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电视原理及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数字电视原理及应用
  • 杨建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7696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数字电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电视原理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电视基础知识1

1.1 光的特性与人眼视觉特性1

1.1.1 光的特性与度量1

1.1.2 人眼的视觉特性2

1.2 扫描和黑白电视图像转换6

1.2.1 扫描6

1.2.2 电视扫描的基本参数9

1.2.3 全电视信号13

1.2.4 电视传送原理19

1.3 彩色三要素与三基色原理24

1.3.1 彩色三要素24

1.3.2 三基色原理及混色方法25

1.3.3 配色方程与亮度方程26

1.3.4 彩色图像的摄取与重现27

1.4 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概述29

1.4.1 色度信号的编码传输29

1.4.2 彩色电视信号的频带压缩30

1.4.3 NTSC制33

1.4.4 PAL制34

1.4.5 SECAM制35

1.4.6 现行彩色电视制式的缺陷36

思考题37

第2章 数字电视基础38

2.1 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38

2.2 数字电视系统组成40

2.3 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41

2.3.1 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41

2.3.2 数字电视的传送复用41

2.3.3 信道编/解码及调制解调41

2.3.6 大屏幕显示42

2.3.5 条件接收42

2.3.4 软件平台——中间件42

2.4 电视信号的数字化43

2.4.1 PCM调制43

2.4.2 全信号和分量信号编码44

思考题45

第3章 视频数据压缩编码46

3.1 基本原理46

3.1.1 视频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6

3.1.2 视频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48

3.2 熵编码49

3.3.1 DPCM预测编码55

3.3 预测编码55

3.3.2 运动估值和运动补偿预测编码57

3.4 变换编码62

思考题68

第4章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69

4.1 数字电视信号的基带处理69

4.1.1 选择适合信道传输的码型69

4.1.2 使用伪随机序列进行扰码71

4.2 数字电视信号的纠错编码72

4.2.1 差错控制方式72

4.2.4 交织技术73

4.2.2 差错种类73

4.2.3 RS码73

4.2.5 卷积编码74

4.2.6 TCM格状编码调制76

4.2.7 Turbo码77

4.3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79

4.4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81

4.4.1 卫星电视广播的基本规定81

4.4.2 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84

4.5 数字电视有线传输系统86

4.5.1 系统基本组成86

4.5.2 光纤传输89

4.5.3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系统93

4.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94

4.6.1 COFDM调制方案94

4.6.2 残留边带(VSB)调制方案95

思考题96

第5章 数字电视调制技术97

5.1 数字电视信号的载波调制97

5.1.1 幅度键控(ASK)调制原理97

5.1.2 频率键控(FSK)调制原理98

5.1.3 相位键控(PSK)调制原理99

5.2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101

5.1.4 三种基本载波调制方式的性能比较101

5.2.1 四相移键控(QPSK)102

5.2.2 正交振幅调制(QAM)103

5.2.3 残留边带调制(VSB)105

5.3 世界主要数字电视标准106

5.3.1 ATSC标准106

5.3.2 DVB标准107

思考题109

第6章 数字音频技术110

6.1 模拟电视的数字音频技术110

6.2 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111

6.2.2 音频信号的数字化112

6.2.1 音频信号的特点112

6.2.3 音频压缩的基本依据113

6.2.4 声音压缩编码方法115

6.2.5 高保真声音信号压缩编码标准117

6.3 数字音频广播124

6.3.1 数字音频广播的调制方式124

6.3.2 DAB数字音频广播的优点与结构126

6.3.3 数字多媒体广播(DMB)127

思考题130

7.1 国际标准概述131

第7章 数字电视的国际标准131

7.2 H.261标准135

7.2.1 图像格式135

7.2.2 信源编码器137

7.2.3 信源解码器140

7.2.4 H.263建议141

7.3 JPEG标准142

7.3.1 基于DCT的编码器和解码器143

7.3.2 DCT和DCT系数量化143

7.3.3 熵编码器144

7.3.4 数据交换格式144

7.4 MPEG标准145

7.4.1 MPEG-1标准146

7.4.2 MPEC-2标准151

7.4.3 MPEC-4标准159

思考题162

第8章 机顶盒与数字电视的条件接收8.1 机顶盒的分类及功能163

8.2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组成及关键技术165

8.2.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组成165

8.2.2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关键技术167

8.2.3 中间件170

8.3 数字电视的条件接收171

8.3.1 CA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系统特点171

8.3.2 CA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72

8.3.3 同密和多密模式180

8.3.4 MPEG-2以及DVB标准中有关CA的规定183

思考题184

第9章 数字电视应用技术185

9.1 交互式数字电视185

9.1.1 交互电视的特点185

9.1.2 交互电视系统的结构186

9.1.3 交互电视的关键技术188

9.2 视频点播(VOD)193

9.2.1 VOD系统构成与信号流程193

9.2.2 HFC视频点播系统194

9.2.4 基于多种网络的VOD系统197

9.2.3 基于以太网的VOD系统197

9.2.5 基于ADSL的VOD系统199

9.3 数字会议电视200

9.3.1 会议电视系统的分类200

9.3.2 会议电视系统关键技术201

9.3.3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203

9.3.4 会议电视的国际标准205

9.3.5 基于MPEG-2标准的会议电视205

9.3.6 基于远程教育的会议电视系统206

9.3.7 H.320会议电视系统208

9.4 数字电视电话系统208

9.4.1 静止图像可视电话系统209

9.4.2 数字电视电话系统210

9.5 多媒体电视211

9.5.1 多媒体技术211

9.5.2 多媒体电视技术概述213

9.6 数字电视的数据广播213

9.6.1 互联网数据广播214

9.6.2 卫星数字电视的数据广播214

9.6.3 地面数字电视的数据广播215

9.6.4 有线数字电视的数据广播215

9.6.5 图文电视业务217

思考题220

第10章 大屏幕显示技术221

10.1 CRT显示器221

10.1.1 CRT显示器工作原理221

10.1.2 CRT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22

10.2 液晶显示器223

10.2.1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223

10.2.2 液晶显示器的技术指标225

10.2.3 液晶显示器的新技术226

10.2.4 国际技术水平和现状227

10.2.5 TFT-LCD的主要特点228

10.3 等离子体显示器230

10.3.1 三电极表面放电型彩色AC-PDP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31

10.3.2 多灰度级显示的实现方法232

10.3.3 驱动方法233

10.3.4 动态假轮廓及其形成机理233

10.3.5 抑制动态假轮廓的措施235

10.3.6 PDP技术的发展方向236

10.4 投影式显示237

10.4.1 数字式光处理(DLP)显示技术237

10.4.2 硅基液晶(LCOS)显示技术238

10.4.3 D-ILA显示技术239

思考题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