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强国之路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及政策选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汉林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8057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强国之路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及政策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导论1
一、本书的研究背景1
二、本书基本思想及研究方法2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4
四、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范畴5
(一)西方学者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5
(二)里斯本小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9
(三)中国学者关于“全球化”的定义12
(四)本书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14
(五)经济国际化、自由化、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关系15
(六)经济全球化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与作用18
五、贸易全球化何时开始18
(一)如何衡量贸易全球化21
(二)第一个时代:贸易标的物属非竞争性货物与不存在商品价格趋同的时期25
(三)第二个时代:19世纪的运输革命和商品价格趋同33
(四)20世纪后期全球化中的商品价格的趋同40
(五)基本结论41
第二章 20世纪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及特征43
一、20世纪国际贸易内涵的扩大与丰富43
二、20世纪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44
(一)1913年以前的国际货物贸易发展44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货物贸易停滞发展47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物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50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加快,规模日益扩大54
三、贸易全球化中国际货物贸易结构质的变化及特征55
(一)1913年以前国际货物贸易构成以初级产品为主55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贸易内部结构变化较大56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级产品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59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发生巨变64
四、贸易全球化中国际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竞争68
(一)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居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68
(二)传统服务贸易内部发展不平衡,份额总体趋于下降70
(一)1913年以前欧洲贸易额居全球贸易额之首74
五、贸易全球化中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新格局的形成74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货物贸易地理方向发生较大变化75
(三)第二次大战后国际货物贸易新格局的形成与变化77
(四)国际服务贸易地区分布极不平衡85
六、贸易全球化中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流向的巨大变化88
(一)食品在总贸易、初级产品贸易中地位、地区流向明显变化88
(二)石油输出国在燃料贸易中的霸主地位受严重削弱89
(三)钢铁产品贸易中西欧和亚洲成为主宰92
(四)化学品贸易中亚洲居于次要地位,而欧盟、北美国家竞争优势明显92
(五)机器及运输设备是最大宗贸易货物,西欧、亚洲举足轻重93
(六)办公机器及电讯设备贸易亚洲表现突出95
(七)西欧、北美及日本是汽车贸易的三大贸易伙伴97
(八)纺织品与服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竞争优势98
(九)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99
(十)旅游服务贸易新格局形成100
(十一)其他商业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竞争优势突出101
七、各国出口系数提高,相互依赖、依存的利益格局形成102
八、经济一体化使全球贸易竞争关系发生变化103
(一)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103
(二)经济一体化使全球贸易竞争关系发生了变化107
九、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及不平衡特征108
(一)在GATT/WTO体制内推动贸易自由化108
(二)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内推动贸易自由化109
(三)各国单方面的贸易自由化改革加快110
(四)贸易自由化发展的不平衡表现110
十、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巨大变化111
第三章 金融全球化及与贸易的融合112
一、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形成与交易规模的扩大112
(一)全球外汇市场交易规模空前扩大112
(二)国际银行贷款市场失衡扩大,利差缩小114
(三)国际金融资产市场规模扩大114
(四)国际证券市场交易量增加115
(一)场外衍生工具市场成为衍生交易的中心117
二、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产品多样化117
(二)全球衍生市场的合并重组频繁118
(三)衍生产品基本实现商品化(标准化)118
三、国际直接投资新格局形成118
(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扩大119
(二)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增长快于国际贸易120
(三)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出现新特点120
(四)国际直接投资三极格局形成121
(五)国际直接投资向服务业集中121
四、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的新发展121
(一)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力度加大121
(二)发达国家成为投资自由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123
(三)发展中国家加快投资自由化改革步伐124
五、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及融合125
(一)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同向发展125
(二)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同向发展关系分析129
(三)国际直接投资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130
(四)国际贸易政策与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相互影响132
六、发展中国家(地区)和转型经济国家成为国际资本移动的积极参与者135
(一)发展中国家(地区)和转型经济国家积极介入国际资本移动136
(二)亚洲和拉美发展中国家(地区)成为重要的投资场所137
(三)发展中国家(地区)积极推进货币自由兑换138
七、20世纪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及不平衡特征138
(一)利率管制的自由化139
(二)证券市场的自由化加快139
(三)银行投资的数量限制逐渐取消140
(四)对金融机构经营业务和产权管制的自由化141
(五)扩大外国银行准入的程度143
(六)资本帐户自由化加快143
(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金融服务自由化的不平衡发展144
