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影像史 第8卷 1945-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影像史 第8卷 1945-1949
  • 韩丛耀,赵迎新主编;范文霈,杨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 ISBN:978751790155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摄影史-中国-1945~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影像史 第8卷 1945-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3

主编的话7

导论17

第一章 1945-1949年的社会文化背景23

第一节 大陆行政环境概述24

一、政治与军事环境24

二、经济与社会生活31

三、美苏与国共的关系34

第二节 解放区的社会文化现状38

一、解放区的文艺创作38

二、解放区的文化出版44

三、其他民间文化活动45

第三节 国统区的社会文化现状47

一、国统区的文艺创作47

二、国统区的文化出版50

三、民间文化市场52

小结55

第二章 1945-1949年影像文化总貌57

第一节 境外影像文化的渗入与影响59

一、东洋映画59

二、西洋镜与好莱坞的风景60

三、赤色风暴64

第二节 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与影像文化68

一、银幕上的“影”与舞台上的“戏”68

二、台下的戏子与城头的同志71

三、建筑新的中国73

第三节 媒介性影像传播77

一、画报画刊77

二、摄影展80

三、教育电影81

第四节 娱乐性图景记录85

一、末日狂欢85

二、漫画里的民间印象87

三、传奇的人、传神的戏89

小结92

第三章 1945-1949年影像产制环境93

第一节 影像产制的前沿94

一、照相设备与感光材料的发展94

二、暗房冲印技术的发展96

三、摄影艺术思想98

第二节 中国的影像产制条件100

一、民间照相业基础100

二、摄影器材条件102

三、印制技术条件105

第三节 影像创作的基本队伍108

一、国统区的影像创作队伍108

二、解放区的影像创作队伍110

三、创作人员的创作概述110

小结123

第四章 1945-1949年影像的构成性特点125

第一节 影像题材选择126

一、艺术摄影127

二、新闻摄影131

三、纪实性摄影138

第二节 影像体裁概述141

一、单幅影像创作141

二、专题摄影创作147

三、影展构成性特征152

第三节 影像主体构成154

一、物像的选择154

二、形象的确立156

三、主体的形成158

小结160

第五章 1945-1949年影像传播特征161

第一节 影像的传播方式162

一、印刷出版162

二、摄影作品展览170

三、幻灯放映172

第二节 摄影人才培养173

一、设置专门摄影机构173

二、组建摄影培训班与摄影团体177

三、出版摄影图书180

第三节 影像的传播功能183

一、史证功能183

二、舆情导向功能191

三、艺术欣赏功能194

小结198

第六章 1945-1949年影像人物199

第一节 影像出版人物200

一、解放区的影像人物200

二、1国统区的影像人物208

第二节 战地摄影记者211

一、抗战初期的摄影工作211

二、抗战时期的战地摄影记者212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地摄影记者214

第三节 社会新闻摄影记者221

一、解放区的知名摄影记者221

二、国统区的知名摄影记者224

三、布列松的在华创作227

小结232

第七章 1945-1949年电影概述233

第一节 影像趣味的分野234

一、史诗片234

二、新市民电影238

三、文人电影242

第二节 作品与编导244

一、平民史诗——《一江春水向东流》244

二、市民电影的新突破——《太太万岁》247

三、费穆与《小城之春》251

第三节 场域与受众254

一、官营电影及其在国统区的放映254

二、民营电影在上海、南京、北平258

第四节 影响与意义260

一、现实主义主题的承接260

二、超类型、跨类型的发展261

三、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列262

小结263

第八章 1945-1949年影像选萃265

第九章 结束语295

第一节 影像创作风格296

一、影像的艺术风格296

二、影像的构成风格299

三、影像的文化风格304

第二节 影像受众分析306

一、猎奇于影像306

二、认知于影像307

三、审美于影像308

第三节 中国影像艺术发展趋势312

一、奠定影像社会基础312

二、形成艺术摄影雏形313

三、促进地理风情摄影315

小结316

参考文献317

一、著作318

二、论文320

后记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