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语言学导论
  • 杨信川编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4983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语言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言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语言和语言学1

0.1 什么是语言1

0.2 什么是语言学4

0.2.1 语言学的性质4

0.2.2 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5

0.2.3 语言学的门类、方法和材料7

0.2.4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实践意义9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11

1.1 语言的信息交际功能11

1.1.1 交际和信息传递方式11

1.1.2 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14

1.1.3 语言是最高效的信号系统17

1.1.4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信号系统20

1.1.5 语言是人为的符号系统23

1.2 语言的思维功能30

1.2.1 语言是思维的基础30

1.2.2 语言是思维的手段33

1.2.3 语言是思维成果的载体34

1.2.4 语言特征和思维特征有联系34

1.2.5 语言和思维又是两种不同的现象38

1.3 语言的社会功能40

1.3.1 语言与社会关系的研究40

1.3.2 社会集团与语言集团42

1.3.3 社会统一与语言统一49

1.3.4 社会特点与语言特点52

1.3.5 社会不平等和语言不平等55

1.4 语言的文化功能59

1.4.1 语言记录的文化特征59

1.4.2 语言体现的文化差异64

1.4.3 语言与文学69

1.5 语言的情景表达功能75

1.5.1 会话语用学76

1.5.2 语用分析83

1.5.3 语境分析85

1.5.4 语言的功能分析86

第二章 语言的表层结构——语音87

2.1 语音的研究87

2.1.1 为什么要研究语音87

2.1.2 语音研究的不同角度88

2.2 音标91

2.3 发音98

2.3.1 发音器官及其机制98

2.3.2 元音100

2.3.3 辅音103

2.3.4 音变106

2.4 音位学108

2.4.1 音位和音位系统108

2.4.2 建立音位系统的主要原则和方法111

2.4.3 汉语普通话的音位系统115

2.4.4 音位的类聚与组合117

附录 关于音节的判断标准121

2.4.5 音位学原理的实践意义123

第三章 语言的深层结构130

3.1 词和构词成分130

3.1.1 语素、词和短语130

3.1.2 实与虚132

3.1.3 自由与粘着133

3.1.4 词干与词缀135

3.1.5 开放的类与封闭的类138

3.2 构词法139

3.2.1 复合法139

3.2.2 附加法144

3.2.3 缩略法152

3.2.4 重叠法155

3.2.5 转化法157

3.3 形态学范畴159

3.3.1 性159

3.3.2 数161

3.3.3 格162

3.3.4 时163

3.3.5 态164

3.3.6 体164

3.3.7 人称165

3.4 词类165

3.5 句法169

3.5.1 句子和句法分析169

3.5.2 意义关系170

3.5.3 结构关系171

3.5.4 位置关系179

3.5.5 转换与生成180

第四章 语言的意义187

4.1 语义和语义学187

4.2 语义的表现188

4.2.1 言内义与言外义189

4.2.2 理性义和附加义191

4.2.3 概括义与具体义193

4.2.4 模糊义与确切义196

4.3 语义的形成与变迁198

4.3.1 词义的形成199

4.3.2 词义的变化201

4.4 语义成分204

4.4.1 语义场204

4.4.2 语义分析205

4.5 语义关系208

4.5.1 下义关系208

4.5.2 同义关系209

4.5.3 反义关系209

4.6 语义逻辑210

4.6.1 关系和关系推理211

4.6.2 命题逻辑216

4.6.3 谓词逻辑219

第五章 语言的产生和理解225

5.1 言语的产生和理解225

5.2 语言的习得227

5.3 语言与大脑229

5.3.1 语言与大脑的生物学联系229

5.3.2 语言集中区在大脑中的位置235

5.3.3 大脑如何编码和解码言语和语言241

5.3.4 语言成分在神经解剖学上有分别吗246

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251

6.1 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251

6.2 语法的发展256

6.3 词汇的发展260

6.4 历史比较法264

6.4.1 历史比较语言学和历史比较法264

6.4.2 历史比较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266

6.4.3 历史比较法的基本原理274

6.4.4 历史比较法的价值与局限277

6.5 语言间的相互影响279

6.5.1 语言间的借用279

6.5.2 语言的地位和语言渗透284

6.6 语言的类型和普遍特征289

6.6.1 语言的类型289

6.6.2 语言的普遍特征298

附录一 关于语言的起源303

附录二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309

附录三 其他主要的语言学流派315

附录四 世界语言谱系分类326

第七章 语言与文字332

7.1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332

7.1.1 文字的性质332

7.1.2 文字的作用334

7.2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336

7.2.1 文字的产生336

7.2.2 文字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341

7.3 汉字和汉语348

附录 语言学发展的社会背景353

主要参考书目364

后记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