

第五节 海陆统筹的地理学分析框架41

一、海陆统筹的核心内容——海陆复杂区域子系统的协调41

二、基于规模尺度转换的海陆统筹战略模式选择46

三、在全球尺度,海陆统筹的战略重点更多在制度和文化层面48

四、在国家尺度,海陆统筹的战略重点在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层面48

五、区域尺度和地方尺度海陆统筹战略48

第三章 权力与控制力的博弈——全球尺度的海陆统筹50

第一节 作为权力与控制力载体空间的海洋50

一、生存空间与陆地国土50

二、海洋国土与控制权51

第二节 海洋领土争端的应对机制——基于尺度政治的统筹思路52

一、我国当前主要海洋权益争端52

二、尺度政治的解决机制——南海问题案例52

第三节 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保障机制——基于风险规避的统筹思路63

一、我国石油供给安全问题64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65

三、不同情形下的计算结果分析67

四、小结与启示75

第四节 设立和建设三沙市的海陆统筹方略75

一、设立三沙市的意义75

二、三沙市开发建设构想77

第四章 要素的时空组织——全国尺度的海陆统筹82

第一节 理论基础82

一、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82

二、系统要素的统筹协调83

第二节 要素的空间组织——全国港口—腹地联系演变及优化84

一、港口—腹地联系的理论基础84

二、港口—腹地联系的空间模式84

三、研究方法85

四、计算结果分析92

五、对策探讨93

第三节 海陆经济的融合互动发展94

一、海陆资源的统筹开发——以环渤海地区水资源开发为例94

二、海陆经济耦合协调96

三、海洋产业拉动效应及关联效应101

第四节 系统的集成——海陆系统要素的互动109

一、海陆经济—社会系统互动效应109

二、海陆经济—环境系统113

第五章 产业空间的整合——区域尺度的海陆统筹121

第一节 区域尺度海陆统筹的理论基础121

一、沿海区域实施海陆统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21

二、沿海地区海陆统筹总体方略122

三、沿海地区海陆统筹实施对策122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125

一、“O+L-”区域——山东省案例125

二、“O-L+”区域——江苏省案例128

三、“O+L+”区域——浙江省案例131

四、“O-L-”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案例135

第六章 互动关系的选择——地方尺度的海陆统筹139

第一节 理论基础139

一、作为地方空间的海洋139

二、尺度与尺度重组——全球化时代地方对海洋的重新解读139

第二节 地方的选择——天津滨海新区的演变与启示140

一、历史沿革——地方与海洋关系的互动140

二、尺度重组——天津滨海新区的演化路径150

第三节 小结与启示159

一、区域发展的大环境是决定地方发展定位的重要条件160

二、海陆位置是决定天津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160

三、依托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推进天津又好又快发展160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161

第一节 主要结论161

一、海陆统筹要从地域系统的角度进行尺度转换和分解落实161

二、海陆统筹实质上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在涉海领域的具体应用161

三、海陆统筹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内涵162

第二节 创新和不足162

一、主要创新和突破162

二、不足和遗憾163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163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163

二、长江经济带建设166

三、“一带一路”建设168

四、钓鱼岛和南海诸岛争端的应对策略170

图片来源174

表格来源177

后记1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