八、各国实行金融管制的原因分析144
(一)系统风险145
(一)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化加快147
九、金融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分析147
(二)管制政策的信息和管理功能147
(二)金融自由化对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作用156
(三)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性和宏观经济管理的效应166
十、结论176
第四章 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及影响178
一、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规模不断扩大178
二、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与贸易的比重不断提高179
三、跨国公司间的合并、收购及战略联盟成为20世纪后期生产全球化的重要特征180
四、跨国公司间的R D、技术合作全球化化趋势增强181
五、跨国公司的跨国化指数大幅度提高184
六、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对东道国、母国经贸关系的影响193
(一)跨国公司对母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193
(二)跨国公司对投资东道国经贸的影响195
七、美国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相关国家贸易关系影响案例198
(一)美国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分析198
(二)跨国公司与控股子公司的公司内部贸易200
(三)设在美国的外国跨国公司的公司内部贸易201
(四)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地区分布202
(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贸易伙伴的收入水平的关系204
第五章 两次经济全球化的重大区别与联系207
一、两次经济全球化中贸易一体化状况的差异207
(一)货物贸易的构成在两次经济全球化中有所不同209
(二)国际服务贸易在两次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完全不同213
(三)跨国公司在贸易和生产中的作用不同213
(四)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216
二、交易成本的下降使20世纪贸易全球化程度更大217
(一)运输成本因技术进步而下降218
(二)贸易壁垒的下降使交易成本下降219
(三)网络与电信技术及新工具的使用等使交易的信息壁垒大幅度下降220
三、20世纪后期各国间贸易关系从竞争与对抗向竞争与合作、协调发展221
四、20世纪贸易全球化的国际贸易基础及利益格局发生变化222
(一)贸易全球化中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形式发生变化223
(二)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发展的新格局224
(四)20世纪国际贸易价值链构成的变化226
(三)20世纪贸易全球化中国际贸易主体发生变化226
(五)20世纪国际贸易优势来源的变化227
(六)20世纪国际贸易的基础发生重大变化229
五、两次全球化中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同229
六、20世纪90年代金融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33
(一)信息的不对称是19世纪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233
(二)契约问题236
(三)宏观经济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大是19世纪经济全球化受阻的重要因素237
(四)缺乏充分、规范的会计标准是19世纪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局限238
七、两次经济全球化中金融危机的异同239
(一)19世纪金融全球化中金融危机的特点与现代发展中国家(地区)金融危机的区别239
(二)两次金融全球化下危机的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差异242
八、结论: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与发展中的问题247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的论述249
(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及交往普遍化的前提249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产生与发展的理论249
(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规律250
(三)马列主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255
(四)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国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发展趋势257
(五)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全球化”中各国的竞争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260
(六)“经济全球化”中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262
(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护贸易的危害是极大的267
(一)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国策274
二、邓小平理论关于对外开放的科学论断274
(二)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关系276
(三)参与国际竞争是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277
(四)对外资开放并不会导致资本主义278
(五)对外开放并没有丧失国家经济主权280
三、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观点281
(一)泰罗制的危机导致生产国际性转换281
(二)凯恩斯主义的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282
(三)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推动经济增长发动机284
(四)GATT/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增强286
(五)技术进步与运输革命加快了全球化进程287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的机制289
一、经济全球化机制的内涵及构成289
(一)经济全球化机制的内涵289
(二)经济全球化机制的构成291
二、经济全球化机制中行为主体的价值理念292
(一)经济效益或利润最大化理念292
(二)竞争与合作有机融合的理念292
(三)理性预期与互惠互利理念293
(四)法治与规则为基础的理念294
(五)权力约束与相对主义的理念294
(六)符合现实经济伦理与道德理念295
三、经济全球化中市场经济各种规律的基础作用296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296
(二)价值规律贯穿于经济全球化之中297
(四)比较优势及其动态化的规律298
(三)竞争规律298
四、政府和国际经济与政治组织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299
(一)经济全球化中政府行为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299
(二)国际经济与政治组织的协调机制逐渐建立与完善301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306
一、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总体影响306
(一)全球化促进经济增长,扩大世界产出306
(三)经济全球化使生产与消费从结构到区位上发生变化307
(二)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与竞争力307
(四)经济全球化会促进R D及技术竞争308
(五)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间加强经贸政策的协调308
(六)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309
