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论
  • 朱楚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9990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220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汉语规范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篇3

第一章 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概述3

一、汉语规范化面临困惑3

二、确认中介与解释中介5

三、显性中介与隐性中介8

四、中介现象研究的意义10

第二章 约定俗成与中介现象13

一、“约定俗成”的典故意义13

二、“约定俗成”的语言意义15

三、“约定俗成”的语言学意义18

四、“约定俗成”与汉语规范中介20

(一)偏移已经发生20

(二)偏移正在发生22

(三)偏移刚刚发生23

文字篇29

第三章 汉字规范与规范更新29

一、汉字规范与规范汉字29

(一)汉字规范的特征29

(二)《通用规范汉字表》31

二、“二简”与规范汉字33

(一)“二简”的发布与废止34

(二)《字表》认可的“二简”字35

(三)《字表》否决但意义有牵连的“二简”字37

(四)《字表》否决但依然在用的“二简”字42

三、《简化字总表》与繁简字45

(一)《简化字总表》的调整45

(二)繁简对应关系53

(三)书〔書〕、昼〔晝〕、画〔畫〕56

第四章 字词的异形与异读58

一、字形与词形的规范58

(一)异体字的规范58

(二)异形词的规范61

(三)书写规范的差异67

二、字词的读音规范72

(一)异读词与《审音表》72

(二)异读词的另类读音73

(三)异读词读音的变异75

(四)异读词的读音取舍78

(五)“异读两可”现象81

三、“淘粪”与“掏粪”82

词汇篇91

第五章 词汇规范及其规范依据91

一、词语形音义的规范91

(一)词音规范91

(二)词形规范93

(三)词义规范98

二、词语规范与词汇规范100

(一)词汇规范的内容100

(二)词汇规范的性质100

三、词汇规范及其依据101

(一)词汇规范与《现代汉语词典》101

(二)遵循《现代汉语词典》105

(三)变通《现代汉语词典》108

第六章 词义误用与词义偏移118

一、词义误用的原因118

二、词音与词义120

(一)同音词与同音误用120

(二)同音双关与谐音造词123

(三)同音词的语义牵连124

(四)“同音误用”的常态化129

三、字义与词义132

(一)字义与望文生义132

(二)字义与词义别解133

(三)误用与别解之间135

四、词的内部形式139

(一)词的内部形式与词义140

(二)内部形式的误解与歧解140

(三)词的内部形式与中介141

(四)“天敌”的词义偏移142

五、所指与词义146

(一)理性义及其误用146

(二)引申义与活用义151

六、理性义中介现象154

(一)词义与词义分化155

(二)词义与视点游移158

(三)整体引申与过渡160

(四)“杀手”的旧词新义163

(五)“房东”与“房主”辨172

第七章 词义色彩与色彩变异175

一、词义色彩175

(一)词义色彩的种类175

(二)词义色彩的误用175

(三)词彩的修辞变用177

二、词彩变异178

(一)词彩的可变性178

(二)词彩的时代性179

(三)词彩的区域性182

三、词彩中介对策184

(一)动态分析184

(二)服务语用190

(三)适当存疑194

第八章 词汇规范中介现象197

一、词汇规范化与中介现象197

(一)词汇系统与词汇规范197

(二)词汇规范化的原则197

(三)词汇规范化中介现象198

二、新生词与新词规范199

(一)新生词和词汇的发展200

(二)生造词及网络词200

(三)新生词与“中介词语”202

三、方言词与通用词205

(一)方言词的吸收与排斥205

(二)方言词的弹性规范207

(三)方言词辨析二则211

四、古语词与现代词214

(一)文言词的表达色彩214

(二)文言词义的沿袭与演变216

(三)文言词共时运用与规范218

五、外来词与本族词223

(一)外来词与语言接触223

(二)外来词与字母词223

(三)外来词的规范问题226

语法篇233

第九章 词类误用与词类活用233

一、词性误用与词义误用233

二、词类活用的修辞效果234

三、语法引申的渐进性235

四、词类功能的多样性239

五、活用与误用中介242

(一)新旧习惯差异242

(二)词义模糊现象246

(三)主观感受差异248

六、关于“副名组合”250

(一)“副名组合”与词义引申250

(二)“副名组合”的结构功能252

(三)“副名组合”与语法规范253

七、“为了”与“因为”254

(一)词义辨析255

(二)词性辨析257

(三)语病辨析259

第十章 定名不当与定名组合261

一、一道改错题的困惑261

二、定中搭配的合理性263

三、定名组合的名词延伸264

四、定名组合的定语添加266

五、余论:定语与状语269

第十一章 主语残缺与主语简省270

