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肖宇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0630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廊道-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清朝发展史及其在京沈间的大量遗存1
1.1.2 京沈间各遗存的孤立存在和破坏现状3
1.1.3 世界对遗产保护的整体性趋势4
1.2 遗产廊道的由来及概念7
1.2.1 遗产廊道的由来和形成背景7
1.2.2 遗产廊道的概念、特点和判定标准9
1.2.3 美国国家遗产廊道及类似项目12
第2章 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的概念及价值17
2.1 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概念的提出17
2.1.1 京沈间遗产现象的密集性17
2.1.2 京沈间遗产现象的共同主题18
2.1.3 建立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的概念20
2.2 廊道“清文化”主题特色分析21
2.2.1 满族所建都城的“清文化”特色分析21
2.2.2 清祖陵的“清文化”特色分析34
2.2.3 满族宫殿的“清文化”特色分析39
2.2.4 满族民居的“清文化”特色分析43
2.3 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的意义及价值47
第3章 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与方法49
3.1 一般决策方法概述49
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52
3.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52
3.2.2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53
3.3 层次分析法用于构建京沈廊道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9
3.4 层次分析法用于构建京沈廊道的步骤60
第4章 廊道文化遗产资源的评价指标分析62
4.1 “清文化”评价指标构成62
4.1.1 源于满族崛起及入关前明清战争的历史主线63
4.1.2 源于清朝皇帝东巡祭祖的历史主线68
4.1.3 源于清前期藏传佛教在满族传播的历史主线72
4.1.4 源于清前期满族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历史主线80
4.2 “地理位置”和“现存情况”评价指标构成89
4.2.1 满族崛起及入关前明清战争的文化遗产分布和现状89
4.2.2 清朝皇帝东巡祭祖的文化遗产分布和现状94
4.2.3 清前期标志藏传佛教在满族传播的文化遗产分布和现状97
4.2.4 清前期满族与汉族文化交融的文化遗产分布和现状101
4.3 廊道四条主线的文化遗产分布规律分析103
第5章 构建廊道的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106
5.1 构造廊道文化遗产评价标准的判断矩阵106
5.2 文化遗产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111
5.3 文化遗产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115
5.4 计算结果分析与决策117
5.5 廊道遗产资源总体构成分析121
5.5.1 普查与登录情况分析121
5.5.2 遗产资源分布地区分析123
5.5.3 遗产资源类型构成分析124
5.5.4 遗产资源保护级别分析124
5.5.5 遗产资源保护现状分析125
5.6 具有满族特色的其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127
第6章 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的现状与保护131
6.1 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的现状情况131
6.1.1 节点现状概况131
6.1.2 节点的利用与功能现状135
6.1.3 节点的管理现状136
6.1.4 保护经费情况138
6.2 目前存在的问题139
6.2.1 缺乏对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整体保护的认识139
6.2.2 缺乏遗产廊道整体保护的法规条例和管理制度140
6.2.3 缺少遗产廊道旅游开发整体优势的驱动141
6.2.4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凸现142
6.3 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原则143
6.3.1 整体性保护原则143
6.3.2 原真性原则143
6.3.3 动态、阶段性保护原则144
6.3.4 可持续发展原则145
6.4 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方法145
6.4.1 整体系统的提出145
6.4.2 系统的子系统构成146
6.5 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整体系统的保护148
6.5.1 项目系统148
6.5.2 解说系统161
6.5.3 交通系统166
6.5.4 支持系统173
第7章 廊道地理信息库的建立182
7.1 建立廊道地理信息库的意义182
7.2 廊道地理信息库构造原则183
7.3 廊道地理信息库的实现环境184
7.4 廊道地理信息库的构成185
7.4.1 初始界面和主界面185
7.4.2 廊道主线遗产资源信息186
7.4.3 廊道整体格局信息展示187
参考文献190
热门推荐
- 430794.html
- 2997988.html
- 3058515.html
- 2257346.html
- 3287828.html
- 1476458.html
- 774539.html
- 816057.html
- 781489.html
- 2126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5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8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7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3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3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3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4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7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9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