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炳尧等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4477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91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9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冷冲模设计1
第一节 冲压材料1
一、规格和性能1
(一)板材和带材1
(二)型材36
二、理论重量42
三、板材成形性能试验方法45
第二节 冷冲压设备46
一、曲柄压力机46
(一)主要技术参数46
(二)精度47
(三)技术规格48
(四)压力机型号选择54
二、其他冲压设备55
(一)精冲压力机55
(二)冷挤压机56
(三)拉伸压力机58
第三节 冷冲压工艺59
一、冲件工艺性59
(一)冲裁件59
(二)弯曲件66
(三)拉伸与成形件70
(四)挤压件72
二、工艺计算和工艺参数74
(一)冲裁74
(二)弯曲92
(三)拉伸97
(四)成形122
(五)挤压132
三、辅助工序144
(一)精冲工艺中的辅助工序144
(二)拉伸工艺中的辅助工序145
(三)冷挤压工艺中的辅助工序146
第四节 常用结构设计和模具典型图例149
一、常用结构设计149
(一)凸模和凹模的结构及紧固方式149
(二)定距、定位装置155
(三)卸料(件)装置161
(四)弹顶、推出装置166
(五)自动送料装置169
(六)其他结构173
二、模具典型结构180
(一)单工序模180
(二)复合模188
(三)级进模195
(四)精冲模205
(五)冷挤压模221
第五节 模具零件225
一、工艺零件225
(一)成形零件225
(二)定位(定距)零件238
(三)卸料与弹顶零件248
二、结构零件252
(一)导向零件252
(二)支承零件261
(一)模板275
三、模板和模架275
(二)模架276
四、常用模具钢性能和模具零件热处理289
第六节 典型组合292
一、固定卸料纵向送料典型组合292
二、固定卸料横向送料典型组合298
三、弹压卸料纵向送料典型组合304
四、弹压卸料横向送料典型组合310
五、复合模矩形厚凹模典型组合316
六、复合模矩形薄凹模典型组合322
七、复合模圆形厚凹模典型组合328
八、复合模圆形薄凹模典型组合330
九、弹压导板模纵向送料典型组合332
十、弹压导板模横向送料典型组合336
第二章 塑料模设计340
第一节 塑料及其性能340
一、热固性塑料340
(一)酚醛塑料340
(二)氨基塑料342
(三)常用热固性塑料性能343
二、热塑性塑料347
(一)热塑性塑料和树脂的缩写代号347
(二)热塑性塑料性能348
第二节 模塑工艺356
一、塑件工艺性与结构分析356
(一)工艺性356
(二)结构分析363
二、模塑成形工艺367
(一)热固性塑料模塑成形工艺367
(二)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形工艺370
三、塑件质量分析与模具调试375
第三节 模塑成形设备382
一、成形设备技术规格382
(一)液压机382
(二)注射机385
二、设备选择391
(一)液压机选择391
(二)注射机选择396
第四节 分型面与浇注系统398
一、分型面398
二、浇注系统400
(一)普通浇注系统400
(二)无流道浇注系统411
(一)结构型式416
二、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416
一、常用抽芯机构的特点及应用416
第五节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416
(二)设计要点419
三、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422
(一)结构型式422
(二)设计要点424
四、其他抽芯形式426
第六节 推出机构与复位机构428
一、推出机构428
(一)一次推出机构428
(二)二次推出机构432
(四)辅助推出机构437
(三)双推出机构437
(五)其他推出机构441
二、复位机构445
第七节 模具典型图例447
一、压缩模447
二、压注模447
三、注射模447
第八节 模架组合458
一、压缩和压注模模架458
(一)模架组合型式472
(二)模架组合尺寸472
二、注射模模架472
(三)模架标记方法494
第九节 模具零件设计495
一、模具零件结构及尺寸495
(一)成形零件495
(二)导向零件507
(三)浇注系统零件513
(四)抽芯机构零件515
(五)推出和复位机构零件519
(六)定位和支承零件525
(七)其他零件529
二、模具零件配合关系533
三、模具零件计算537
(一)型腔和型芯成形尺寸计算537
(二)成形螺纹计算538
(三)凹模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544
