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制演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璩鑫圭,唐良炎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1256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09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121页
- 主题词:学制-教育改革(地点: 中国 年代: 近代 学科: 史料) 教育改革-学制(地点: 中国 年代: 近代 学科: 史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制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清政府“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1
一、诏谕2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下诏变法2
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谕开经济特科3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六日谕以策论试士禁用八股文程式4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六日谕停武生童考试及武科乡、会试5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九日谕于各省会建立武备学堂,北洋、湖北、山东已办者酌予扩充*5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谕于各省、府、直隶州及各州、县分别将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5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五日谕各省派学生出洋肄业6
光绪二十七年十月十五日谕政务处将袁世凯所奏山东学堂事宜及试办章程通行各省仿照举办6
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日谕切实举办京师大学堂并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7
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五日谕将京师同文馆着归入京师大学堂7
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初二日谕各省妥速筹划学堂并将开办情形详细具奏7
二、奏议9
山东巡抚袁世凯:遵旨敬抒管见备甄择折(节录)(1901年4月)9
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会奏变法自强第一疏(节录)(1901年7月12日)12
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会奏变法自强第三疏(节录)(1901年7月20日)21
两广总督陶模、广东巡抚德寿:奏请变通科举折(1901年)23
安徽巡抚王之春:复议新政疏(节录)(1901年)25
御史张百熙:敬陈大计疏(节录)(1901年)29
政务处、礼部:会奏变通科举事宜折(节录)(1901年11月11日)32
政务处、礼部:遵旨核议学堂选举鼓励章程折(1901年12月5日)36
政务处:奏酌拟经济特科考试章程折(1901年)38
三、试办学堂(附章程)41
山东巡抚袁世凯:奏办山东大学堂折(1901年9月)41
江苏巡抚聂缉?:遵改书院为学堂疏(1902年1月13日)61
浙江巡抚任道镕:遵旨改设学堂疏(节录)(1902年2月14日)62
管学大臣张百熙:奏筹办大学堂大概情形折(1902年2月13日)63
河南巡抚林开諅:遵旨设立学堂谨陈筹备情形疏(节录)(1902年3月17日)70
两江总督刘坤一:奏办江南省各学堂大略情形折(1902年)71
直隶总督袁世凯:奏办直隶师范学堂暨小学堂折(附章程)(1902年8月11日)73
直隶总督袁世凯拟订中学堂暂行章程(1902年8月11日)86
贵州巡抚邓华熙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1902年7月31日)89
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1902年10月31日)96
第二章壬寅癸卯学制的酝酿、制定和修订112
一、酝酿阶段112
(一)派员赴日考察112
姚锡光:东瀛学校举概序(1898年6月)112
姚锡光:东瀛学校举概(节录学校总说)113
李宗棠:考察日本学校记序(1902年5月)115
张之洞:致上海罗叔芸(振玉)(1901年11月10日)116
罗振玉:扶桑两月记(节录)117
吴汝纶:与张冶秋尚书(百熙)(选录)126
吴汝纶:日本学制大纲序132
缪荃孙:日游汇编序(1903年7月)133
胡景桂:日游笔记序(1904年3月)134
(二)官员函电商讨135
张之洞:致京张冶秋尚书(1902年3月9日)135
张之洞:致张野秋(1902年4月7日)137
张之洞:致京张冶秋尚书(1902年3月23日)137
张之洞:致京管理大学堂张尚书(1903年3月9日)138
张之洞:致张野秋(百熙)(选录)139
张之洞:致瞿子玖(选录)141
张之洞:致瞿子玖、荣华卿145
张百熙:致瞿鸿禨论办学书(选录)146
吴汝纶:答张小浦观察(节录)(1902年5月16日)147
罗振玉:教育私议148
(三)中外人士议论振兴教育148
吴汝纶:与常济生(节录)(1902年8月26日)148
罗振玉:教育赘言八则151
罗振玉:学制私议155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161
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1902年)163
张謇:学制宜仿成周教法师孔子说(1903年)170
夏偕复:学校刍言172
辻武雄:支那教育改革案185
辻武雄:清国两江学政方案私议187
高桥作卫:与北京大学堂总教习吴君论清国教育书192
(四)翻译日本校令章则197
小学校令(樊炳清译)197
私立学校令(高凤谦译)213
师范教育令(陈毅译)215
中学校令(陈毅译)216
高等女学校令(陈毅译)218
实业学校令220
帝国大学令222
罗振玉:日本教育大旨224
《教育世界》译刊的日本教育规章制度目录(附欧美)228
二、颁布学堂章程和废除科举制度233
(一)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233
张百熙:进呈学堂章程折(1902年8月15日)233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年8月15日)235
钦定考选入学章程(1902年8月15日)252
钦定高等学堂章程(1902年8月15日)256
钦定中学堂章程(1902年8月15日)263
钦定小学堂章程(1902年8月15日)270
钦定蒙学堂章程(1902年8月15日)281
(二)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287
张百熙等:奏请添派重臣会商学务折(1903年6月27日)287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1904年1月13日)288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291
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306
