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服务的信息技术应用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曾民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2563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818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服务的信息技术应用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信息化1
1.1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1
1.1.1 信息化成为国家意志1
1.1.2 信息化发展阶段划分3
1.2 中国信息化进程和现状5
1.2.1 发展进程5
1.2.2 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构思7
1.2.3 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9
1.2.4 中国国家信息网络的技术走向11
1.2.5 信息立法12
1.3 知识经济13
1.3.1 知识经济的特点13
1.3.2 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19
1.3.3 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20
1.4 新经济23
1.4.1 什么是新经济23
1.4.2 新经济的影响28
1.5 利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34
1.5.1 沿用旧的发展模式行不通34
1.5.2 数码鸿沟35
1.5.3 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38
1.5.4 抓住信息化机遇40
参考文献43
第2章 信息技术45
2.1 计算机技术46
2.1.1 内存46
2.1.2 芯片技术48
2.1.3 计算机硬件技术55
2.1.4 海量信息存储61
2.2 计算机软件技术65
2.2.1 软件工程及面向应用的软件平台技术66
2.2.2 并行处理67
2.2.3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多媒体技术67
2.3 网络通信的热点技术68
2.3.1 “三网合一”水到渠成69
2.3.2 宽带接入技术71
2.3.3 光通信是必然的选择72
2.3.4 利用有线电视网解决“最后一公里”73
2.3.5 XDSL技术利用现有电话线路高速访问Internet75
2.3.6 无线接入77
2.3.7 卫星通信向移动和宽带方向发展79
2.3.8 第二代Internet为21世纪Internet奠定基础79
2.3.9 家庭联网83
2.3.10 IP地址资源84
2.3.11 利用输电线构筑网络85
2.3.12 支持保密通信的安全网络协议85
2.4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预测87
参考文献91
第3章 Internet信息服务业93
3.1 Internet信息服务业发展和现状93
3.1.1 初级阶段的Internet信息服务业93
3.1.2 新一代Internet信息服务业95
3.2.1 网络门户118
3.2 Internet信息服务领域118
3.2.2 电子商务120
3.2.3 在线书店122
3.2.4 在线保健124
3.2.5 在线教育126
3.2.6 在线投资127
3.2.7 电子图书129
3.2.8 在线娱乐132
3.2.9 在线求才求职134
3.2.10 在线广告136
参考文献138
4.1 信息资源140
4.1.1 信息生产力140
第4章 信息资源开发140
4.1.2 当代信息资源的特点143
4.1.3 开发信息资源可以推动现代化建设146
4.1.4 中国具有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148
4.2 国外数据库产业发展现状150
4.2.1 概况150
4.2.2 数据库分类151
4.2.3 数据库的学科分布152
4.2.4 数据库介质153
4.2.5 美国数据库产业考察153
4.2.6 美国政府开发信息资源的历史沿革156
4.3 中国数据库现状158
4.3.1 发展概况158
4.3.2 主要问题分析169
4.4.1 内容加值方式的选择171
4.4 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式171
4.4.2 建库的政策选择173
4.4.3 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主要方式174
4.4.4 信息内容举例183
4.5 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总结187
4.5.1 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是信息内容的开发和利用187
4.5.2 关键是信息数字化188
4.5.3 确立一网多用的信息服务体系189
4.5.4 采用新的信息内容开发利用技术189
4.5.5 在完善的信息基础结构环境下实施和运作190
参考文献190
5.1.1 网络的基本概念192
第5章 通信网192
5.1 网络基础192
5.1.2 通信方式195
5.1.3 网络通信规程197
5.1.4 局域网(LAN)202
5.1.5 广域网(WAN)204
5.1.6 Internet接入技术206
5.2 三网合一210
5.2.1 如何理解三网融合210
5.2.2 三网合一主要技术问题212
5.2.3 三网的发展概况215
5.2.4 三网合一技术的发展220
5.2.5 三网融合的解决方案222
5.2.6 三网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228
