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土地市场化法律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4174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农村-土地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土地市场化法律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村土地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1
第一节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形成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制度流变1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土地制度发展7
第二节 农村土地市场化必要性的具体分析14
一、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是农村土地市场化的一般要求14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土地市场化的内在动力22
三、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农村土地市场化的外部推力27
第二章 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取向法律制度比较31
第一节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土地集体所有制31
一、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土地集体所有制31
二、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土地集体所有制33
第二节 市场经济模式下土地集体所有制存在的问题34
一、土地权利身份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36
二、制度上缺乏提高土地资源效率的内在动力37
三、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39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存在内生障碍40
第三节 关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理论探讨42
一、对土地集体所有制进行改良42
二、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制42
三、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43
四、实行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制44
第四节 不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向存在的问题46
一、对土地集体所有制进行改良存在的问题46
二、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制存在的问题47
三、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存在的问题49
四、实行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制存在的问题50
第五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向及其实现路径51
一、农村土地国家所有法律制度构造51
二、实行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制重要意义52
三、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实现路径54
第三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法律制度研究56
第一节 集体土地三级所有的法律制度缺陷56
一、造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虚位57
二、违反了有关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60
第二节 农民集体主体地位的法律界定63
一、农民集体的法律含义64
二、农民集体的法律主体地位66
第三节 集体土地三级所有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选择75
一、集体土地三级所有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评析75
二、集体土地三级所有制度的现实法律选择79
第四节 农民集体与集体成员之间的法人内部关系83
一、股份制是对集体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否定83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集体的基本成员权85
第五节 农民集体与其他法人之间的法人外部关系87
一、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独立法律主体地位87
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公众所有制企业法人的关系88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法律制度研究93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现状93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的社会经济背景93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的法律制度现状95
第二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成员权性质103
一、明确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必要性103
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属性问题105
三、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具体内容108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成员权地位111
五、家庭承包方式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影响116
第三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的法律实现118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基本成员权的问题探讨118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改革的法律制度建设126
第五章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法律制度研究140
第一节 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流转的法律制度现状140
一、现行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流转的限制140
二、实践中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流转的制度尝试142
第二节 集体建设用地一级市场流转的制度构建144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的设定人权利行使145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的受让人主体范围147
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一级市场的客体范围150
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一级市场其他法律问题152
第三节 集体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流转的制度构建153
一、解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流转限制的必要性154
二、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流转制度的具体设计155
第四节 伴随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必要的配套制度建设158
一、耕地保护制度158
二、社会稳定制度160
三、社会公平制度161
四、市场公平与自由制度161
第六章 效率与公平逻辑下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研究163
第一节 效率与公平的法律平衡:征收与补偿的统一性164
一、效率与公平逻辑下土地征收与补偿的关系164
二、效率与公平的法律衡平历程及其现实选择165
第二节 公平的法律前提: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目的169
一、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目的的社会公平缺失169
二、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目的的社会公平审视171
第三节 公平的法律内涵:土地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175
一、不同土地征收补偿原则及其法律评析175
二、土地征收补偿原则的社会公平考量177
第四节 公平的法律反映:土地征收补偿的范围与方式181
一、土地征收补偿范围的社会公平期待181
二、土地征收补偿方式的社会公平要求185
第五节 公平的法律实现: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保障189
一、征收行为社会公平的法律保障189
二、补偿行为社会公平的法律保障190
三、利益分配社会公平的法律保障191
第七章 城中村治理过程中的土地制度对策研究195
第一节 城中村含义的法律界定及其土地制度问题本质195
一、城中村含义的法律界定195
二、城中村现象的土地制度问题本质198
第二节 城中村形成过程中的土地制度成因及其控制200
一、城中村形成过程中的土地制度成因200
二、城中村形成过程中的土地制度控制201
第三节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集体土地转制要求及其实施204
一、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集体土地转制要求204
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集体土地转制的法律实施205
第四节 城中村现象背后的深层土地制度问题及其化解209
一、城中村现象背后的深层土地制度问题209
二、实现集体土地国有化的法律渐进方法211
第八章 农村土地整理法律制度研究213
第一节 土地整理社会公共性含义的法律诠释214
一、社会公共性的法律内涵214
二、土地整理的社会公共性216
第二节 土地整理制度的基本法律性质219
一、土地整理法是社会本位法219
二、土地整理法是国家干预法221
三、土地整理法是经济民主法223
四、土地整理法是综合调整法225
第三节 有关国家或地区对土地整理制度的规定226
一、土地整理目标具有综合性227
二、土地整理过程的国家主导性228
三、公众享有广泛的民主参与权230
四、拥有健全的土地整理法律制度231
第四节 建立健全我国土地整理制度的法律建议232
一、树立土地整理制度的生态环境价值观233
二、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土地整理的资金来源235
三、推行土地整理规划和土地整理评价制度236
四、建立健全土地整理权利补偿和产权调整制度237
五、对农村宅基地整理应实行多种整理模式239
六、注意发挥市场平等法在土地整理中的作用240
七、全面实行公众民主参与土地整理的制度242
第九章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法律制度化244
第一节 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及其评析244
一、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244
二、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构想246
第二节 开征农业发展维护税的必要性250
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250
二、是提高社会规模经济效益的需要251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252
第三节 开征农业发展维护税的可行性253
一、开征农业发展维护税的理论依据253
二、开征农业发展维护税的社会经济条件254
第四节 农业发展维护税法律制度构建256
一、城乡维护建设税难以取代农业发展维护税256
二、农业发展维护税的具体制度安排257
第十章 农村土地市场化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63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263
一、从传统土地保障到现代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263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265
第二节 集体土地制度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影响267
一、对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直接影响268
二、对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间接影响269
第三节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改革方向271
一、改革的宗旨是实现农村土地市场化272
二、改革的方向是明确农村土地的产权关系274
第十一章 农村土地市场化过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278
第一节 户籍制度改革及其存在问题278
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概况278
二、我国户籍制度依然存在的问题281
第二节 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价值283
一、自由迁徙制度的自由价值283
二、自由迁徙制度的正义价值284
三、自由迁徙制度的秩序价值286
四、自由迁徙制度的效率价值287
第三节 自由迁徙落户条件的目标模式288
一、户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288
二、自由迁徙制度应该采行的目标模式291
第四节 自由迁徙的法制化路径295
一、树立自由迁徙的科学发展观297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298
三、减轻人口自由流动的制度压力299
四、创新农村户籍的取得制度300
五、做好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引导工作301
主要参考文献303
热门推荐
- 1338103.html
- 3468047.html
- 2848870.html
- 3834983.html
- 609015.html
- 3709020.html
- 2972633.html
- 2781546.html
- 2647519.html
- 1241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6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5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3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6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0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6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7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7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0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