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发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梁荣迅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1050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发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系统1
第一节 系统论概述1
一、整体性观点2
二、结构性观点3
三、层次性观点4
四、相关性观点5
五、动态性观点7
第二节 社会系统与社会活动8
一、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8
二、社会活动10
第二章 社会变迁17
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17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17
二、社会变迁是自然历史过程21
三、社会变迁不等同于自然变迁23
第二节 社会变迁理论25
一、社会进化论25
二、历史循环论26
三、功能变动论29
四、社会冲突论31
第三节 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33
一、渐进的社会变迁和突发的社会变迁33
二、局部社会变迁和整体社会变迁35
三、微观社会变迁和宏观社会变迁36
四、正向社会变迁和负向社会变迁37
五、无计划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37
第四节 社会变迁的一般过程39
一、社会需要的增长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39
二、新要素的产生和导入是社会变迁的初始动因40
三、新要素的传播和扩散是社会变迁的具体途径42
四、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是杜会变迁的实际过程43
第三章 社会发展46
第一节 社会发展概述46
一、社会发展是正向的社会变迁46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47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50
一、社会类型的划分及社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50
二、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特征53
第三节 社会发展战略观的演变57
一、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宗旨57
二、从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63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类型67
一、内因型发展和外因型发展68
二、早发展和迟发展69
三、不协调发展和协调发展71
第五节 社会发展的要素73
一、人口、资源和地理环境73
二、社会制度75
三、组织和群体结构76
四、科学技术77
五、文化和价值观78
第六节 社会发展的机制79
一、稳定机制79
二、协调机制82
三、同步机制和创新机制83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上):理论考察86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含义及其意义86
一、“发展”与“经济发展”86
二、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87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理论与研究90
一、经济发展研究的起源与演变90
二、发展经济学理论概述93
第三节 发展社会学理论与研究106
一、现代化理论107
二、世界体系和依附理论112
三、对依附理论的批评与发展:依附发展理论和新帝国主义论116
四、对经济发展诸影响因素的统计检验119
五、小结125
第四节 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多元互动观126
一、经济发展的因果分析126
二、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因素128
一、日本概况148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下):日本与印度之比较研究148
第一节 日本的经济发展148
二、明治维新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开始156
三、本国资源与外国技术相结合的经济发展164
四、人力资源,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动力量167
五、政治稳定下的经济发展169
六、政府干预之下的以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工业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171
七、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实现的经济发展176
八、小结180
一、印度概况181
第二节 印度的经济发展181
二、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经济190
三、文化异质性、传统主义与社会对抗:印度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194
四、人口爆炸与经济低度发展的恶性循环205
五、软弱无力的国家干预与进退维谷的发展计划214
六、小结216
第六章 政治发展中的几个问题218
第一节 廉政与民主218
一、廉政概述218
二、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化221
第二节 国家干预与政治合理化:对中国当代政治史几个问题的回顾225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口爆炸226
二、盲目“赶超”与“穷过渡”:229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29
三、从反右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政治斗争冲击经济建设236
第七章 社会平等与经济效率的协调245
第一节 平等与效率245
一、要平等还是要效率245
二、按劳分配中的平等与效率249
三、平等与效率的协调253
四、平等与效率的历史观255
一、收入均等化的历史趋势257
第二节 收入分配的调节257
二、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259
第三节 动力与激励265
一、激励机制265
二、利益——动力结构267
三、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协调271
四、不同主体的利益与动力275
第八章 科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279
第一节 科技、教育与经济增长279
一、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279
二、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283
三、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的必要性288
第二节 科技与经济的协调289
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289
二、根据国情和建设需要,选择科技发展方向和重点290
三、经济结构与技术结构291
四、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293
五、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295
六、几个有关同题297
一、我国教育发展状况299
第三节 教育与经济的协调299
二、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协调的基本原则300
三、教育经费的来源与分配301
四、合理配置和调整教育结构304
第九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307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307
一、人口与经济增长307
二、经济增长与就业313
三、加强人力开发与管理315
一、自然资源的种类318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318
二、资源有限性与合理开发利用320
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途径323
第三节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326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特点326
二、环境与生态的破坏:经济增长的代价327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先孰后332
四、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协调问题334
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战略336
一、社会主义制度与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339
第四节 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39
二、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42
第十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345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不协调345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345
二、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发展349
第二节 国家干预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53
一、政府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353
二、政府的社会协调方式355
一、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359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359
二、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原则364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368
一、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368
二、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369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371
四、合理安排社会保障基金373
主要参考书目376
英文部分376
中文部分384
热门推荐
- 890302.html
- 1079828.html
- 705526.html
- 304226.html
- 2823158.html
- 559534.html
- 3178979.html
- 936542.html
- 260365.html
- 1182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4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2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3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5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7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4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2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1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