5.3 光纤通信的现状与展望229
5.3.1 光纤通信发展现状和展望229
5.3.2 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231
5.3.3 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和技术水平240
5.4 无线通信的发展247
5.4.1 无线通信的发展走势247
5.4.2 高速无线接入Internet新技术256
5.4.3 移动通信三网比较259
5.4.4 无线通信发展动向261
5.5 我国通信网的发展和主要技术走向269
5.5.1 我国通信网发展回顾269
5.5.2 我国电信主要技术的发展走向274
参考文献281
第6章 信息检索基础282
6.1 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282
6.1.1 信息检索282
6.1.2 信息检索的多样性282
6.1.3 信息检索的作用284
6.2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的基础知识285
6.2.1 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的定义285
6.2.2 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的发展简述286
6.2.3 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的类型288
6.2.4 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设计基本要求288
6.3.1 数据库管理是信息检索的基础技术290
6.3.2 信息检索系统中信息表示290
6.3信息检索技术实现290
6.3.3 信息检索系统的标引方法292
6.3.4 信息检索系统的文档结构293
6.4 信息检索系统的处理流程300
6.4.1 信息检索系统数据处理流程300
6.4.2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过程302
6.5 信息检索模型304
6.5.1 布尔逻辑为基础的信息检索系统305
6.5.2 基于向量空间的信息检索系统307
6.5.3 两大类型信息检索系统的关系310
6.6 全文信息检索311
6.6.1 全文信息检索的概念与特点311
6.6.2 全文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313
6.6.3 汉字切分314
6.6.4 中文全文信息检索315
6.6.5 提高全文文本检索性能的措施321
6.7 Internet与联机信息检索322
6.7.1 Internet介绍322
6.7.2 联机信息检索介绍323
6.7.3 Internet与联机信息检索的关系324
6.8 文本信息检索性能评测326
6.8.1 传统信息检索评测327
6.8.2 新型信息检索模式328
6.8.3 信息检索评测的演变329
6.8.4 TREC332
6.8.5 中文文本检索性能评测框架337
6.9.1 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340
6.9 Internet网络信息检索展望340
6.9.2 网络信息检索策略342
6.9.3 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343
6.9.4 网络信息检索的未来349
参考文献351
第7章 内容开发技术353
7.1 数字化技术353
7.1.1 数字化和信息资源建设353
7.1.2 数字化信息生成技术354
7.1.3 数字压缩技术355
7.1.4 数字化音/视频处理技术356
7.2 内容创建和增值359
7.2.1 内容增值方式359
7.2.2 采用新的信息内容开发利用技术361
7.3 几种内容开发技术363
7.3.1 搜索引擎363
7.3.2 推送技术372
7.3.3 数据挖掘379
17.7.1 系统建设的工作重点381
7.3.4 在线翻译384
7.3.5 自动摘要386
7.3.6 内容选择与过滤技术389
7.4 内容描述规范与标准394
7.4.1 SGML394
7.4.2 XML402
7.4.3 XHTML421
7.4.4 DUBLIN CORE422
7.4.5 Z39.50425
参考文献426
第8章 电子出版431
8.1 出版技术革命和影响431
8.1.1 电子出版发展历史431
8.1.2 出版技术的类型432
8.1.3 各种出版技术概要433
8.1.4 新出版技术对印刷出版业的影响436
8.2 文献载体438
8.2.1 文献载体的类型和特性438
8.2.2 从CD到DVD光盘技术440
8.2.3 未来新型文献信息载体443
8.3 电子出版物444
8.3.1 电子出版物的定义和分类444
8.3.2 网络出版物的特征445
8.4 电子图书448
8.4.1 电子图书的特点448
8.4.2 电子图书发展动向450
8.4.3 电子图书的类型452
8.4.4 中文电子图书453
8.5 电子期刊455
8.5.1 电子期刊的概念和类型455
8.5.2 电子期刊的优点458
8.5.3 电子期刊的发展459
8.5.4 网络期刊的提供模式462
8.5.5 电子期刊的信息源462
8.5.6 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几种途径464
8.5.7 电子期刊的利用465
8.5.8 电子期刊存在的问题466
8.6 电子报纸467
8.6.1 电子报纸的发展和模式467
8.6.2 海外电子报纸案例468
8.6.3 IBM设计可折叠随身带的电子报纸475
8.6.4 中国电子报纸发展现状476
8.7 联机数据库483
8.7.1 联机数据库的发展483
8.7.2 联机数据库的类型484
8.7.3 Internet对联机数据库服务的影响486
8.8 网络出版物的制作492
8.8.1 网络出版物的制作492
8.8.2 Web数据库检索功能的实现493
