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理论、设计及专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理论、设计及专题研究
  • 张士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0876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理论、设计及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概念及综合介绍1

§1-1 预应力梁受力情况1

§1-2 用摩尔圆解释多向预加力的优越性2

§1-3 等效荷载3

§1-4 预应力混凝土理论的概述4

第二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概述5

§2-1 全预应力还是部分预应力5

§2-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6

§2-3 混凝土结构物的分类7

§2-4 部分预应力的抗裂性8

§2-5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经济指标10

§3-2 预应力度的意义12

§3-1 四类结构物理力学性能的对比12

第三章 预应力度及有关概念12

§3-3 预应力比率13

§3-4 预应力度的定义13

§3-5 名义拉应力14

§3-6 预应力度的选择15

第四章 极限状态理论及变形协调16

§4-1 极限状态理论的一般介绍16

§4-2 极限状态验算项目及规定的限值17

§4-3 公路桥梁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18

§4-4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要求19

§4-6 极限状态强度理论以及变形协调19

§4-6 变形协调(4-1 4)式的解法及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关系21

§5-1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工作全过程23

第五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弯曲性能与变形23

§5-2 部分预应力梁截面应力变化过程24

§5-3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变形25

§5-4 应力应变轨迹图26

第六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及计算28

§6-1 预应力比率法设计预应力与非预应力钢筋28

§6-2 预应力度法及名义拉应力法设计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力筋与非预应力钢筋33

§6-3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几种实用方法的介绍39

第七章 迪辛格微分方程及达夫技术大学设计方法52

§7-1 迪辛格微分方程的基本假定52

§7-2 迪辛格微分方程的推导53

§7-3 迪辛格微分方程中的边界条件处理56

§7-4 利用基准力设计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57

§7-5 用基准力方法计算(达夫技术大学方法)的示例58

第八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验算64

§8-1 概述64

§8-2 应力验算与计算公式的推导64

§8-3 计算示例67

第九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71

§9-1 阿比列斯近似公式71

§9-2 应力松弛σs?的计算71

§9-3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72

§9-4 关于收缩、徐变引起预应力损失бys(t)的推导75

第十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上拱度与挠度77

§10-1 概述77

§10-2 挠度的规定77

§10-3 挠度计算的基本原则78

§10-4 预应力引起的瞬时上拱度与徐变对上拱度的影响80

§10-5 预加力引起的瞬时上拱度,考虑轴向力与自重共同作用后再考虑徐变影响的计算公式82

§10-6 短期荷载与长期荷载作用下挠度的计算83

§10-7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计算方法的归纳84

第十一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裂缝87

§11-1 裂缝控制与计算综述87

§11-2 弯曲裂缝发生的机理89

§11-3 极限拉应变及非预应力钢筋的限制规定92

§11-4 裂缝验算(用应力增量△σg方法)93

§11-5 用名义拉应力方法计算裂缝宽度95

第十二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预剪力、变截面剪应力及截面抗剪性能98

§12-1 常截面简支梁在预应力作用下预剪力的计算98

§12-2 连续梁常截面预剪力100

§12-3 变截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剪应力计算103

§12-4 部分预应力梁抗剪性能108

§12-5 抗剪强度研究情况的介绍111

第十三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疲劳强度115

§13-1 概述115

§13-2 非预应力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的疲劳强度116

§13-3 混凝土的疲劳强度118

§13-4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疲劳问题118

第十四章 局部应力121

§14-1 局部应力的发生与类别121

§14-2 剥落应力的计算124

§14-3 按马涅耳方法计算劈裂应力125

§14-4 最大劈裂应力试验值与理论值的对比127

§14-5 计算示例128

第十五章 抗扭强度131

§15-1 结构工程遇到的受扭情况131

§15-2 混凝土截面的抗扭性能133

§15-3 偏心预应力与扭转力矩的共同作用135

§15-4 弯扭耦合作用136

§15-5 弯、扭、剪的耦合作用137

第十六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优化设计139

§16-1 概述139

§16-2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建立139

§16-3 优化方法143

§16-4 示例143

§17-2 先张法无粘结构件147

第十七章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特性147

§17-1 概述147

§17-3 无粘结后张法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149

§17-4 破坏阶段无粘结部分预应力后张法梁的一些初步试验数据151

§17-5 无粘结后张法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国外一典型试验的介绍152

第十八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地震反应154

§18-1 概述154

§18-2 理想化的循环荷载154

§18-3 理想化的弯矩—曲率关系与实验值的比较157

§18-4 理想化的荷载—位移关系159

§18-5 非线性动力分析159

§18-6 非线性动力分析结果161

§18-7 小结1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