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铁路选线设计 铁道工程方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铁路选线设计 铁道工程方向
  • 易思蓉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3069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铁路选线-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铁路选线设计 铁道工程方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概述2

1.1.1 铁路运输的性质与特点2

1.1.2 铁道工程的构成3

1.1.3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3

1.1.4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4

1.1.5 铁路设计中应遵循的规程与规范5

1.2 世界铁路发展概况5

1.3 我国铁路建设与发展6

1.3.1 路网建设6

1.3.2 我国铁路建设规划9

1.4 世界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的发展动态11

1.4.1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动态11

1.4.2 世界重载运输的发展概况14

知识归纳16

独立思考16

2 铁路运输能力17

2.1 铁路运量与设计年度18

2.1.1 客货运量的调查和预测18

2.1.2 铁路选线设计所需要的运量参数19

2.1.3 设计年度20

2.2 铁路运输能力21

2.2.1 列车运行图21

2.2.2 列车运行速度22

2.2.3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计算22

2.2.4 铁路输送能力24

2.3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27

2.3.1 机车牵引力27

2.3.2 列车运行阻力31

2.3.3 列车制动力36

2.3.4 列车运动方程式40

2.4 牵引质量42

2.4.1 牵引质量计算42

2.4.2 牵引质量检算43

2.4.3 牵引辆数、牵引净载及列车长度计算44

2.5 运行速度与运行时分45

2.5.1 合力曲线图及其应用45

2.5.2 运行速度与运行时分计算49

2.6 铁路等级与主要技术标准51

2.6.1 铁路等级51

2.6.2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52

知识归纳57

独立思考58

3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60

3.1 概述61

3.1.1 线路设计基本要求61

3.1.2 平面基本线形62

3.2 区间线路平面设计63

3.2.1 直线63

3.2.2 圆曲线65

3.2.3 缓和曲线74

3.2.4 线路平面设计计算78

3.2.5 区间正线线间距离80

3.3 区间线路纵断面设计84

3.3.1 线路的最大坡度84

3.3.2 坡段连接92

3.3.3 坡段长度97

3.3.4 最大坡度的折减100

3.4 桥涵、隧道、路基地段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105

3.4.1 桥涵路段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105

3.4.2 隧道路段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106

3.4.3 路基对线路纵断面的要求107

3.5 站坪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107

3.5.1 站坪长度107

3.5.2 站坪的线路平面108

3.5.3 站坪的线路纵断面109

3.5.4 站坪两端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111

3.6 线路平面图和详细纵断面图113

3.6.1 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的分类与比例尺113

3.6.2 线路平面图113

3.6.3 详细纵断面图115

知识归纳117

独立思考117

4 铁路定线118

4.1 影响铁路定线的自然条件119

4.2 走向选择119

4.2.1 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120

4.2.2 线路走向选择要点120

4.3 车站分布122

4.3.1 车站分布的基本原理122

4.3.2 区段站分布123

4.3.3 客运专线始发站分布123

4.3.4 中间站、会让站或越行站分布124

4.4 定线的基本方法125

4.4.1 紧坡地段定线125

4.4.2 缓坡地段定线127

4.4.3 横断面定线128

4.4.4 线路平面、纵断面的改善129

4.5 主要自然条件下的定线130

4.5.1 平原、丘陵地区的定线130

4.5.2 河谷区定线131

4.5.3 越岭地段定线134

4.6 桥涵、隧道及与道路交叉地段的定线问题135

4.6.1 桥涵地段135

4.6.2 隧道地段137

4.6.3 铁路与道路交叉138

4.7 环境保护139

4.7.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39

4.7.2 铁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139

4.8 铁路选线实例140

4.8.1 阜阳—六安铁路线路走向方案设计140

4.8.2 泛亚铁路玉溪至磨憨段元江桥位线路方案研究143

4.8.3 宜万铁路环水保选线146

知识归纳147

独立思考147

5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148

5.1 概述149

5.1.1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任务149

5.1.2 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149

5.1.3 方案的分类150

5.1.4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简要过程150

5.2 经济比较的基础数据150

5.2.1 投资151

5.2.2 运营费计算153

5.3 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157

5.3.1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类157

5.3.2 常用经济评价方法157

5.4 方案的综合评价159

知识归纳160

独立思考161

6 车站设计162

6.1 会让站和越行站163

6.1.1 会让站163

6.1.2 越行站164

6.2 中间站设计165

6.2.1 中间站的作业和布置图型165

6.2.2 中间站主要设备的配置166

6.2.3 中间站的平面计算171

6.3 区段站设计概要179

6.3.1 区段站的作业和站型179

6.3.2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180

6.3.3 区段站咽喉区布置182

6.4 编组站与枢纽概述183

6.4.1 编组站183

6.4.2 枢纽184

知识归纳184

独立思考185

7 既有线改建与增建二线设计186

7.1 加强铁路运输能力的措施187

7.1.1 运输组织措施187

7.1.2 改革牵引动力与信联闭的措施190

7.1.3 改建工程设施的措施191

7.1.4 发展重载运输193

7.1.5 客运提速195

7.1.6 兴建高速铁路196

7.1.7 铁路运输能力加强的总体设计198

7.2 既有线改建设计200

7.2.1 纵断面改建设计201

7.2.2 平面改建设计205

7.2.3 横断面改建设计207

7.3 第二线设计210

7.3.1 第二线纵断面设计210

7.3.2 第二线平面设计211

7.3.3 第二线横断面设计216

7.3.4 第二线平面计算218

知识归纳222

独立思考222

8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线路设计224

8.1 概述225

8.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225

8.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225

8.2 轨道交通路网结构分析226

8.2.1 路网线路间的基本关系分析226

8.2.2 路网形态结构基本类型227

8.3 轨道交通路网设计229

8.3.1 路网设计的影响因素229

8.3.2 轨道交通路网设计的技术要点230

8.3.3 轨道交通路网设计方法231

8.4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233

8.4.1 轨道交通运输能力233

8.4.2 线路设计标准234

8.4.3 线路走向选择及车站分布238

8.5 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概述241

8.5.1 车站分类241

8.5.2 中间站设计242

8.5.3 换乘站概述244

8.5.4 车辆段与停车场246

知识归纳248

独立思考248

参考文献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