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Excel在销售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Excel在销售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 韩良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4280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电子表格系统,Excel-应用-销售;电子表格系统,Excel-应用-财务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Excel在销售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获取销售数据和财务数据1

1.1 从Access数据库中获取数据2

1.1.1 在Excel中导入Access数据库数据2

1.1.2 在Excel中导入Access数据库数据并创建数据透视表4

1.1.3 通过新建数据库查询将Access数据库数据导入到Excel工作表5

1.1.4 通过复制粘贴方法将Access数据库数据复制到Excel工作表8

1.1.5 通过Access的导出工具将Access数据库数据复制到Excel工作表9

1.2 从SQL Server数据库中获取数据11

1.2.1 利用复制粘贴方法获取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11

1.2.2 通过新建数据库查询法将SQL Server数据导入到Excel工作表13

1.3 从文本文件中获取数据14

1.3.1 直接将文本文件打开为Excel工作簿15

1.3.2 使用导入数据工具将文本文件数据导入到Excel工作表17

1.4 从其他工作簿中获取数据17

1.4.1 利用复制粘贴法从其他工作簿中获取数据17

1.4.2 利用导入数据法从其他工作簿中获取数据17

1.5 汇总同一工作簿中各个工作表的数据18

1.6 汇总不同工作簿中的数据21

1.7 从互联网获取数据21

1.7.1 建立Web查询21

1.7.2 保存Web查询23

1.7.3 运行Web查询24

1.7.4 复制和粘贴静态数据24

第2章 使用图表分析数据25

2.1 创建图表的方法26

2.1.1 快速创建销售图表26

2.1.2 利用图表向导创建销售图表26

2.2 图表的编辑与美化28

2.2.1 设置坐标、标题、图例等的格式28

2.2.2 改变图表大小29

2.2.3 移动或复制图表29

2.2.4 添加数据标志29

2.3 为图表添加/删除系列30

2.3.1 利用复制粘贴法为图表添加系列30

2.3.2 利用添加系列法为图表添加系列31

2.3.3 删除系列31

2.4 在图表上显示特殊数据32

2.4.1 在图表上显示最大销售量(额)和最小销售量(额)32

2.4.2 在图表上显示平均销售量(额)33

2.5 将销售额和销售量绘制在一张图表上35

2.6 绘制动态图表36

2.6.1 制作随销售数据变化而变化的图表36

2.6.2 制作随部门变化而变化的图表39

2.6.3 制作始终能反映最新几个数据的动态图表40

2.6.4 制作可动态滚动和缩放的销售图表43

2.7 对图表进行个性化处理46

2.7.1 在图表上显示产品图片46

2.7.2 制作半透明图表48

2.7.3 制作颜色渐变图表50

2.8 利用雷达图进行财务分析50

2.8.1 雷达图的构成51

2.8.2 财务指标的选取51

2.8.3 绘制雷达图52

2.9 打印图表55

2.9.1 打印单张图表56

2.9.2 打印多张图表56

第3章 使用数据清单分析数据58

3.1 使用数据清单应注意的事项59

3.2 使用记录单输入数据59

3.3 使用记录单编辑数据60

3.3.1 使用记录单修改数据60

3.3.2 使用记录单删除数据60

3.3.3 使用记录单查找数据60

3.4 在工作表中有大标题时如何使用记录单60

第4章 对数据进行排序分析62

4.1 数据排序的规则63

4.2 数据排序的操作步骤63

4.3 自定义排序63

4.4 按姓氏笔画排序65

4.5 先进行排序然后再恢复排序前的状态65

4.6 按照单元格颜色或字体颜色进行排序66

4.7 按照字符的长度进行排序67

4.8 在不改变数据顺序情况下进行排序67

4.9 筛选出最大销售额的前几个并进行排序68

4.10 筛选出最小销售额的前几个并进行排序69

第5章 对数据进行查找筛选和分类汇总70

5.1 查找定位数据71

5.1.1 使用通配符查找定位数据71

5.1.2 使用条件格式快速查找定位数据72

5.2 数据筛选74

5.2.1 自动筛选74

5.2.2 取消筛选75

5.2.3 自定义筛选75

5.2.4 高级筛选76

5.2.5 计算条件下的高级筛选77

5.2.6 将含有数据的行筛选出来78

5.2.7 保存筛选结果79