8.9 网络出版物存在的问题497
参考文献499
第9章 数字图书馆502
9.1 数字图书馆的几个基本问题503
9.1.1 数字图书馆起源503
9.1.2 数字图书馆概念505
9.1.3 数字图书馆主要特征506
9.1.4 数字图书馆基本要素507
9.1.5 数字图书馆功能508
9.1.6 数字图书馆结构509
9.2 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510
9.3 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及发展512
9.3.1 美国数字图书馆计划512
9.3.2 其他国家数字图书馆研究516
9.3.3 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情况516
9.4 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525
参考文献527
10.1.1 电子商务的定义529
第10章 电子商务529
10.1 电子商务概况529
10.1.2 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成因530
10.1.3 电子商务的优势531
10.1.4 电子商务的功能534
10.1.5 电子商务的类型536
10.1.6 电子商务发展层次540
10.2 电子商务的技术条件542
10.2.1 电子商务关键技术542
10.2.2 电子商务关键条件546
10.2.3 电子商务的标准化548
10.3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554
10.3.1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554
10.3.2 从战略高度来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557
10.3.3 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558
10.3.4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展望560
10.3.5 中国政府对电子商务可采取的对策565
参考文献567
第11章 CALS568
11.1 CALS的产生与发展568
11.2 CALS是武器装备建设信息化的战略措施576
11.2.1 CALS的目的和效益577
11.2.2 CALS的基本框架结构579
11.2.3 CALS的三项主要工作580
11.2.4 美国国防部关于CALS的政策性文件586
11.2.5 CALS的有关标准588
11.2.6 美国国防部采办工作与CALS590
11.2.7 CALS与并行工程和电子商务的关系593
11.2.8 世界各国蓬勃发展CALS594
11.3 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施CLAS的可能措施601
参考文献603
第12章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现代化的早期发展605
12.1 前言605
12.2 历史回顾606
12.3 早期发展607
12.4 意义和影响608
12.5 早期成果案例609
参考文献611
第13章 北京文献服务处联机信息检索服务612
13.1 发展概况612
13.2 系统配置612
13.2.1 BDSIRS网络连接和系统配置613
13.2.2 建库系统615
13.2.3 全文检索615
13.2.4 用户管理617
13.3 联机数据库618
参考文献621
14.2 需求分析623
第14章 BDSIRS全文信息检索系统623
14.1 研制背景623
14.3.2 系统效率625
14.3 系统开发目标625
14.3.1 系统结构625
14.3.4 检索功能627
14.3.3 应用支持能力627
14.3.5 安装和维护628
14.3.6 二次开发能力628
14.3.7 应用模式的转变628
14.4 研制内容与技术难点628
14.4.1 BDSIRS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中研制实现的内容628
14.4.2 解决的技术课题630
14.5 BDSIRS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体系结构630
14.5.4 索引服务程序631
14.5.1 数据服务程序631
14.5.3 检索服务程序631
14.5.2 用户管理程序631
14.5.5 WWW应用程序632
14.6 BDSIRS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主要模块设计632
14.6.1 BDSIRS全文信息检索系统数据管理模块BDSIRS*Data Manager632
14.6.2 BDSIRS全文信息检索系统索引模块BDSIRS*Indexer632
14.6.3 BDSIRS全文信息检索系统文档自动分类模块BDSIRS*Document Classfier633
14.6.4 BDSIRS全文信息检索系统检索模块BDSIRS*Search Engine633
14.6.5 BDSIRS全文信息检索系统用户管理模块BDSIRS*User Manager635
14.6.6 BDSIRS应用程序设计637
14.7 产品组成638
参考文献639
15.1.2 建设原则641
第15章 中国工程技术信息网641
15.1 工程概况641
15.1.1 建设目标641
15.2.1 网络结构642
15.1.3 主要任务642
15.2 网络建设642
15.2.2 网络安全644
15.3 服务功能645
15.3.1 ISP645
15.3.2 内容服务(ICP)645
15.3.3 情报业务服务647
15.4 信息资源建设647
15.5 中国工程技术信息网建设的意义和影响648
参考文献650
第16章 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651
