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龙骐主编;徐晓光,郭茂佳,杨文,陈莹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5149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金融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金融的界定、功能、结构及学习方法1
一、“金融”一词的界定与演变1
二、百年金融功能的变革2
三、现代《金融学》的框架结构3
四、现代金融业的定位5
五、金融学科的学习方法6
上篇 金融范畴篇11
第一章 货币——金融的本源性要素11
第一节 货币“质”的规定性:货币是什么11
一、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本质之“谜”11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14
三、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15
四、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20
第二节 货币“量”的规定性:什么是货币21
一、西方学者的观点22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23
三、中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及其纠正25
四、货币量的层次划分26
第二章 货币制度31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形成、构成要素及其演变31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31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32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34
第二节 中国的货币制度38
一、新中国的货币制度38
二、香港的货币制度39
三、澳门的货币制度40
四、台湾的货币制度41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与改革42
一、国际货币制度及其作用42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42
三、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45
四、货币国际化问题的演进与改革46
五、区域性货币一体化48
六、人民币国际化:缘由与路径50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53
第一节 信用概述53
一、信用含义及其存在的客观依据53
二、信用的特征54
三、信用制度及信用形式55
四、信用的经济职能58
五、信用风险及其防范59
第二节 信用工具61
一、信用工具及其类型61
二、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61
三、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64
四、信用工具的价格64
五、金融衍生工具65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67
一、利息的本质67
二、利息率及其分类68
三、利率决定理论70
四、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74
第四节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75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75
二、中国利率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76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77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81
第一节 外汇与外汇储备81
一、外汇的概念与特征81
二、外汇储备及其管理82
第二节 汇率及其决定83
一、汇率概述83
二、汇率的决定86
第三节 汇率变动的影响及其约束条件89
一、汇率变动的基本效应89
二、汇率机制的约束条件90
第四节 外汇风险与外汇管理91
一、外汇风险的界定91
二、外汇风险的防范92
三、外汇管制与外汇管理94
中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篇101
第五章 金融市场101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要素和功能101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特性101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102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03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104
第二节 货币市场105
一、短期借贷市场105
二、同业拆借市场105
三、商业票据市场107
四、短期债券市场108
五、回购市场111
六、CDs市场113
第三节 资本市场113
一、股票市场113
二、长期债券市场116
第四节 其他金融市场121
一、黄金市场121
二、外汇市场123
三、保险市场126
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129
五、衍生金融工具市场135
六、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137
第五节 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140
一、金融市场体系日趋完善140
二、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明显增加141
三、金融市场交易工具愈加丰富141
四、金融市场价格机制逐步形成141
五、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143
第六节 国际金融市场144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144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构成146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150
第七节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151
一、现代投资组合选择理论151
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152
三、有效市场理论154
四、资本结构理论155
五、行为金融理论158
第六章 金融机构162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162
一、金融机构的功能和类型162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163
第二节 中国的金融机构169
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169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与演变170
三、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172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181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1
二、世界银行集团184
三、国际清算银行189
四、区域性金融机构189
第七章 商业银行194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194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形成途径194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95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发展趋势198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200
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200
二、商业银行资产业务202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203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与管理205
一、商业银行经营原则205
二、《巴塞尔协议》系列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209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213
一、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历程213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214
三、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216
第八章 中央银行220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220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客观要求220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221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225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228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228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229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232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236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236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238
三、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239
四、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239
五、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241
下篇 金融宏观调控篇247
第九章 货币需求247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247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和研究内容247
二、货币需求的分类248
三、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249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250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250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252
三、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253
四、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255
五、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合评析257
第三节 货币需要量的测算257
一、权变法和规则法257
二、中国传统的货币需要量确定方法260
三、多项挂钩法和单项挂钩法261
第十章 货币供给266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266
一、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理论266
二、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67
三、货币供给理论在中国272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273
一、货币出自银行273
二、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274
三、对“贷款引出存款”质疑的解析276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278
一、现金运行机制278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280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与紧缩过程281
四、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性因素285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287
一、由存款派生引出的货币供给模型287
二、基础货币“质”和“量”的规定性288
三、基础货币变动与中央银行调控290
四、货币乘数292
第五节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295
一、货币供给宏观调控模式的转换295
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297
三、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困难性和复杂性298
第六节 货币供给与相关经济范畴的联系300
一、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300
二、利率、汇率变动与货币供给300
三、虚拟经济与货币供给302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305
第一节 货币均衡及其理论模型305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305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306
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307
第二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径311
一、货币失衡的原因分析311
二、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313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315
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315
二、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318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320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323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效应323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323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324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325
四、通货膨胀的效应326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330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330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333
第三节 通货紧缩及其理论337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337
二、通货紧缩的分类338
三、通货紧缩的理论338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危害和治理340
一、通货紧缩的危害340
二、通货紧缩的治理341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调控345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345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345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345
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349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350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350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359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360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360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360
二、货币政策时滞364
第四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理论366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366
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366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373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的实践373
二、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373
第六节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377
一、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与动因377
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性378
三、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及需要解决的问题379
第十四章 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382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382
一、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382
二、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385
三、金融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完善387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388
一、金融脆弱性的根源及其含义388
二、金融脆弱性的表现389
三、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联系391
第三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391
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391
二、金融创新及其原因和内容395
三、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397
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399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金融发展中的新业态402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402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405
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408
四、互联网金融的监督管理411
第五节 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412
一、全球化下经济金融开放的现状412
二、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414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417
参考文献422
热门推荐
- 2733861.html
- 3505034.html
- 1428429.html
- 1473781.html
- 3319816.html
- 117864.html
- 3424513.html
- 2358767.html
- 3890691.html
- 3462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4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0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3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4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8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0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2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5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9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