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中医药50年 1949-199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中医药50年 1949-1999
  • 王致谱,蔡景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51563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中医药50年 1949-199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中医工作方针、政策与中医事业的发展5

一、“团结中西医”方针5

(一)“团结中西医”方针的制定5

(二)贯彻党的中医政策8

(三)组织西医学习中医12

二、新时期中医工作方针15

(一)“中西医并重”方针的产生15

(二)卫生改革与跨世纪目标21

三、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措施28

(一)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中医的积极作用29

(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31

(三)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42

(四)加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优势45

(五)积极推动中医药科技的发展49

(六)重视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建设55

(七)开展中医学术标准规范化建设60

(八)整理中医古籍62

(九)重视民族医药64

(十)增进国际合作与交流67

四、医政管理与各省市振兴中医的举措70

(一)中医管理机构的建立70

(二)各省市振兴中医的举措72

第二章 中医药机构建设75

一、医疗机构建设75

(一)医疗机构发展概况75

(二)各级各类中医医院77

二、教育机构建设86

(一)教育机构发展概况86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90

三、科研机构建设95

(一)科研机构发展概况95

(二)重点中医科研机构98

四、学术团体与出版事业111

(一)学术团体111

(二)出版单位113

第三章 基础理论的发展118

一、阴阳五行学说研究118

(一)阴阳学说研究118

(二)五行学说研究121

二、藏象经络学说研究124

(一)藏象学说研究124

(二)经络学说研究128

三、辨证论治体系研究135

(一)辨证论治体系的研究历程135

(二)“证”、“症”、“病”义界的划分135

(三)辨证与辨病的研究136

(四)具体辨证的研究137

四、《内经》研究与中医学基础139

(一)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139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141

五、证的实质研究143

(一)理论研究144

(二)实验研究144

(三)规范化研究145

(四)证候实质研究147

六、治则治法研究158

(一)治则治法的研究历程158

(二)基本理论研究159

(三)实验研究160

七、气血与体质学说研究164

(一)气血的研究164

二)体质学说研究170

八、医易、运气等学说研究173

一)医易相关学说研究173

(二)运气学说研究175

九、文献学与医史学研究178

(一)文献学研究的发展178

(二)医史学研究的发展185

(三)学术刊物与其他医学史成就193

第四章 临床学的发展196

一、急诊医学196

(一)急诊医学概述196

(二)常见急症临床研究198

二、内科202

(一)内科学的发展历程202

(二)内科常见病症临床研究207

三、外科238

(一)外科学的发展历程238

(二)外科常见病症临床研究241

四、骨伤科与推拿245

(一)骨伤科学的发展历程246

(二)骨伤科常见病症临床研究247

(三)推拿疗法的发展历程252

(四)常见病症的按摩推拿253

五、妇产科254

(一)妇科学临床研究进展255

(二)妇科常见病症临床研究256

六、儿科267

(一)儿科学的发展历程267

(二)儿科常见病症的临床研究269

七、五官科276

(一)耳鼻喉科的发展历程276

(二)耳鼻喉科常见病症临床研究278

(三)眼科学的发展历程281

(四)眼科常见病症临床研究283

八、肿瘤科286

(一)肿瘤科的发展历程286

(二)肿瘤治疗学的理论探讨286

(三)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287

(四)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288

(五)常见肿瘤的临床治疗288

(六)放、化疗副反应的防治293

九、针灸学293

(一)针灸学的发展历程293

(二)针灸学术的国际交流294

(三)针灸学的临床研究295

(四)针刺麻醉和针刺镇痛原理研究300

(五)经络研究304

(六)腧穴研究307

(七)刺灸法研究310

(八)针灸调节作用研究312

(九)关于针灸学研究的若干观念或认识318

十、气功研究322

(一)气功的研究历程322

(二)气功的学术研究323

(三)气功的临床应用324

第五章 中药学的发展326

一、中药事业发展的恢复与发展326

(一)建国初期的分散经营阶段(1949~1954)326

(二)农工商一体、产供销结合阶段(1955~1977)327

(三)向社会主义药材市场经济过渡阶段329

二、中药事业的主要成就335

(一)中药材生产的发展335

(二)中成药工业的形成与发展335

(三)中药饮片工业的初步形成336

(四)商业流通领域的拓宽337

(五)中药科研事业的发展338

(六)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339

三、中药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340

(一)中药材品种的本草考证340

(二)中药资源普查与开发利用343

(三)药用动植物的生产研究345

(四)中药材品种鉴别和质量鉴别354

(五)中药炮制研究359

(六)中药制剂研究370

(七)中药化学成分研究382

(八)中药药理学研究397

(九)本草学文献整理研究412

第六章 民族医药学的发展422

一、民族医药工作422

(一)民族医学蓬勃发展422

(二)藏医学发展的50年423

(三)蒙医学发展概况429

(四)朝鲜族医学发展50年430

(五)维吾尔族医学的新起点431

(六)傣族医学50年的发展历程432

(七)彝族医学的发展概况433

(八)苗族医药概况433

(九)壮族医药的发展434

二、民族医学史研究435

(一)自由发展阶(1949~1979)435

(二)提高阶段(1980~1987)435

(三)繁荣阶段(1988~1999)437

三、民族医药学术交流439

(一)国内学术交流439

(二)国际学术交流440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大事记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