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 运行与制度创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 运行与制度创新
  • 王秀芳,王建忠,王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956738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 运行与制度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

2.国内外研究述评4

3.研究的基本思路7

4.研究框架7

5.主要观点8

6.概念界定11

(1)农业科技企业11

(2)农业科技风险投资11

(3)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机构12

(4)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12

7.本书的创新之处14

第1章 农业产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理论阐述16

1.1 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创新16

1.1.1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16

1.1.2 农业产业与科技创新21

1.1.3 世界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24

1.2 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28

1.2.1 农业科技与金融的关系28

1.2.2 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30

1.3 农业科技创新与风险投资36

1.3.1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36

1.3.2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引入风险投资37

1.3.3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特征38

1.4 农业产业周期不同节点的科技特征与资金需求40

1.4.1 农业产业周期与工业产业周期的一般差异40

1.4.2 农业产业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特征与融资需求41

1.4.3 农业产业成长期的科技特征与融资需求41

1.4.4 农业产业成熟期的科技特征与金融需求43

1.4.5 农业产业衰退期(更新换代期)的科技特征与融资需求44

1.4.6 农业产业周期与科技特征、金融服务结合示意图45

1.5 农业产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本质46

1.5.1 农业产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本质是农业科技金融46

1.5.2 农业科技金融服务方式48

第2章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实践56

2.1 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历程57

2.1.1 起步阶段(1996—1998年)57

2.1.2 缓慢发展阶段(1999—2005年)58

2.1.3 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2年)65

2.1.4 调整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75

2.2 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的基本特征86

2.2.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86

2.2.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阶段主要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86

2.2.3 风险投资追逐具有一定科技特征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项目88

2.2.4 风险资本选择投资对象时非常重视企业家的素质与能力90

2.2.5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客体规模化90

2.2.6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不断增多92

2.3 本章小结99

第3章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100

3.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分类100

3.1.1 依风险投资公司参与投资的方式不同来划分100

3.1.2 依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不同来划分101

3.1.3 依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带动机制不同来划分102

3.1.4 依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主体不同来划分103

3.2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106

3.2.1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概况与作用107

3.2.2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113

3.2.3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117

3.2.4 “政府+高校或科研院所+风险投资”发展模式126

3.2.5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国企主导127

3.2.6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特点130

3.2.7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主要问题131

3.3 市场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133

3.3.1 市场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概况与作用133

3.3.2 市场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外企主导型134

3.3.3 市场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民企主导146

3.3.4 市场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中介平台促动型150

3.3.5 市场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特点159

3.3.6 市场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161

3.4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未来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164

3.4.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目标模式164

3.4.2 构建目标模式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与政策保障166

3.5 本章小结168

第4章 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思考170

4.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70

4.1.1 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170

4.1.2 外部运行环境亟待改善172

4.1.3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区域差距很大173

4.2 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174

4.2.1 我国农业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174

4.2.2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基础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特征176

4.2.3 农业科技企业成长性不强,早期投资市场价值相对较低176

4.2.4 部分投资机构缺乏对农业产业投资的深刻理解,存在着投机心理178

4.2.5 缺乏专业化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服务组织179

4.2.6 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重视程度不够179

4.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宏观环境181

4.3.1 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181

4.3.2 改造传统农业并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189

4.3.3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农业与现代金融的结合更加紧密190

4.3.4 农村经济规模化、农业资本化将会创造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新方式190

4.3.5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金融化提供了基础条件192

4.3.6 养老基金、商业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投资者即将进入风险投资领域193

4.4 大力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微观基础194

4.4.1 农业科技企业获得培育194

4.4.2 农业科技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195

4.4.3 创业板市场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退出197

4.4.4 懂投资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已经形成198

4.4.5 大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亟待创新转化机制199

4.5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未来发展趋势200

4.5.1 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推动我国农业领域成为风险资本投资的重要价值高地200

4.5.2 未来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投资重点在农业科技、有机农业、品牌农业201

4.5.3 未来投资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完善商业运营模式202

4.5.4 未来投资重点将会转向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203

4.6 本章小结204

第5章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区域差距与比较——以推动河北省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为视角205

