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2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2卷
  • 张瑞璠主编;黄明喜,于述胜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2837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本卷引言1

第一章 魏晋玄学的教育哲学1

前言1

第一节 王弼:“名教出于自然”2

一、对名教的本体论证2

二、“性其情”及其相应的教育理想8

三、寻言观意、得意忘言的教育方法论11

第二节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15

一、对名教的批判15

二、张扬意志自由的教育价值观21

一、“名教即自然”的道德本体论27

第三节 郭象:“名教即自然”27

二、“各安其性”的人性论及其义利观29

三、玄学化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方法33

第二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哲学37

第一节 “心性合一”的佛性论38

一、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39

二、华严宗的“性起”说41

三、禅宗的“自心是佛”说43

四、佛性的内在超越性46

一、成玄英的道体论54

第二节 从道体论到道性论54

二、王玄览的道性论与心性论59

三、吴筠“性命双修”的修道论64

第三节 韩愈、李翱:理学教育哲学的先驱70

一、韩愈:“务使合于孔子之道”71

二、李翱:“灭情复性”79

第三章 北宋理学教育哲学85

第一节 周敦颐:寻孔颜乐处85

一、以诚为本的圣人观86

二、以孔颜乐处为价值取向的修养论90

第二节 张载:“知礼成性,变化气质”93

一、“上达反天理,下达徇人欲”的教育价值论94

二、“民胞物与”:确立理想人格的本体存在99

三、“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修养方法论102

第三节 程颢、程颐:“天下之事,惟义与利而已”105

一、辨“义”106

二、“衣食足而有恒心”的教育基础论116

三、“出利入义”的教育目的论124

四、“敬义夹持”的修养方法论139

五、简论义利与理欲151

第一节 心性论与教育价值论156

第四章 南宋理学教育哲学(上):朱熹156

一、理·性·命157

二、心·性·情159

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162

四、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义与利166

第二节 知行观与为学之方172

一、知行本体论173

二、为学之方175

三、“持敬”说188

第三节 礼论与教育内容和教育阶段论194

一、理·礼·事195

二、《仪礼经传通解》的逻辑结构197

三、《学礼》:小学与大学间教育内容的连续性199

四、以《四书》为大学基本教材的价值意蕴204

五、经、史、文的教育价值论207

六、“以书观书”的读书论211

第四节 “明人伦”与圣贤人格论218

一、明人伦以为己218

二、醇儒境界:诚·仁·乐222

第五章 南宋理学教育哲学(下):陆九渊与杨简236

一、“心即理”与“性即理”的对峙237

第一节 “心即理”与道德主体论237

二、从“立心”到“自作主宰239

三、理欲、义利之辨243

第二节 “发明本心”的教育方法论247

一、“良心”与“规矩”247

二、我心与六经251

第三节 杨简:心学派教育哲学的禅学化255

一、从“心即理”到“心之精神是谓圣”255

二、论“不教之教”、“不习之习”260

三、“六经皆心学”的经典教育价值论263

第六章 宋代的功利主义教育哲学269

第一节 王安石270

一、“理财乃所谓义”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271

二、“性情一也”的人性论及其理想人格277

三、“陶冶成才”的教育价值论290

第二节 陈亮306

一、“义利双行”的教育价值观306

二“成人之道”与教育目的论313

三、即事物以明实理的实学思想317

第三节 叶适321

一、人性论与理欲之辨322

二、“内外交相成”的方法论思想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