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预期、利率期限结构与间接货币政策转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市场预期、利率期限结构与间接货币政策转型
  • 李宏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2515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货币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市场预期、利率期限结构与间接货币政策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预期理论与货币政策1

一、预期理论发展简述1

二、理性预期理论与货币政策4

第二节 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6

一、利率期限结构及其货币政策含义6

二、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和远期利率预测作用7

三、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通货膨胀率变动的预测作用8

四、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等实体经济的预测作用9

五、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计量模型的发展10

第三节 利率期限结构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应用的背景12

一、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变迁13

二、全球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14

第四节 我国货币政策转型与债券市场的发展18

一、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的中国货币政策18

二、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20

第五节 中债收益率曲线25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安排28

第二章 利率期限结构的远期利率预测作用——经期限溢价修正的预期假说检验3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31

第二节 对远期利率与未来即期利率关系的初步分析34

一、利率期限结构所隐含的远期利率34

二、计量技术说明35

三、检验结果36

第三节 经期限溢价修正的预期理论检验及远期利率预测作用38

一、远期利率预测及预期理论检验的基础模型38

二、经期限溢价修正后的模型40

三、广义矩估计结果42

第四节 本章小结45

第三章 基于协整理论的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检验47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47

第二节 协整分析与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48

一、协整关系检验49

二、误差修正模型49

三、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模型50

第三节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的经验分析51

一、数据说明及平稳性检验51

二、协整检验结果51

三、误差修正模型检验结果53

四、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55

第四节 本章小结57

第四章 利率期限结构、费雪效应与通货膨胀预测59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59

第二节 理论模型及计量技术说明63

一、理论模型63

二、计量技术说明64

第三节 短期利率期限结构的通胀预测作用66

一、短期利率期限结构检验结果66

二、对我国未来短期物价走势的初步判断69

第四节 我国中期通货膨胀压力预测71

一、中期利率期限结构检验结果71

二、对我国未来中期通货膨胀压力的判断75

第五节 本章小结76

第五章 仿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与宏观经济预期79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79

第二节 基础理论模型81

第三节 利率期限结构的因子模型83

一、因子模型83

二、数据选取和因子分解84

第四节 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作用86

一、对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86

二、对消费和物价的预测作用88

三、收益率曲线斜率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作用91

第五节 本章小结93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变迁及其启示95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之前以传统凯恩斯理论为指导的货币政策96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钉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98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货币市场短期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101

一、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的利率调控模式102

二、以利率走廊为主的利率调控模式103

第四节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新变化及其方向108

第五节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操作转型对我国的启示109

一、在既定的最终目标下,货币政策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110

二、价格型目标和工具往往要优于数量型目标和工具111

第六节 本章小结112

第七章 走向间接调控的中国货币政策及其挑战113

第一节 1984年以前“大一统”银行体制下我国货币调控模式114

第二节 1984~1997年以信贷规模管理为主的直接货币调控阶段116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走向间接货币调控阶段118

第四节 当前间接货币调控的典型性特征124

一、货币政策并未根据物价稳定的最终目标开展规则性操作,对市场预期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透明性和前瞻性125

二、货币政策仍以数量目标为主,更加重视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126

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并未充分发挥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128

第五节 当前货币调控面临的挑战131

一、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并不理想132

二、数量型中介目标与CPI、GDP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并不稳定133

三、货币供应量的准确测量面临难题135

四、以超额准备金率为操作目标容易导致顺周期性货币调控137

五、数量型货币调控的成本日益上升,有效性逐渐下降,致使调控行为扭曲138

六、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经济失衡140

第六节 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142

一、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和承受能力日益增强142

二、我国经济主体对汇率变动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145

三、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利率管制146

四、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已经具备了开展间接利率调控的基本条件148

第七节 本章小结150

第八章 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用的经验分析153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153

第二节 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及Shibor运行情况155

一、我国的货币市场155

二、我国主要货币市场利率156

三、Shibor基准利率体系发展情况159

第三节 数据说明及相等性检验161

一、数据说明161

二、均值和方差相等性检验162

三、检验结果163

第四节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分析164

一、序列平稳性检验165

二、协整关系检验及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检验165

三、Granger因果检验166

四、结构VAR及脉冲响应分析167

第五节 本章小结170

第九章 我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市场利率引导173

第一节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市场利率引导173

第二节 中央银行票据操作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175

第三节 对央票基准利率作用的经验分析178

一、指标选取178

二、平稳性检验和VAR分析179

三、Granger因果检验180

四、结构VAR及脉冲响应分析181

第四节 对央票利率操作规则的经验分析183

第五节 本章小结185

第十章 全书总结及我国间接货币政策转型的政策建议187

第一节 全书总结187

第二节 当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引导存在的问题191

一、以央票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是特定经济金融环境的产物191

二、央票仍然是多目标的政策工具,且以数量为最主要目标191

三、央票发行成本也是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时必须考虑的问题192

四、央票利率还面临着与短期国债定价协调的问题192

五、公开市场操作还需要与准备金等其他货币政策统筹协调,有效配合192

第三节 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的政策建议193

一、以利率为目标和手段的间接货币调控的模式选择193

二、完善我国利率间接调控的其他政策建议194

附录197

参考文献215

索引233

后记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