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
  • 曹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549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197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农业生产-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1

二 何谓“现代化”5

三 现代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8

四 农业:从传统到现代13

五 分工与整合——纵向视野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17

六 功能与系统——横向视野的多功能性现代农业21

七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生产组织的现代化25

八 本书的基本内容与框架28

九 本书的创新和今后的研究方向33

第二章 本书基本分析框架:自由与组织41

一 何谓自由41

二“自由地实现自由”——自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48

三 谁给我自由——“自由地实现自由”的再思考52

四 何谓组织54

五 组织最本质的功能:拓展实现个人自由的空间56

六 组织的异化:组织对个人自由的束缚、限制与禁锢62

七 组织(企业)是以自由为代价换取安全吗——对奈特理论的反思65

八 劳动与资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同质的生产要素吗——新古典企业理论批判68

九 企业就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吗——新制度主义企业契约理论批判70

十 个人自由在企业(组织)中的权重72

十一 从物质资本到人力资本——组织(企业)中人的价值的提升74

十二从“唯所有者权益”到“所有相关利益者权益”——企业(组织)的利益共享与普惠机制76

十三 自由人联合体——既是理想,也是实践78

十四 本章结论81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组织变迁的历史脉络与内在逻辑——基于农民自由视野的解读85

一 人民公社体制:以广大农民自主经营权、自由选择权为代价换来的基本生存权的集体安全保障85

二 自由是效率的源泉:人民公社解体的深层次原因90

三 给农民自由选择的自由:人民公社解体的外部环境和条件99

四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本质意义:农民“自由地实现自由”的制度前提102

五 土地承包权:基于农民自由视野的解读104

六 均分承包:农民基本生存权集体保障功能的继承与延续111

七“公权力”:对农民土地承包“私权利”的主要威胁115

八 土地均分承包制的内在矛盾——来自农村人口动态变化的挑战120

九 劳动自由:农民“自由地实现自由”的关键性权利125

十 劳动自由:自愿合作与多样化组织形式的基础与前提131

十一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束缚农民自由的历史积淀与制度安排133

十二 面对市场的机遇与困惑:“市场化小农”实现“实质性自由”的外部环境138

十三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的三重博弈:“市场化小农”对政策环境的参与和政策互动145

十四 当代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未来趋势:进一步拓宽农民“自由地实现自由”的制度空间,提升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的“可行能力”149

第四章 多元共生: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的基本构架154

一 何谓“共生”154

二 共生、和谐、包容性发展与“自由地实现自由”157

三 多元共生:当代中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基本构架159

四 分中求合、私中求公——来自浙江温州的案例163

五 公中容私、公私共存——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案例171

六 流通带生产、大中小组织共生——来自“农超对接”的案例178

七 农户主体、多方参与、组织共生、共同赢利——来自乡村旅游的案例186

八 互利则共生,损人亦损己——广东新兴县“三温一古”的不同命运195

九 带农兴镇、“三化”同步发展——湖北监利的“福娃模式”198

十 林水结合,各得其利——来自湖北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案例203

十一 村民主体、多方参与、社区共管——来自云南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的案例212

十二 本章结论:多元共生的组织构架为农民“自由地实现自由”提供了具有广泛包容性的制度空间217

第五章 改造小农: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关键220

一 如何定义和认识“小农”220

二此“小农”非彼“小农”——“现代小农制”绝非“传统小农制”224

三 改造小农=消灭小农:集体化的改造小农路径227

四 现代小农制:市场化的“改造小农”路径229

五 当代中国小农市场化的定量分析231

六 大幅度减少农民:市场化改造小农的必要前提244

七 土地流转: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小农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渐进之路248

八 工厂化农业:一条“激进”但须慎之又慎的“改造小农”之路254

九 市场化改造小农的一条可行途径:农业生产环节的专业化与农业生产环节的规模化经营261

十 在农户经济基础上能否推进农业机械化266

十一 在农户经济基础上农业技术如何推广280

十二 现代农业,谁来种地——改造小农的根本大计是培育新型农民288

十三 本章结论:“改造小农”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小农实现“实质性自由”的“可行能力”292

第六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谁组织?组织谁?295

一 市场化小农是否需要合作经济组织295

二 现实的困惑:合作社为什么“缺乏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99

三 农民合作“企业家”:十分稀缺的组织资源301

四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成本与运行成本:与私人企业的比较305

五 政策性收益:政府支持的必要性306

六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国际标准”与“本土特色”310

七 政府“组织者”:中国国情的“路径依赖”313

八 政府主导合作的边界:不可侵犯农民的自由选择权318

九“能人”“组织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非单纯的“弱者联合”321

十 私营企业家——合作社组织者:角色定位与角色转换327

十一 龙头企业组织与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国经验 还是合作社的变异329

十二 组织谁 ——专业化农户,还是贫困农户337

十三 农民合作是否只有加入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种形式339

十四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升“实质性自由”的 “可行能力”提供一个可自由选择的组织模式342

第七章 网络化: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发展重点与战略导向345

一 何谓“网络”345

二 现代化网络:现代物质性网络与社会性网络的相互依存与交融348

三 市场网络、人际网络及二者的比较351

四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内部关系网络357

五 现代化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化组织群360

六“网络组织”理论——对传统企业理论的挑战362

七 他山之石:现代化网络、网络化组织群与“现代小农制”367

八 信息化引领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从“多元化”走向“网络化”372

九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网络缺失与不完善的具体表现377

十 多元化经济组织为何难以形成“网络化组织群”390

十一“主导”与“合力”:构建与完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网络的两大基点394

十二 构建与完善深层次信任机制:中国农业、农村“网络化组织群”建设的社会基础工程400

十三 单一化—多元化—网络化: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展的轨迹404

参考文献407

索引422

后记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