5.2.8 对筛选的结果进行汇总80

5.3 数据分类汇总82

5.3.1 创建分类汇总82

5.3.2 撤销分类汇总83

5.4 利用Excel 2003的列表工具分析数据83

5.4.1 创建列表83

5.4.2 利用列表分析数据85

5.4.3 删除列表85

5.5 数据的特殊处理86

5.5.1 找出特殊数据,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86

5.5.2 找出两张工作表中都存在的行数据88

5.5.3 找出仅存在一张工作表中的行数据89

5.5.4 利用排序方法删除数据区域内的所有空行90

5.5.5 利用自动筛选方法删除数据区域内的所有空行92

5.5.6 利用高级筛选方法删除数据区域内的所有空行93

5.5.7 利用VBA编程方法删除数据区域内的所有空行94

5.5.8 利用VBA编程方法删除数据区域内的所有空列94

5.5.9 利用自动筛选方法删除数据区域内的所有重复行数据95

第6章 利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分析数据97

6.1 制作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基本方法98

6.1.1 制作数据透视表98

6.1.2 数据的透视分析101

6.1.3 数据更新101

6.1.4 显示数据项的明细数据101

6.1.5 制作数据透视图102

6.2 从其他数据源制作数据透视表103

6.2.1 利用其他工作簿数据制作数据透视表103

6.2.2 利用数据库数据制作数据透视表107

6.3 利用数据透视表对同一工作簿中各个工作表的销售数据进行汇总分析107

6.3.1 创建一个带有公司页选择器的汇总表108

6.3.2 创建一个带有公司页选择器及商品选择列表框的销售柱形图112

6.4 利用数据透视表生成销售数据的时间序列113

6.4.1 生成日销售量的时间序列113

6.4.2 生成月销售量的时间序列114

6.4.3 生成季度销售量的时间序列115

6.4.4 生成年-季-月-日组合的销售量时间序列115

6.4.5 生成销售总额时间序列数据116

6.5 统计不同规模销售量的发生次数和频率分布117

6.5.1 统计不同规模销售量的发生次数117

6.5.2 统计不同规模销售量的频率分布119

6.6 统计不同地区不同规模销售量的发生次数和频率分布120

6.7 制作不同规模销售量频率分布图121

6.8 利用数据透视表分析财务会计数据122

6.8.1 利用数据透视表制作试算平衡表和科目汇总表123

6.8.2 利用数据透视表制作明细分类账127

6.8.3 利用数据透视表制作会计凭证查询系统128

第7章 利用Excel的多维分析工具(OLAP)进行数据分析130

7.1 创建基于OLAP多维数据集的数据透视表131

7.2 使用基于OLAP多维数据集的数据透视表137

第8章 利用函数进行数据管理分析140

8.1 求和函数与应用141

8.1.1 无条件求和——SUM函数141

8.1.2 单条件求和——SUMIF函数142

8.1.3 基于多个条件进行求和——SUM函数和IF函数联合使用142

8.1.4 计算几组数组间对应元素乘积之和——SUMPRODUCT函数145

8.1.5 对数据区域中最大的n个数据进行求和146

8.1.6 对数据区域中最小的n个数据进行求和147

8.1.7 根据商品和月份名称加总销售数据148

8.1.8 对不同颜色的单元格或不同颜色字体的单元格进行求和150

8.2 条件和逻辑函数151

8.2.1 IF函数152

8.2.2 IF函数和AND函数及OR函数联合使用153

8.3 查找与引用函数153

8.3.1 VLOOKUP函数和HLOOKUP函数154

8.3.2 MATCH函数156

8.3.3 INDEX函数157

8.3.4 ADDRESS函数161

8.3.5 INDIRECT函数161

8.3.6 OFFSET函数164

8.4 数据库函数165

8.4.1 DSUM函数165

8.4.2 DAVERAGE函数、DMAX函数和DMIN函数167

8.4.3 DGET函数168

8.5 日期和时间函数168

8.5.1 确定具体日期169

8.5.2 确定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170

8.5.3 设置日期显示格式170

8.6 财务函数171

8.6.1 年金现值的计算——PV函数171

8.6.2 不等额收付款项现值的计算——NPV函数172

8.6.3 年金终值的计算——FV函数173

8.6.4 不等额收付款项终值的计算174

8.6.5 已知年金时计算利率——RATE函数175

8.6.6 已知不等额收付款项时计算利率——IRR函数175

8.6.7 期数和投资回收期的计算——NPER函数176

8.6.8 等额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PMT函数、IPMT函数和PPMT函数177