16.1 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开发背景651
16.2 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概述652
16.3 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总体结构653
16.4 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655
16.5 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总体工作流程655
16.6 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体系结构657
16.7 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的特点658
16.8 系统的数据管理659
16.9 联机联合编目662
参考文献665
16.10 管理系统对图书馆业务的改善665
17.1.2 局域网基本情况667
第17章 综合信息系统667
17.1 现状分析667
17.1.1 计算机应用现况667
17.1.3 现行内部网络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668
17.2 系统换代的必要性669
17.3 功能要求672
17.3.1 中心的信息要求673
17.3.2 办公自动化要求673
17.3.3 业务工作要求673
17.3.6 安全管理的要求674
17.3.5 信息查询要求674
17.3.4 信息交注流的要求674
17.3.7 维护管理的要求675
17.4.1 系统管理能力675
17.4.2 系统响应要求675
17.4.3 安全保密性675
17.4.4 可扩充性675
17.4.5 可维护性675
17.4 性能要求675
17.4.6 可移植性676
17.5 技术发展趋势676
17.5.1 Lotus公司的新一代办公自动化概念676
17.5.2 微软公司实现知识管理677
17.5.3 方正计算机公司的e-Management678
17.5.4 北京军区联勤某分部机关办公网679
17.6.2 系统长远目标680
17.6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680
17.6.1 指导思想680
17.6.3 系统近期目标681
17.7 建设方案681
17.7.2 系统的主要内容683
17.7.3 内部网络信息资源683
17.7.4 系统总体结构684
17.7.5 系统实施方案693
17.8 措施699
参考文献699
第18章 现代化情报研究700
18.2.1 现代情报研究的特征701
18.1 情报研究的基本目的和性质701
18.2 现代情报研究的特征与特性701
18.2.2 现代情报研究的特性702
18.3 衡量情报研究成果质量的标准703
18.4 情报研究的信息建设704
18.5 建设体系完备的情报研究信息系统707
18.5.1 确定情报研究信息基础建设的目的和目标707
18.5.2 情报研究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708
18.5.3 情报研究信息系统708
18.6 我所情报研究信息系统动态信息采编子系统711
18.6.1 动态信息采编子系统的特点711
18.6.2 系统功能712
18.7.1 Internet网上资源的特点及其对情报研究的影响721
18.7 Internet成为新形势下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721
18.7.2 Internet网上资源的特点722
18.7.3 利用Internet进行情报研究723
参考文献725
第19章 网络化编辑出版726
19.1 编辑出版概述726
19.1.1 编辑出版的概念726
19.1.2 编辑出版过程727
19.1.3 编辑出版工作的现代化727
19.2 编辑出版的网络化729
19.2.1 网络多媒体出版729
19.2.2 编辑出版办公系统的网络化730
19.2.3 网络化编辑出版工作尝试732
参考文献734
第20章 面向21世纪重新构筑信息服务业735
20.1 21世纪的新形势735
20.1.1 中国面临双重差距735
20.1.2 信息技术发展走向738
20.1.3 重新构筑的必要性756
20.2 重新构筑的切入点探讨759
20.2.1 信息基础结构建设759
20.2.2 信息资源763
20.2.3 开拓新的服务成长点767
20.2.4 面向知识服务转型776
参考文献790
热门推荐
- 3453817.html
- 573473.html
- 1206707.html
- 3763944.html
- 2478195.html
- 3645629.html
- 3220723.html
- 1787524.html
- 2358609.html
- 2464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4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4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6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9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3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0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5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9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6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