(四)压缩模加料腔高度计算545
(五)抽芯距和抽拔力计算546
(六)斜销计算549
(七)楔紧块计算556
(八)卸模杆长度计算558
(十)加热元件和加热量计算559
(九)塑件推出距离计算559
四、常用模具材料561
第三章 金属压铸模设计566
第一节 压铸合金与压铸工艺566
一、压铸合金566
二、压铸工艺568
(一)压铸件工艺性568
(二)压铸成形工艺参数574
第二节 压铸设备575
一、压铸机分类和应用特点575
二、压铸机规格576
四、压铸机选择584
三、液压抽芯器规格584
第三节 分型面与浇注系统589
一、分型面589
(一)分型面类型589
(二)分型面选择590
二、浇注系统591
(一)直浇道591
(二)横浇道597
(三)内浇口599
(四)溢流槽603
(五)排气槽606
(一)抽芯机构608
第四节 常用机构与模具图例608
一、常用机构608
(二)推出机构615
(三)多次分型辅助机构619
(四)先复位机构621
二、模具图例623
(一)热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623
(二)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623
(三)卧式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623
(四)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623
一、模具零件结构及尺寸627
(一)模体零件627
第五节 模具零件设计627
(二)成形零件632
(三)导向零件637
(四)浇注系统零件641
(五)抽芯机构零件644
(六)推出机构零件647
(七)支承和限位零件649
二、模具零件配合关系和表面粗糙度651
三、模具零件计算657
(一)成形尺寸计算657
(二)动、定模套板边框厚度计算659
(三)抽芯力、抽芯距和推出距离计算660
(四)液压抽芯计算662
四、常用模具零件材料664
第四章 模具制造665
第一节 毛坯制备665
一、毛坯(半成品)余量665
(一)锻件余量665
(二)圆钢加工余量666
(三)气割毛坯机械加工余量666
(四)模具零件工序余量666
(二)锻造温度668
(一)锻件下料尺寸计算668
二、毛坯锻造668
(三)锻造工艺要点669
三、毛坯快速锯割671
第二节 坐标镗削加工672
一、坐标镗床主要技术规格672
二、加工工艺674
(一)基准找正674
(二)孔系加工675
(三)划线和冲中心孔679
(一)立式铣床和万能工具铣床规格680
(二)加工工艺680
一、立铣、万能工具铣加工680
第三节 铣削加工680
二、仿形铣加工683
(一)仿形铣床规格683
(二)仿形加工基本机能683
(三)加工方法684
(四)周进量和周进方式684
(五)靠模指684
三、数控铣加工686
(一)数控加工基础知识686
(二)编程要点687
(三)数控铣床规格和功能706
(四)加工实例712
四、模具铣刀721
第四节 磨削加工728
一、平面磨削728
(一)平面磨床主要技术规格728
(二)平面磨削夹具729
(三)平面磨削工艺732
二、外圆磨削734
(一)外圆磨床主要技术规格734
(二)外圆磨削工艺734
(二)内圆磨削工艺738
(一)内圆磨床主要技术规格738
三、内圆磨削738
四、成形磨削740
(一)工具曲线磨床主要技术规格740
(二)成形磨削方法740
五、光学曲线磨削754
(一)光学曲线磨床主要技术规格754
(二)磨削工艺要点754
六、坐标磨削757
(一)坐标磨床磨削757
(二)数控坐标磨床磨削760
(一)磨削工艺参数766
七、磨削工艺参数、砂轮选择和硬质合金磨削766
(二)砂轮选择与应用767
(三)硬质合金磨削770
第五节 电火花加工772
一、电火花加工机床主要技术规格772
二、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774
(一)电规准774
(二)电极损耗775
(一)穿孔加工776
(二)型腔加工776
三、加工工艺776
(三)极性776
四、电极781
(一)电极设计781
(二)电极制造785
(三)电极装夹和定位786
五、常用排屑方法788
第六节 数控线切割加工789
一、数控线切割机床主要技术规格789
二、线切割加工工艺规律790
(一)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790
(二)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790
(一)基本规则791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791
三、编程方法791
(二)坐标计算方法793
(三)非圆曲线编程798
(四)计算举例804
第七节 其他加工807
一、型腔冷挤压加工807
(一)型腔冷挤压设备807
(二)型腔冷挤压工艺808
(三)实例和废品分析811