二、经济全球化与人类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309
(一)全球化与人类发展指数的过去、现状及趋势309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318
(三)经过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对长期生活水平的影响323
(四)全球化环境中经济增长的源泉327
(一)贸易全球化与贫困现状332
三、贸易全球化与收入不均和贫困的关系332
(二)贸易、经济增长与国家间的收入差距334
(三)贸易是收入差异扩大还是收入趋同的原因336
(四)贸易导致收入向更高水平趋同还是恰恰相反337
(五)贸易自由化与贫困的关系341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带来的挑战343
(一)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344
(二)政府收入与借贷方面345
(三)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346
(四)经济体制和政策的转变347
(五)全球化对经济主权的挑战347
(六)全球化要求各国熟知国际经贸惯例与规则348
五、全球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348
(一)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348
(二)全球化与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349
(三)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349
(五)鼓励中小企业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管理水平350
(四)政府要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升级和创新350
(六)促进中小企业间的联合和协作,增强竞争力351
六、全球化与经济贸易集团化的关系351
(一)开放的地区主义351
(二)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并不是对立的352
七、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的作用353
(一)经济全球化中国家并未消失,政府作用仍很强大353
(二)经济全球化中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354
(三)经济全球化中政府间的协商管理加强354
八、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354
第九章 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与政策探讨357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357
(一)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357
(二)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的发展357
(三)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改革成为各国寻求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358
(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互补与竞争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358
(六)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是“发达国家”,但其组成都在发生变化359
(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始终存在,使各国都不得不加快自身的发展359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家经济安全与经济主权360
(一)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核心360
(二)一国经济安全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362
(三)融入经济全球化不是放弃经济主权364
(四)开放和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365
(五)融入经济全球化是积极主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365
(六)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发展国内工业的辩证关系368
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国际竞争力将得到增强372
(一)中国贸易自由化改革与出口贸易竞争力增强372
(二)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出口市场地区分布趋于合理377
(三)利用经济全球化扩大进口获取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与产品381
(四)经济全球化下进口市场多元化基本形成382
(五)中国进出口依存度提高384
(六)中国服务贸易在开放中竞争力得到提高386
(七)通过融入金融全球化提高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388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经济主要呈粗放式增长389
四、融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竞争力提高389
(二)技术进步、经济体制及投资是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91
(三)融入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392
(四)融入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竞争力提高393
(五)融入经济全球化有利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396
(六)全球化下加快对外开放和发展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政策措施400
五、中国融入贸易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及政策调整403
(一)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格局403
(二)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充分掌握国际经贸竞争的主动权406
(三)融入经济全球化,确定合理的贸易保护水平,实现进出口的良性互动417
六、中国融入金融全球化的战略与政策调整418
(一)融入金融全球化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外资418
(二)融入金融全球化为我国对外投资营造良好环境420
(三)积极促进投资自由化改革及政策调整420
(四)积极参与金融全球化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422
(五)融入金融全球化,探索实施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423
参考文献429
后记445
热门推荐
- 3652081.html
- 3469202.html
- 2916064.html
- 3022643.html
- 270410.html
- 3181700.html
- 852532.html
- 3151118.html
- 2406184.html
- 2483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0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9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6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9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3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0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1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9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