一、成分残缺与主语残缺270

(一)句子成分270

(二)成分残缺270

(三)主语残缺271

二、主语残缺的层级性272

(一)缺少主语272

(二)暗换主语272

(三)主语隔句省略273

(四)主语隔层次省略273

三、主语简省的条件276

(一)承前主语省276

(二)承前定语省277

(三)承前宾语省277

四、主语简省的边界278

(一)主语承非主语省278

(二)承前省的规范层次279

五、主语意会的不定性279

(一)意会主语与结构主语279

(二)意会主语与语法规范280

六、主语残缺与简省之辨282

(一)语用分析与逻辑分析282

(二)残缺与简省交叉兼容285

(三)主语残缺与中介存疑287

七、几种句法格式的讨论288

(一)关于“贵宾所到之处……”288

(二)关于承非主语省290

(三)关于“通过……,使……”291

(四)关于“主居状中”句式294

第十二章 宾语残缺与宾语简省298

一、宾语残缺与结构调整298

(一)宾语残缺与宾语简省298

(二)宾语残缺的结构调整299

二、定语代替中心词用法300

(一)古代汉语的“定代中心”300

(二)现代汉语的“定代中心”301

(三)“以定代宾”与宾语残缺302

三、宾语残缺与语言变异304

(一)名宾动词的功能延伸304

(二)动词“选择”意义弱化305

(三)动词“抓紧”组合泛化308

四、宾语简省与语言环境309

(一)宾语简省与话语背景309

(二)宾语简省与上下文310

(三)宾语简省与题旨311

(四)宾语简省与语体312

五、宾语简省与个体特色312

(一)承认表达差异313

(二)尊重语言事实314

第十三章 杂糅结构与兼语句式318

一、杂糅结构318

(一)前后结构牵连318

(二)两种说法混杂319

二、兼语句式320

(一)使令型兼语句321

(二)爱恨型兼语句321

(三)选认型兼语句321

(四)有无型兼语句322

(五)判定型兼语句322

(六)存在型兼语句322

(七)双宾型兼语句322

(八)补充型兼语句323

三、杂糅与兼语的辨析323

(一)结构性质不同323

(二)句中停顿不同324

四、是兼语不是杂糅325

(一)是否使令型兼语句325

(二)是否爱恨型兼语句328

(三)是否判定型兼语句328

(四)是否有无型兼语句329

五、既非杂糅也非兼语330

(一)多切分结构330

(二)插说语331

(三)紧缩句332

(四)用词不当333

六、“不乏”句与兼语句334

(一)“不乏”与“不乏”句334

(二)“不乏”与“有”的重合335

(三)“不乏”的另类用法336

第十四章 词语累赘与信息羡余338

一、语言交际的多余信息338

(一)信息羡余与修辞反复338

(二)信息羡余的主要类型339

(三)信息羡余的生成原理341

二、词语累赘的常见类型346

(一)结构上重复多余346

(二)意义上重复多余347

(三)结构上节外生枝348

(四)意义上节外生枝348

(五)词语累赘综合分析349

三、多余词语的正误中介350

(一)共时与历时交错融合350

(二)充分性经济性的互补350

(三)正误之间的度量差异351

四、多余词语的正误辨析353

(一)隐性重复与显性重复(隐与显)353

(二)文从字顺与语句不通(顺与滞)356

(三)要言不烦与烦而无当(简与繁)359

(四)通俗易懂与含蓄蕴藉(雅与俗)362

五、几种羡余结构考察365

(一)添加动词:“提出质疑”“表示道歉”365

(二)凸显语义:“天籁之音”亲眼目睹”367

(三)性质限定:“新的起色”“不必要的浪费”369

(四)双向诠释:“悬殊很大”“差别悬殊”372

(五)羡余补充:“落实到实处”“出口到国外”375

(六)词义更新:“口碑”“好口碑”“口碑好”378

(七)格式同化:“从……以来+算起”380

第十五章 否定不当与羡余否定385

一、否定句式的作用385

(一)迂回委婉的表达功能385

(二)曲径通幽的预设功能386

二、否定不当的语病387

(一)多余否定与少用否定387

(二)显性多余否定与隐性多余否定388

(三)关于“切忌”的误用390

三、常见羡余否定句392

(一)“好”和“好不”392

(二)“难免”和“难免不”393

(三)“不由得”和“不由得不”394

(四)“一会儿”和“不/没一会儿”396

(五)“差点儿”和“差点儿没”396

(六)“来……之前”和“没来……之前”397

(七)“除非……才”和“除非……不”398

(八)“非……(不可)”398

四、动宾羡余否定句399

(一)动宾结构与羡余否定399

(二)谓词性宾语的否定性400

(三)结构转换与否定淡化403

(四)强化否定与羡余否定405

五、否定多余中介现象406

(一)认识分歧的必然性406

(二)羡余否定教研分流410

六、“失之”与“有失”辨414

(一)“失之”与“有失”的区别与牵连415

(二)“失于1”与“失于2”的后续成分416

(三)“有失+贬义词”的表达语气417

(四)“有失”与“有……的地方”420

七、“无时无刻不”考察423

(一)“无A无B”的格式语义424

(二)“无时无刻”的语义偏移426

(三)“无时无刻”与“正反同义”428

参考文献430

后记4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