8.6.9 计算累计偿还利息额和本金额——CUMIPMT函数和CUMPRINC函数178

8.6.10 债券投资的有关计算179

8.6.11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183

8.7 字符串函数186

8.7.1 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生日、性别等信息186

8.7.2 将金额的各个数字依次填入到连续的单元格187

8.7.3 设置单元格内数字的显示格式190

第9章 销售信用政策分析与决策191

9.1 信用标准决策192

9.1.1 信用标准决策方法192

9.1.2 信用标准决策实例192

9.2 信用条件决策193

9.2.1 信用条件决策方法193

9.2.2 信用条件决策实例194

9.3 收账政策决策195

9.3.1 收账政策决策方法195

9.3.2 收账政策决策实例195

9.4 现金折扣决策196

9.4.1 现金折扣决策方法196

9.4.2 现金折扣决策实例197

9.5 信用政策的综合决策198

9.5.1 信用政策综合决策方法198

9.5.2 信用政策综合决策实例198

9.6 信用决策的动态分析方法199

9.6.1 单期信用政策方案决策199

9.6.2 永续信用政策方案决策200

第10章 应收账款管理202

10.1 应收账款信息管理系统203

10.1.1 建立应收账款基本信息表203

10.1.2 自动计算到期日、欠款额、开票天数和是否到期204

10.1.3 利用条件格式突出显示逾期发票205

10.1.4 保护计算公式207

10.1.5 输入应收账款基本信息210

10.1.6 删除应收账款的基本信息211

10.1.7 修改应收账款基本信息212

10.2 制作应收账款对账单212

10.2.1 制作应收账款数据透视表212

10.2.2 制作应收账款对账单214

10.2.3 打印应收账款对账单214

10.2.4 发送应收账款对账单邮件给客户215

10.3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216

10.3.1 编制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表216

10.3.2 绘制显示不同客户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图219

10.3.3 绘制显示不同账龄区间的应收账款总额账龄分析图222

10.4 利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进行账龄分析223

第11章 存货管理228

11.1 基本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229

11.1.1 经济订货批量方程229

11.1.2 经济订货批量计算229

11.2 扩展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231

11.2.1 存货陆续供应和耗用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231

11.2.2 存货瞬时到货且允许缺货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231

11.2.3 存货陆续供应和耗用且允许缺货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231

11.3 有数量折扣但不允许缺货情况下的经济订货批量233

11.3.1 非连续价格形式的折扣优惠233

11.3.2 连续价格形式的折扣优惠234

11.4 确定最佳存货期236

11.4.1 存货保本期和存货保利期的计算237

11.4.2 建立存货保本期和存货保利期计算模型237

11.5 存货的ABC分类管理238

11.5.1 存货的ABC分类管理概述238

11.5.2 利用Excel对存货进行ABC分类管理239

11.6 存货计价241

11.6.1 个别认定法241

11.6.2 先进先出法(利用函数)243

11.6.3 制作先进先出法模版244

11.6.4 先进先出法(利用VBA)245

11.6.5 后进先出法(利用VBA)248

11.6.6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249

11.6.7 移动加权平均法250

11.6.8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251

11.6.9 零售价格法252

11.6.10 毛利率法253

第12章 销售预测254

12.1 利用Excel预测函数进行预测255

12.1.1 利用LINEST函数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256

12.1.2 利用LINEST函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57

12.1.3 利用LOGEST函数进行一元指数回归分析257

12.1.4 利用LOGEST函数进行多元指数回归分析258

12.1.5 利用FORECAST函数直接进行一元线性预测259

12.1.6 利用GROWTH函数直接进行一元指数预测260

12.1.7 利用TREND函数直接进行一元线性预测260

12.1.8 利用SLOPE函数获取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261

12.1.9 利用INTERCEPT函数获取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截距261

12.2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预测262

12.2.1 移动平均法262

12.2.2 指数平滑法263

12.2.3 回归分析法264

12.3 利用回归工具进行预测分析265

12.3.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265

