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研究
  • 高连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8412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金融事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金融发展一般理论的文献研究1

一、西方学者对金融发展的一般理论研究1

(一)货币分析理论:由“货币中性”到“货币非中性”的认识1

(二)金融分析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3

(三)金融结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形成的基础5

(四)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及其拓展7

(五)金融约束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14

(六)金融发展因素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17

二、中国学者对金融发展的一般理论研究23

(一)整体金融发展的研究:令人振奋的文献数量23

(二)金融资源——金融协调——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一个新的金融发展理论体系25

(三)科学金融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31

(四)金融生态观:生态系统视角的金融发展观33

(五)和谐金融观:初显端倪,仍未从狭义走向广义35

第二章 金融发展一般理论的解释性研究39

一、金融发展的含义:不同的角度39

二、金融发展的结构:方方面面的刻画44

(一)金融组织体系的发展44

(二)金融工具体系的发展45

(三)金融业务体系的发展48

(四)金融支付体系的发展51

(五)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52

(六)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53

三、金融发展的功能:扩展与提升57

(一)金融功能理论的衍化57

(二)金融功能层次的演进59

四、金融发展的因素:基础性环境62

(一)健全的经济制度62

(二)完善的信用制度63

(三)积极的政府行为64

五、金融发展的类型:可选择的道路65

(一)金融结构的类型65

(二)金融发展的道路67

六、金融发展的过程:一般的规律68

七、金融发展的度量:多项量化指标69

(一)金融中介发展指标体系70

(二)证券市场发展指标体系72

八、金融发展的结果:或正或反的“双面”影响74

(一)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74

(二)金融发展对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75

第三章 区域金融和区域金融发展的经济学视角研究78

一、当代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演进过程78

(一)西方区域经济学对区域金融的研究78

(二)西方宏观货币经济学对区域金融的研究79

二、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区域金融的研究进展82

(一)区域金融结构与差异的研究82

(二)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流动性的研究84

(三)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85

(四)区域金融调控、改革与发展策略的研究87

三、区域金融的涵义与特征89

(一)区域金融的涵义89

(二)区域金融的特征91

四、区域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基于“自组织”的区域金融效率帕雷托改进93

(一)区域金融发展的涵义93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95

(三)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阶段特征:从平衡到非平衡97

五、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01

(一)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古典学派和AK模型分析101

(二)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过程:渠道与机制分析104

第四章 区域金融发展的金融地理学视角研究112

一、金融地理学:一个关于金融的新经济地理学表述112

二、金融地理学与区域金融学的区别与联系120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差异:区域金融空间格局的地理分布122

(一)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差异产生的因素分析:区域金融资源禀赋差异122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125

(三)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127

四、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过程:区域金融空间格局的地理变化129

(一)区域金融空间结构发展规律129

(二)区域金融中心的空间转移132

五、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区域金融间的影响、合作与一体化134

(一)区域金融内外的相互影响134

(二)区域间金融的相互合作135

(三)区域间金融的一体化140

第五章 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理论体系研究(上)——区内金融和谐发展一、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143

(一)区域金融和谐的内涵143

(二)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146

(三)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内在机理147

二、区域金融体系的自和谐发展150

(一)区域金融自和谐发展的目标150

(二)区域金融自和谐发展的规模与速度153

(三)区域金融自和谐发展的结构160

(四)区域金融自和谐发展的机制176

(五)区域金融自和谐发展的效率与效益178

(六)区域金融自和谐发展的质量与安全181

(七)区域金融自和谐发展的模式185

(八)区域金融自和谐发展的空间分布187

(九)区域金融的代际可持续自和谐发展190

三、区域金融与经济的共和谐发展193

(一)区域金融与经济的和谐性最终体现为区域货币供求的总量和结构的协调193

(二)区域货币供求总量的协调及基本特征195

(三)区域货币供求结构的协调及基本特征196

(四)促进和保持区域金融与经济共和谐发展的政策工具搭配197

四、区域金融与社会的共和谐发展198

(一)区域金融与社会的共和谐以其相互作用关系为基础198

(二)区域金融与社会的共和谐发展201

五、区域金融与人口、文化、科技等的共和谐发展203

(一)区域金融与人口的共和谐发展203

(二)区域金融与文化的共和谐发展209

(三)区域金融与科技的共和谐发展211

第六章 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理论体系研究(下)——区内外金融和谐发展一、区际间金融的共和谐发展217

(一)区际金融观念协同217

(二)区际金融分工互补220

(三)区际金融相互竞争225

(四)区际金融彼此合作与一体化231

(五)区际金融生态耦合235

二、区域金融与国家金融的共和谐发展237

(一)区域金融与国家金融的区别237

(二)金融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机制237

(三)区域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39

(四)区域金融政策差异化在中国的体现241

(五)区域金融与国家金融共和谐发展的关系242

(六)区域金融与国家金融共和谐发展的途径244

三、区域金融与国际金融的共和谐发展246

(一)区域金融参与国际金融的和谐性247

(二)区域金融利用国际金融的和谐性252

第七章 浙江区域金融非和谐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259

一、浙江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259

(一)浙江金融发展的总体状况259

(二)地方金融开始确立并得到发展261

(三)民间金融发展比较迅速263

(四)金融生态环境遥遥领先264

二、浙江区域金融非和谐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265

(一)浙江区域金融结构存在不合理265

(二)浙江区域金融功能的缺陷267

(三)浙江区域金融发展方式的粗放269

(四)浙江区域金融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不对称270

(五)浙江城乡金融之间发展的不平衡275

(六)浙江区域金融融入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的障碍277

(七)浙江区域金融存在较大风险279

第八章 浙江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研究282

一、浙江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战略282

(一)金融强省战略282

(二)金融和谐发展战略289

(三)民营金融发展战略294

(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战略297

二、浙江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对策305

(一)促进浙江区域金融体系健全发展305

(二)促进浙江区域金融生态化发展307

(三)促进浙江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311

(四)促进浙江区域金融循环发展312

(五)促进浙江城乡金融之间协调发展314

(六)促进浙江区域金融融入长三角发展315

(七)促进浙江区域金融安全运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317

(八)促进浙江区域民营金融壮大发展319

(九)促进浙江企业融资制度创新发展321

参考文献331

后记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