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文科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文科学导论
  • 尤西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1424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人文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文科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目录1

第一章 人文学科:历史与现状5

第一节 古典人文学科5

一、古希腊罗马“七艺”5

1.“humanitas”及其希腊辞源“paideia”5

2.“七艺”6

二、中国先秦“六艺”7

1.士、君子与成人之教7

2.“六艺”8

1.社会历史背景11

第二节 近现代学科分化与自然科学范型的确立11

一、近现代学科分化与近代科学的起源11

2.近代科学的起源及其文化观念前提12

二、以自然科学为范型的近现代科学观14

1.自然科学范型14

2.自然科学范型的学科推广15

第三节 唯科学主义及其现代危机16

一、科学、科学精神、唯科学主义16

1.科学16

2.科学精神16

二、唯科学主义与现代危机17

1.自然生态危机17

3.唯科学主义17

2.社会伦理危机18

3.人性危机18

第四节 人文科学与现代性21

一、现代、现代化、现代主义、现代性21

1.现代21

2.现代化21

3.现代主义21

4.现代性21

二、人文主义思潮的现代兴起26

1.文艺复兴运动26

2.18世纪启蒙主义的分裂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起源26

3.18~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27

4.社会主义人道主义28

5.工业艺术运动与技术设计的当代兴起28

6.20世纪马克思人文主义学派及其现代批判思潮运动28

7.自然生态思想29

8.人本主义管理模式的兴起29

9.注重自我个性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运动29

10.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人文主义思潮29

11.现代物理学革命与现代自然科学的人文规范呼声31

三、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现代阐释32

1.中国古典“人文”辞源32

2.以人文修养为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33

3.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主义特性的现代性定位34

1.作为古典学的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性38

四、人文科学的现代建构38

2.作为艺术(Arts)的人文学科39

3.作为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人文学科40

4.作为“自由之艺”(Liberal Arts)的人文学科40

5.人文科学的现代建构40

第二章 人文科学的对象50

第一节 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50

一、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相区分的现代性50

1.学科对象的区分是现代分化性的体现50

2.人文对象是相对于自然一社会科学对象的区分性概念50

3.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相区分的局限性50

1.主一客体是人文科学与自然一社会科学对象区分的基点51

二、主体与客体51

2.主体观念的现代演化52

三、人文主体与历史55

1.作为生命尺度的时间55

2.现代时间的历史信念57

3.人文主体性与现代时间的冲突58

四、人文主体与个性60

1.个性与原子60

2.个性与现代性61

3.积淀与突破62

第二节 人文理想64

一、人文主体的理想性64

1.人理念地感知外界64

2.人文主体的价值取向性65

3.人文主体的信仰性66

二、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理想的现代形态69

1.人文理想的历史性69

2.“全面发展的人”与现代性矛盾70

三、马克思人文理想与现代性72

1.作为人文理想范型的“美的规律”的劳动72

2.“全面发展的人”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75

第三节 人文意义77

一、人文主体与对象化的含义世界77

1.人文主体与对象化77

2.含义世界77

1.涵义78

二、涵义与意义78

2.意义81

第三章 人文科学方法观86

第一节 人文科学方法观特性86

一、方法论与近现代科学86

1.方法论在近现代科学中的突出地位86

2.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性质86

二、人文科学方法观特性86

1.人文科学方法观的性质86

2.人文科学方法观的若干特点88

第二节 人文科学方法观的若干代表性形态91

一、理解91

二、直觉92

三、智慧94

四、描述96

五、个案性98

1.不同于例证的个案98

2.作为个案教学的经典导读100

第四章 人文科学与教育学 .102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人文本质102

一、素质概念102

1.素质的人文主体性102

2.素质的不同层次103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知识经济时代106

1.知识经济与教育106

2.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107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中的人文教育108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人文特性108

二、义务制教育的人文特性109

三、通识教育的人文特性110

1.通识教育的现代性背景及其人文特性110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111

四、现代自由之艺113

五、美育114

六、德育114

第三节 大学(University)理念115

一、大学理念与现代性批判115

1.近现代城市及其精神信仰空间的需求116

二、大学的起源与信仰教化的现代演化116

2.修道院与经院哲学117

3.行会与现代性社会功能的分化117

三、大学人文精神及其社会功能119

1.大学知识的特性119

2.大学知识分子的含义120

四、书院(College)的现代功能121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人文学科特性122

一、师范教育的特质122

1.关于“师范性”122

2.师范教育目标的人文性质122

二、师范教育的人文精神123

一、区别于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社会观125

第五章 人文社会观125

第一节 人文科学社会观的内涵与特性125

二、人文科学社会观的现代性批判背景126

第二节 家园与思乡(Nostalgia)127

一、“无家可归”(Homelessness)的现代内涵127

1.家庭伦理的现代危机127

2.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衰落127

3.自然生态危机与故乡的消失128

4.私人心理与直接体验的隔膜129

二、思乡与诗意栖居130

1.思乡社会思潮运动130

2.诗意栖居131

1.共同体与社会132

一、团契的现代演变132

第三节 人文精神团契132

2.现代社会团契的基础133

二、现代精神团契的困境与前景133

1.现代精神团契的困境133

2.现代精神团契的人文性134

3.人文精神团契形态及其前景135

第四节 自我与他人137

一、主体性与相互主体性137

1.主体性的现代困境137

2.相互主体性138

二、交往理论139

1.交往的现代意义139

2.交往的现代性前提140

三、“我—你”141

1.“我—你”与“我—它”142

2.“我—你”与“仁”143

四、“天下”社会观145

1.国家与社会145

2.有别于国家的“天下”147

五、独立人格与公共精神152

1.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152

2.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153

3.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154

4.公德与私德155

1.作为知识分子始祖原型的巫157

六、人文知识分子157

2.现代社会的两类知识分子158

3.阐释并守护意义的人160

4.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161

第六章 人文自然观164

第一节 人文观与自然观164

一、自然观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164

二、自然观与人文自然观165

第二节 人文自然观的历史演化166

一、古代自然观与人文自然观166

1.自然神崇拜与人性抗争166

2.和谐共处的农牧自然观166

1.现代自然观168

二、现代自然观与生态危机168

2.现代人文自然观与生态学时代169

第三节 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新人文主义171

一、生态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171

二、生态伦理学的问题与困境172

三、自然美:作为生态伦理学的善176

结语与展望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181

一、历史回顾181

二、现状与前瞻184

附“人文学科”(《大英百科全书》15版)190

参考文献199

后记2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