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中教养、教育与社会化比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德中教养、教育与社会化比较
  • 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2936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德中教养、教育与社会化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德国篇3

编者前言3

引言5

上编 教养、教育与社会化制度7

第一章 家庭7

第一节 生命周期——变迁与稳定7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的共同生活形式19

第三节 双亲与其他教养者29

第四节 双亲的教育目的31

第五节 家庭法的方方面面37

第二章 学校43

第一节 学校教养与教育目标43

第二节 学校教育事业结构50

第三节 学校的任务与形式58

第四节 咨询机构65

第五节 特殊教育促进73

第六节 学校系统中的外籍学生78

第三章 职业88

第一节 双元制作为在获承认的培训职业中培训的基本模式88

第二节 进修/转岗培训与高校培训95

第三节 培训与劳动市场101

第四节 作为民用职业社会化机构的联邦国防军103

第四章 闲暇与媒体109

第一节 闲暇与媒体时间109

第二节 媒体消费与媒体作用116

第三节 媒体与青少年保护——儿童与青少年媒体使用的法律方面123

下编 发展阶段128

第五章 童年早期与学龄前儿童的教养128

第一节 转变中的童年128

第二节 童年早期的教养131

第三节 日间照管、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照管及教养133

第六章 学龄138

第一节 学龄阶段的发展138

第二节 就学生涯145

第三节 学校与家庭150

第七章 青少年与青年期155

第一节 价值、价值变迁与青少年的发展任务155

第二节 青少年期和当今社会中的青少年亚群体164

第三节 同龄组与青少年文化170

第四节 偏离行为:儿童与青少年违规及其控制176

第五节 校外青少年工作184

第八章 后青春期与早期成人阶段193

第一节 青少年期、青少年研究与青少年政策193

第二节 代际关系204

第三节 年轻成人生活伴侣关系的社会意义209

第九章 压抑死亡?——去世与死亡在德国223

第一节 去世与死亡:界定与其社会特征224

第二节 对去世与死亡的克服尝试227

第三节 对去世与死亡的防御措施231

中国篇237

编者前言237

绪论239

上编 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机制242

第一章 家庭教育242

第一节 家庭生活概述242

第二节 家庭生活的传统形式与新形式245

第三节 家庭人际关系体系的作用248

第四节 社会转型与父母的教养目标的变迁255

第五节 公民在亲属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259

第二章 学校教育266

第一节 学校教育与教学目标266

第二节 传统学制280

第三节 现行学制286

第四节 学校和教育的新形式291

第五节 咨询与促进机构294

第六节 特殊教育298

第三章 职业与社会义务308

第一节 职业培训体系308

第二节 从业过渡形式311

第三节 培训与就业市场315

第四节 服兵役、服民役(试点)322

第五节 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组织和活动326

第四章 社会教育332

第一节 业余时间333

第二节 媒体340

第三节 社会教育因素及机构348

第四节 未成年人保护法354

第五章 自我教育361

第一节 自我教育的地位362

第二节 自我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内容364

第三节 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及自我教育的前景展望367

下编 发展阶段371

第六章 学前期371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372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新观念378

第三节 婴儿期和先学前期的教育382

第四节 幼儿期的教育386

第五节 学前教育机构389

第七章 童年期393

第一节 童年期儿童的发展393

第二节 儿童就学403

第八章 少年期、青年初期412

第一节 社会价值变迁与青少年期的发展任务412

第二节 当今社会中的青少年421

第三节 同辈群体与青少年文化431

第四节 青少年越轨行为437

第五节 校外青少年工作445

第九章 后青年期与早期成人阶段450

第一节 教育和社会化概况450

第二节 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生活状况453

第三节 价值观念取向和思想道德状况456

第四节 人际关系状况和“触网”情况根貌459

第五节 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与青年个体的社会化464

结束语 发展与展望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