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寒论类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宝明主编;王智,高宏伟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1844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伤寒论(学科: 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伤寒论类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伤寒论》作者生平1
二、《伤寒论》产生的时代背景1
总论1
三、《伤寒论》的历史沿革及其流派的产生和发展2
四、《伤寒论》之六经及其学术渊源3
五、《伤寒论》六经之生理病理特点7
六、《伤寒论》六经辩证的内涵及其临床意义12
七、《伤寒论》之版本15
第一节 单脉类17
脉浮17
各论17
第一章 脉象篇17
脉沉21
脉弱22
脉迟24
脉缓25
脉涩26
脉数27
脉结27
脉促29
脉虚30
脉微30
脉细31
脉短33
脉小34
脉代34
脉实35
脉紧36
脉滑36
脉弦38
脉大39
第二节 兼脉类40
脉浮数40
脉浮滑41
脉浮大42
脉浮紧43
脉浮缓44
脉浮弱45
脉浮虚45
脉浮而迟45
脉浮细46
脉浮而芤46
脉浮而涩46
脉浮虚而涩47
寸浮关沉47
寸浮关小细沉紧48
脉沉滑48
脉沉紧49
脉沉实49
脉沉结49
脉沉弦51
脉沉迟51
脉沉微52
脉迟浮弱53
脉洪大53
脉滑而数54
脉滑而疾54
脉微细55
脉微数55
脉微细沉56
脉微涩56
脉微弱数57
脉微阴浮58
脉阳微阴涩而长58
尺脉弱涩59
脉细数59
脉细沉数59
脉弦迟60
脉弦浮大60
脉弦细61
阳脉涩、阴脉弦61
脉寸缓、关浮、尺弱62
脉结代62
第三节 类脉类63
脉平63
脉己解63
脉自和64
脉若静64
脉微续65
脉不负65
少阴负趺阳65
脉暴出66
脉不出66
脉阴阳俱停67
脉绝67
无脉68
第一节 全身症状类69
发热69
第二章 症状篇69
翕翕发热73
蒸蒸发热74
潮热74
暴热76
恶热77
恶风77
恶寒78
往来寒风81
如疟状82
寒栗而振83
自汗出84
?汗出88
汗出濈濈然90
盗汗91
战汗92
无汗93
肉上粟起96
痹96
身凉97
肤冷97
身重98
身痒99
身黄100
身疼痛101
身微肿103
身瞤动104
身为振振摇104
踡卧105
身体枯燥106
虚赢106
焦骨伤筋107
第二节 神志症状类107
默默107
但欲寐108
但欲卧109
不得眠110
不得卧112
心烦112
燥117
烦燥118
躁烦120
卧起不安121
心愦愦122
恍惚心乱123
喜忘123
怵惕124
惊124
狂125
惊痫126
谵语127
郑声129
独语130
语言难出130
语言必乱130
循衣摸床131
不识人132
第三节 头面症状类132
头痛132
但头汗出136
头重136
额上陷139
面赤139
面垢139
目赤140
目瞑140
目中不了了141
睛不和141
直视142
目眩143
眼中生花143
冒144
两耳无所闻145
耳前后肿146
鼻鸣146
鼻干147
鼻鼾147
鼻衄148
口干149
口渴150
消渴153
不渴154
但欲漱水155
口苦156
口不仁156
口伤烂赤157
舌燥157
舌上苔158
舌上白苔158
咽干159
舌上白苔滑159
咽痛160
咽烂162
不声出163
不能语言163
第四节 胸腹症状类164
咳164
喘166
短气167
少气169
息高170
心悸170
胸满172
胸中窒173
胸中痛173
胸胁苦满174
胸下满175
胁下素有痞176
胁下痛176
心下悸177
心下满179
心下痞179
心下硬180
心下濡182
心下痛183
腹满184
腹痛186
腹中雷鸣189
少腹硬190
少腹满190
少腹急结191
少腹痛192
脐上筑192
脐下悸193
呕193
吐195
哕197
噫气199
吐蚘200
吐脓血201
吐血201
吐涎沫202
喜唾202
噎203
消谷喜饥203
不谷食205
气上冲208
第五节 腰(项)背症状类209
项背强209
痉211
背恶寒212
腰重212
腰痛213
不可转侧213
第六章 四肢症状类214
手足汗出214
手足温215
手足厥冷216
骨节疼痛220
足下恶风220
四肢烦疼221
掣痛222
四肢拘急222
瘈疭224
痿224
第七节 二阴症状类225
小便不利225
小便数少228
小便自利229
不尿229
小便数233
遗尿234
大便鞕234
大便初鞕后溏236
大便难237
大便乍难乍易237
不大便238
失气240
大便溏241
下利242
呕利245
厥利246
战利247
便血248
清脓血249
下重251
阴疼252
阴头微肿252
阴中拘挛253
第三章 症证篇254
第一节 太阳病证类254
太阳中风证254
太阳伤寒证260
太阳小邪郁表证263
太阳蓄水证266
太阳蓄血证268
类太阳证271
痉病276
痹证278
虚烦证280
结胸主283
脏结288
心下痞证289
协热利294
火逆证297
水气病301
奔豚303
阳明实热证305
第二节 阳明病证类305
阳明虚寒证312
阳明湿热证313
阳明发黄证316
第三节 少阳病证类317
少阳气郁证317
热入血室证323
第四节 太阴病证类324
太阴虚寒证324
少阴寒化证329
第五节 少阴病证类329
第六节 厥阴病证类341
寒热错杂证341
吐逆证345
下利证346
厥逆证348
除中351
痈脓352
诸经合病353
第七节 诸经合病并病类353
诸经并病358
第八节 其它病症类361
霍乱361
阴阳易364
瘥后病复364
第四章 附篇366
第一节 煎法类366
第二节 服法类368
第三节 炮制类370
热门推荐
- 3653592.html
- 857077.html
- 1106588.html
- 2463160.html
- 3158469.html
- 2588901.html
- 2297929.html
- 998375.html
- 1849507.html
- 2392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5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5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5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1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8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6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2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4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