奏定中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317
奏定高等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328
奏定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1904年1月13日)339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1904年1月13日)393
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398
秦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414
奏定任用教员章程(1904年1月13日)428
奏定译学馆章程(1904年1月13日)430
奏定进士馆章程(1904年1月13日)438
奏定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 日)444
奏定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447
奏定艺徒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450
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452
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460
奏定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1904年1月13日)468
奏定实业学堂通则(1904年1月13日)473
奏定各学堂管理通则(1904年1月13日)476
奏定学务纲要(1904年1月13日)488
奏定各学堂考试章程(1904年1月13日)508
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1904年1月13日)514
(三)废除科举制度523
袁世凯、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折(1903年3月)523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片(1904年1月13日)527
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9月2日)530
学部:奏陈教育宗旨折(1906年3月25日)534
(一)教育宗旨、毕业奖励方面534
三、增删修订534
御史陈曾佑:奏请变通学堂毕业奖励出身事宜折(1905年9月)540
(二)初等教育方面543
学部:奏请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折(1909年5月15日)543
江苏教育总会呈学部请变通初小学堂章程文(1909年)546
江苏教育总会咨呈江督筹设单级教授练习所文(附简章)(1909年)549
学部:奏改订两等小学堂课程折(1910年12月30日)550
学部:奏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1909年5月15日)552
(三)中等教育方面552
学部:奏改订中学文、实两科课程折(1911年1月26日)560
(四)高等教育方面561
学部:奏定京师法政学堂章程折(1907年2月2日)561
学部:议覆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折(1910年6月3日)562
学部:奏改订法政学堂章程折(1910年12月20日)564
(五)师范教育方面566
学部订定优级师范选科简章(1906年7月21日)566
学部:咨各省师范学堂自本年始一律停招优级选科初级简易科文(1910年4月7日)569
学部:剳各省优级师范准附设补习班文(1910年4月18日)570
(六)补习教育方面571
学部通行京外给事中刘学谦奏设半日学堂片稿文(1906年1月4日)571
学部:奏遵拟简易识字学塾章程折(并单)(1910年1月10日)572
(七)女子教育方面574
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1907年3月8日)574
第三章壬子癸丑学的制定和修订596
一、民国初期教育事业的恢复596
教育部:电各省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912年1月19日)596
教育部;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1912年1月19日)597
教育部:通电各省都督筹办社会教育(1912年1月30日)601
教育部:电各省饬所属高等专门学校从速开学(1912年3月5日)602
孙总统令教育部通告各省将已设之优级、初级师范一并开学(1912年3月14日)602
蒙藏学务局呈大总统酌拟合并咸安宫学、唐古忒学、托忒学等三学及前理藩部之蒙古学扩充改良改名蒙藏学堂请鉴核施行文(附章程)(1913年)603
二、初拟学校系统草案608
(一)教育家之议论608
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年4月)608
蔡元培: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说614
高凤谦:敬告教育部616
陆费逵:敬告民国教育总长618
陆费逵:民国普通学制议620
(二)拟订情况628
蒋维乔:民国教育部初设时之状况628
教育部拟议学校系统草案630
教育部呈大总统报明筹开临时教育会议改订新制文(1912年5月25日)637
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1912年7月)638
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1912年9月3日部令第7号)651
三、颁布学校令和学校规程651
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令(1912年9月2日部令第2号)651
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1912年9月28日部令第12号)653
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1912年9月28日部令第13号)659
教育部公布师范教育令(1912年9月29日部令第14号)660
教育部公布专门学校令(1912年10月22日部令第16号)662
教育部公布大学令(1912年10月24日部令第17号)663
教育部暂准法政专门学校设立别科令(1912年10月25日部令第20号)664
教育部训令第10号(1912年11月2日)665
教育部公布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1912年11月14日部令第24号)666
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1912年12月2日部令第28号)669
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1912年12月10日部令第34号)676
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1912年12月)690
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1913年1月12日部令第1号)697
教育部公布私立大学规程(1913年1月16日部令第3号)712
