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8853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绪 论1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2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2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6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7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10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12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13
一、学科建设进程13
二、学科建设经验与发展展望15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17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7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西方行为科学的关系19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20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20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22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6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6
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26
二、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学科建设27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28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28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30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31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31
五、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32
六、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33
七、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35
八、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36
九、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37
十、关于党的建设理论39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42
第一节对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借鉴和利用42
一、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42
二、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借鉴48
第二节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51
一、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51
二、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贡献52
三、对前苏联、东欧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继承与借鉴55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57
一、初创和形成时期(1921.7—1935.1)57
二、成熟时期(1935.1—1945.8)59
三、发展时期(1945.8—1957.2)60
四、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时期(1957.2—1978.12)61
五、拨乱反正和发展新阶段(1978.12—至今)61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64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64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64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所决定又为其服务的66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基础工程67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69
一、保证功能70
二、导向功能72
三、凝聚功能74
四、激励功能76
五、调节功能78
六、转化功能79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81
第一节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81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81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83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86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及基本环节88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88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90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90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92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94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94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96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104
第一节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104
一、科学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义104
二、科学地认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105
三、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109
四、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109
五、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110
第二节正确分析和认识职工的特点113
一、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113
二、青年工人的特点114
第三节正确分析和认汉农民的特点116
一、我国农民的新变化116
二、青年农民的特点117
第四节正确分析和认识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的特点119
一、我国知识分子的新变化119
二、青年学生的特点120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123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23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123
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124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体系127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129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129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132
三、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134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37
第一节世界观教育137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138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139
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139
第二节人生观教育140
一、人生理想教育140
二、人生目的教育141
三、人生价值教育142
四、人生态度教育143
第三节政治观教育144
一、基本国情教育144
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45
三、形势政策教育146
四、爱国主义教育147
第四节道德观教育148
一、集体主义教育148
二、职业道德教育150
三、社会公德教育150
四、家庭美德教育151
第五节法制观教育152
一、社会主义民主教育152
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153
三、社会主义纪律教育154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概述156
一、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156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156
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意义157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158
一、方向原则158
二、求实原则159
三、民主原则161
四、渗透原则163
五、层次原则165
六、激励原则167
七、主体原则169
八、示范原则171
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173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述173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涵义173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174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174
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176
四、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176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178
一、理论教育法178
二、实践锻炼法180
三、榜样教育法181
四、自我教育法182
五、形象教育法183
六、心理咨询法185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186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及重要意义186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188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涵义194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194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述194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195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196
一、管理载体197
二、文化载体200
三、活动载体203
四、大众传媒载体205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209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209
一、环境及其对人的影响209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210
一、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11
第二节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11
二、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12
三、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13
四、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15
第三节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17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217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218
三、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219
四、社区环境的影响221
五、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221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222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222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223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点及意义226
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226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点227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意义228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标准及原则229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标准229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原则231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可行性和指标体系233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可行性233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235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分析235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具体方法237
一、实地调查评估法237
二、模拟情景评估法238
三、模糊综合评判法239
第十四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及培养243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243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特殊性243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245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246
一、政治素质247
二、思想素质248
三、道德素质249
四、法律素质250
五、知识素质251
六、能力素质252
七、创新素质253
八、心理素质254
九、身体素质255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培养255
一、党和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培养255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修养257
第十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260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260
一、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260
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265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管理268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内容269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过程273
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组织体系275
后 记278
热门推荐
- 117212.html
- 257814.html
- 1835530.html
- 3708687.html
- 1430757.html
- 3259181.html
- 2923153.html
- 316631.html
- 314993.html
- 1974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2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1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3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5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7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4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3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0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1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8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