12.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66

12.3.3 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267

12.3.4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268

12.3.5 利用图表法进行回归分析270

12.4 利用规划求解工具解决预测问题273

12.4.1 基本预测模型273

12.4.2 应用实例274

12.5 利用概率预测方法进行预测275

12.5.1 条件概率预测方法275

12.5.2 利用马尔科夫方法预测市场销售状态276

12.5.3 利用马尔科夫方法预测市场占有率277

12.5.4 蒙特卡罗预测方法278

第13章 成本预测与管理282

13.1 成本预测283

13.1.1 高低点法283

13.1.2 回归分析法284

13.1.3 目标利润推算法284

13.1.4 比例预测法285

13.2 成本分解286

13.2.1 利用图表分解成本286

13.2.2 利用函数分解成本286

13.2.3 利用回归工具分解成本287

13.3 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分析287

13.3.1 整理数据并计算有关的指标288

13.3.2 绘制趋势分析动态图表289

13.3.3 绘制对比分析动态图表291

第14章 利润预测及规划297

14.1 单品种产品的本量利分析298

14.1.1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298

14.1.2 绘制基本的本量利分析图298

14.1.3 绘制带有数值调节按钮和盈亏平衡线的本量利分析图299

14.1.4 在本量利分析图上添加数值调节按钮并显示数据305

14.1.5 绘制基本的盈亏面积图307

14.1.6 绘制带有数值调节按钮的盈亏面积图311

14.1.7 利润的敏感性分析模型313

14.1.8 目标利润分析模型315

14.1.9 产销不平衡时的本量利分析315

14.2 多品种产品的本量利分析319

14.2.1 品种结构确定情况下多品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计算319

14.2.2 品种结构不确定情况下多品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计算320

14.2.3 多品种产品的利润敏感性分析模型321

14.3 本量利最优化分析模型323

14.3.1 利润最大化模型323

14.3.2 保利模型325

14.3.3 保本模型326

14.3.4 成本控制模型326

14.4 非线性本量利分析327

14.4.1 利用图表进行非线性本量利分析327

14.4.2 利用插值法确定非线性情况下的保本销售量329

14.4.3 非线性本量利分析模型330

14.5 不确定性本量利分析331

14.5.1 利用联合概率法确定保本销售量及其概率分布332

14.5.2 利用联合概率法确定利润概率分布333

14.5.3 蒙特卡罗模拟法335

14.6 制定利润计划339

14.6.1 编制利润计划表339

14.6.2 分析利润计划完成情况340

第15章 产品生产决策343

15.1 新产品开发的决策分析344

15.2 亏损产品是否应停产的决策分析344

15.3 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分析346

15.3.1 成批生产单一品种产品的情况346

15.3.2 同一生产设备分批轮换生产几种产品的情况347

15.4 根据订单确定最优产品生产计划348

15.5 不确定情况下的生产决策349

15.5.1 利用小中取大法进行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生产决策349

15.5.2 利用大中取小法进行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生产决策350

15.5.3 利用概率法进行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生产决策351

第16章 产品定价决策354

16.1 成本加成定价决策355

16.1.1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决策355

16.1.2 变动成本加成定价决策356

16.1.3 全部成本加成定价决策356

16.2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357

16.2.1 利用规划求解工具确定产品价格357

16.2.2 利用图表确定产品价格358

16.2.3 利用函数确定产品价格359

16.3 本量利定价决策360

16.3.1 保本定价法360

16.3.2 保利定价法360

16.4 反向定价决策361

16.4.1 确定批发价361

16.4.2 确定出厂价361

16.5 特殊订货定价决策362

16.5.1 不增加专属成本也不影响正常销售的特殊订货定价决策362

16.5.2 需要增加专属成本但不影响正常销售的特殊订货定价决策362

16.5.3 接受订货会影响正常生产销售的特殊订货定价决策363

第17章 销售及服务决策364

17.1 销售方式决策365

17.1.1 打折销售决策的一般方法365

17.1.2 建立打折销售决策模型367

17.1.3 从资金周转的角度确定商品折扣的盈亏平衡点368

17.1.4 折扣销售/返还现金/附赠商品的销售方式决策370

17.2 销售渠道决策372

17.2.1 自销/代销方式的决策方法372

17.2.2 建立自销/代销方式决策模型374

17.3 分期付款销售方式决策376

17.4 售后服务方式决策379

附录A 范例索引381

附录B Excel工作表函数388

附录C Excel常用键盘快捷键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