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学校规程(1913年2月24日部令第6号)714
教育部公布中学校课程标准(1913年3月19日)718
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1913年8月4日部令第33号)721
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规程(1913年8月4日部令第35号)722
教育部取缔私立大学之布告(1913年12月)730
四、袁世凯推行封建复古教育732
袁世凯:祭孔告令(1914年9月25日)732
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1914年12月)733
袁世凯:特定教育纲要(1915年1月22日)747
袁世凯:颁定教育要旨(1915年1月)758
教育部呈拟具义务教育施行程序呈请核示施行并批令(第33号)(1915年4月30日)767
教育部呈拟订国民学校令呈请核定公布文(第5 1号)(1915年7月14日)770
教育部呈拟订高等小学校令请核定公布文并批令(第55号)(1915年7月19日)773
大总统申令(公布高等小学校令)(1915年7月31日教令第30号)774
大总统申令(公布国民学校令)(1915年7月31日教令第31号)777
大总统申令(公布预备学校令)(1915年11月7日教令第68号)784
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1916年1月8日呈准)786
教育部公布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1916年1月8日呈准)798
教育部公布半日学校规程(1914年2月20日部令第11号)806
(一)普通教育方面806
五、学制的修订806
教育部令第17号(修正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1916年10月9日)807
教育部令第18号(废止预备学校令)(1916年10月9日)808
教育部令第19号(修正国民学校令)(1916年10月9日)808
教育部令第20号(修正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1916年10月9日)810
蔡元培:德国分科中学之说明810
教育部咨交通部各省区中学校应斟酌地方情形酌量增减科目及时间文(1919年4月25日部令第787号)813
教育部公布大学分科外国学生入学规程(1916年9月19日部令第13号)814
(二)高等教育方面814
教育部公布修正大学令(1917年9月27日部令第64号)815
蔡元培:大学改制之事实及理由(并录北京大学启事全文)816
蔡元培:读周春岳君《大学改制之商榷》820
蔡元培:北京大学在专门以上各学校校长会议提出讨论之问题826
第四章壬戌学制的酝酿、制定和施行830
一、酝酿准备830
记者:全国省教育会第一次联合会记略830
湖南省教育会提议:改革学校系统案833
教育调查会第一次会议报告(节录)(1919年4月)843
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节录)(1919年10月)844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六次会议议决案(节录)(1920年10月20日—11月10日)846
二、议决草案848
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纪略848
学制系统草案(民国十年十月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标准)860
金曾澄:广东提出学制系统草案之经过及其成立865
新学制运动877
(一)各界反应877
三、各省市讨论及试行877
再志新学制运动880
三志新学制运动882
四志新学制运动885
(二)试点情况887
广州执信学校试办“六三三制”887
喻鉴:南开学校之三三课程888
四、专家评议899
蔡元培: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所议决之学制系统草案评899
陶知行: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900
陶知行:评学制草案标准902
陶孟和:论学制系统903
经亨颐:新学制研究908
胡适:对于新学制的感想912
汪懋祖:对于新学制草案高等教育段质疑之点916
廖世承:新学制与中等教育919
廖世承:关于新学制一个紧急的问题927
舒新城:中学学制问题935
陶知行:新学制与师范教育961
俞子夷:关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学制系统草案初等教育段的问题968
〔美〕孟禄:论中国新学制草案972
五、新学制的审定、颁布976
教育部召集之学制会议及其议决案976
学制会议之经过(1922年9月)983
胡适:记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讨论新学制的经过(节录)985
大总统颁布施行之学校系统改革案(1922年11月1日教令第23号)989
教育部:实施新学制中小学校进行及补充办法(1923年5月29日教育部训令第195号)993
六、施行、批准995
(一)各省施行情况995
浙省施行新学制之准备995
浙省施行新学制标准996
江苏省实施新学制办法999
江苏对于新学制草案讨论会议决案1002
安徽省之学制改革1005
奉省改定学制系统纲要1019
云南教育委员会议决案(教育司提出)1022
(二)教育部之批准1026
教育部:咨浙江省长该省所定办法准照行文(第171号)(1924年1月12日)1026
教育部:咨浙江省长施行新学制各校改组案应照准惟师校宜单独设立文(第581号)(1924年3月20日)1027
教育部指令第722号(1924年3月17日)1029
教育部指令第723号(1924年3月17日)1031
教育部指令第728号(1924年3月18日)1035
教育部指令第729号(1924年3月18日)1038
教育部指令第730号(1924年3月18日)1041
教育部:咨湖北省长该省施行新学制标准照行文(第564号)(1924年3月19日)1045
第五章附录1052
陶知行: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1052
蒋维乔;清末民初教育史料(节录)1069
〔美〕基南:新教育改革运动的发生及其在1922年前的发展1075
征引书目举要1096
热门推荐
- 754252.html
- 1402615.html
- 526183.html
- 3563581.html
- 2921205.html
- 3499538.html
- 1663531.html
- 2251519.html
- 636962.html
- 3100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6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4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8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4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2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6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3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3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