(二)母模制备813
(一)电铸工艺过程813
二、电铸813
(三)电铸方法816
(四)加固和脱模817
三、型腔表面花纹加工818
(一)照相腐蚀法818
(二)丝印转移腐蚀法821
(三)亚光型面的电火花法和喷砂(丸)法821
(四)图文的手工雕刻和压印法821
四、冲模电火花强化工艺821
五、合金粉末喷熔822
(三)冷冲模刃口强化方法822
(一)电火花强化机主要技术规格822
(二)电火花强化工艺822
六、模具型面研抛826
(一)研磨剂826
(二)研抛工艺827
(三)研抛工具829
七、镀铬832
(一)模具镀铬前准备832
(二)阳极、辅助阳极和阴极挂具、辅助阴极833
(三)镀铬液配方、配制及维护833
(四)镀铬工艺过程834
(一)高温箱式加热电阻炉835
(二)中温箱式加热电阻炉835
第八节 模具材料热处理835
一、常用热处理设备835
(三)井式气体渗碳炉836
(四)埋入式电极盐浴炉836
(五)外热式坩埚盐浴炉836
(六)外热式油浴电阻炉837
二、模具常用钢基本特性837
三、热处理方法和规范838
四、热处理工序安排843
五、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防止措施847
(一)渗碳851
六、模具零件化学热处理851
(二)碳氮共渗852
(三)盐浴渗硼856
(四)碳氮硼三元共渗856
(五)化学热处理疵病及其防止措施和补救方法858
第九节 模具装配860
一、冲模装配860
(一)冲模零件固定方法860
(二)冲模零件装配要点867
(三)冲模间隙控制方法869
(四)冲模装配要点870
(一)塑料模零件组装871
二、塑料模装配871
(二)塑料模装配实例876
附录880
一、公差和配合880
表1 标准公差数值880
表2 新国标与旧国标公差等级对照881
表3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882
表4 基孔制配合的轴新旧国标对照882
表5 基轴制配合的孔新旧国标对照883
表6 常用优先孔的极限偏差884
表7 常用优先轴的极限偏差888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893
表8 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893
表9 圆度、圆柱度公差值893
表10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公差值894
表11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全跳动公差值895
三、弹簧和聚氨酯弹性体896
表1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尺寸系列896
表1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计算896
表14 碟形弹簧尺寸和参数900
表16 聚氨酯弹性体尺寸901
表15 碟形弹簧组合方式和计算公式901
表17 聚氨酯弹性体压缩量与工作负荷的关系902
四、紧固连接件902
表18 螺钉主要结构尺寸902
表19 六角头螺栓主要结构尺寸904
表20 圆柱销和内螺纹圆柱销尺寸905
表21 螺母尺寸905
五、螺钉(螺栓)安装和连接尺寸906
表22 螺钉、螺栓沉头孔尺寸906
表23 螺钉连接尺寸906
六、模具名词及相关术语汉英对照907
参考文献911
热门推荐
- 3832130.html
- 2838787.html
- 443295.html
- 2643334.html
- 1977002.html
- 97607.html
- 1626221.html
- 2022426.html
- 403139.html
- 2733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9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4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4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4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6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8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7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2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95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