5.1 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现实研判206

5.1.1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案例数量较少206

5.1.2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行业分布狭窄207

5.1.3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地域分布集中208

5.1.4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外币投资规模相对较大209

5.1.5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退出案例少210

5.2 河北省与华东五省区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差距表现211

5.2.1 总体发展水平:起步早,案例少,规模小,发展缓慢211

5.2.2 二级行业领域投资分布狭窄213

5.2.3 涉农风险投资公司机构发展水平:公司数量少、资本规模小214

5.3 河北省与华东五省区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差异215

5.3.1 政策环境差异215

5.3.2 风险投资发展水平差异219

5.3.3 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差异222

5.3.4 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水平差异223

5.3.5 农业科技企业引入风险资本意愿差异225

5.4 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意愿调查与分析226

5.4.1 农业科技企业引入风险投资意愿调查226

5.4.2 农业科技企业引入风险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229

5.5 风险投资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投资的影响因素模糊综合评价237

5.5.1 指标层次结构的构建237

5.5.2 模型选择和变量说明238

5.5.3 实证结果分析242

5.6 制约河北省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的深层次矛盾244

5.6.1 正式制度的缺失245

5.6.2 非正式制度建设严重落后248

5.7 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优势与有利条件249

5.7.1 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良好政策环境249

5.7.2 京津冀三地拥有一流的风投机构、人才、资金、服务及退出渠道250

5.7.3 河北省自身农业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农业科技成果丰富250

5.8 结论及发展建议251

5.8.1 结论251

5.8.2 发展建议252

5.9 本章小结254

第6章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内部运行机制255

6.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256

6.1.1 国外研究现状256

6.1.2 国内研究现状257

6.1.3 简要评述258

6.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资金筹集259

6.2.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260

6.2.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筹集中存在的问题273

6.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投资276

6.3.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投资特征276

6.3.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投资中存在的问题277

6.3.3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项目筛选评价指标体系279

6.4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管理283

6.4.1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参与管理的过程284

6.4.2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参与管理的方式285

6.4.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参与管理的内容286

6.4.4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88

6.5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退出288

6.5.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288

6.5.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退出存在的问题290

6.6 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内部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293

6.6.1 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293

6.6.2 完善风险投资机构内部管理295

6.7 本章小结297

第7章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与运行298

7.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299

7.1.1 国外研究现状299

7.1.2 国内研究现状300

7.1.3 简要评述304

7.2 我国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及其发展实践305

7.2.1 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情况305

7.2.2 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区别306

7.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309

7.2.4 国内几个典型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模式311

7.3 设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现实依据313

7.3.1 设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必要性313

7.3.2 设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可行性317

7.4 设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理论基础320

7.4.1 农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关系理论320

7.4.2 外部性理论321

7.4.3 市场失灵理论321

7.4.4 经济增长、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理论322

7.5 国外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模式分析323

7.5.1 参股运作模式——以色列、澳大利亚、中国台湾323

7.5.2 融资担保模式——美国326

7.5.3 复合运作模式——英国、芬兰327

7.5.4 经验总结328

7.6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模式构建330

7.6.1 明确出资主体330

7.6.2 明确支持对象331

7.6.3 出资方式与组织管理331

7.6.4 引导基金退出332

7.7 结论和对策建议333

7.7.1 结论333

7.7.2 对策建议334

7.8 本章小结336

第8章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服务组织建设337

8.1 国内外研究现状338

8.1.1 国外研究现状338

8.1.2 国内研究现状339

8.1.3 简要评述340

8.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340

8.2.1 一般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340

8.2.2 非专业化的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中介服务组织342

8.2.3 专业化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服务组织345

8.2.4 创新型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中介服务平台349

8.3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模式359

8.3.1 非营利性中介服务机构的中介服务模式359

8.3.2 营利性中介服务机构的中介服务模式361

8.4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产品361

8.4.1 投融资服务361

8.4.2 咨询服务362

8.4.3 担保督导服务362

8.4.4 评估服务362

8.4.5 综合性服务363

8.4.6 增值服务363

8.5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64

8.5.1 缺少专门服务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364

8.5.2 组织形式分散,缺乏行业自律机构365

8.5.3 服务内容不能满足需要,缺乏专业化的对接平台365

8.5.4 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366

8.5.5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技术专家与投资专家从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366

8.6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367

8.6.1 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367

8.6.2 政策引导力度不够368

8.6.3 信息非公开化,缺乏高效的信息平台368

8.6.4 人才结构不合理369

8.7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服务创新案例分析369

8.7.1 科技部组织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活动369

8.7.2 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组织的科技活动373

8.7.3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金融中介服务平台377

8.8 未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运行机制382

8.8.1 设立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或公司)382

8.8.2 以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为核心,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385

8.8.3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中心(或公司)的运行386

8.9 本章小结388

第9章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制度保障390

9.1 国内外研究综述391

9.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制度供给、需求与演变392

9.2.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制度供给392

9.2.2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制度需求393

9.2.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制度的演变396

9.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行业自身制度的缺失与约束400

9.3.1 有关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法律法规的缺失400

9.3.2 风险投资运行中资本筹集制度约束401

9.3.3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不完善403

9.3.4 政府过度干预制约了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403

9.4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相关制度建设严重滞后404

9.4.1 缺少针对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制度404

9.4.2 缺乏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的制度设计405

9.4.3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制度建设滞后405

9.4.4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不健全,制约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退出407

9.5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制度建设实践经验409

9.5.1 美国政府介入风险投资的主要形式410

9.5.2 西欧各国政府对风险投资的介入411

9.5.3 日本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的政府介入414

9.5.4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实践的启示415

9.6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制度改进417

9.6.1 加快风险投资立法,提升法律层次,增加涉农风险投资保护性条款417

9.6.2 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419

9.6.3 制定鼓励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420

9.6.4 设立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420

9.6.5 设立专门的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专业化中介服务组织421

9.6.6 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政府采购制度422

9.7 本章小结422

主要参考文献424

后记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