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度经济学 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汪洪涛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6863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新制度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度经济学 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制度和制度的供求1
第一节 制度主义学派定义中的制度1
一、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1
二、制度的定义3
第二节 制度的性质5
一、制度的性质和作用5
二、制度的结构6
第三节 影响制度供求的因素12
一、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12
二、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17
本章概要19
第二章 制度中的程序公平20
第一节 程序不公导致的损失分析20
一、程序公平问题的出现20
二、程序不公对社会福利影响的数学模型21
三、建立在模型基础之上的程序不公平的经济学分析23
第二节 程序公平与社会选择的规则24
一、社会公共选择的原由24
二、社会公共选择的规则选择27
三、最优的社会选择31
第三节 程序公平中的规则与程序选择32
一、社会选择中的周期多数现象32
二、决策规则与程序的价值32
三、正确选择秩序政策与过程政策以达成程序公平34
第四节 程序公平与社会和谐35
一、制度中的程序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35
二、程序公平的内在品质是提高弱势群体享受社会基本权益的能力37
三、彻底扭转泛市场化倾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程序公平品质的基本前提38
本章概要39
附录一40
第三章 制度变迁与交易成本45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中的成本解释45
一、新古典成本理论的解释45
二、新制度主义的交易成本解释48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中的总体成本变动分析51
一、原有制度成本与新制度成本的差额分析51
二、制度转换前后的摩擦成本分析54
三、新制度生成后的机会成本分析55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与成本转移57
一、制度变迁条件下发生的成本的性质57
二、新制度设立后尚未完全成熟时的成本变性及约束59
本章概要61
第四章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目标选择63
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性质63
一、制度变迁的含义与特征63
二、帕累托改进过程65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67
一、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67
二、制度变迁的渐进过程69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目标选择71
一、制度变迁的目的71
二、制度变迁的目标选择72
本章概要76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社会心理78
第一节 中国制度变迁进程中的社会心理分析78
一、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心理与西方的比较78
二、社会文化心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81
三、当前中国社会心理的特征分析82
第二节 传统体制内生的社会心理模式对制度变迁的影响83
一、传统体制内生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和制度创新目标的冲突83
二、市场经济内生的社会心理对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84
第三节 社会心理与制度变迁的共生互动关系87
一、社会经济的调节要能发挥积极的效应必须注重心理分析87
二、20世纪以来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发展是以经济主体的心理分析为基础的89
三、制度变迁目标的选择和确定是社会各群体博弈的结果91
本章概要93
第六章 制度变迁与现代化进程94
第一节 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化94
一、关于现代化与西方化的认识94
二、现代化的多方面构成因素的性质96
第二节 中国实施现代化过程中要件的确立98
一、经济市场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性前提98
二、制度创新是有效推进市场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保障99
第三节 制度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动因104
一、制度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性前提104
二、要正确认识制度及制度创新的内涵105
本章概要107
附录一108
附录二109
附录三110
第七章 制度变迁中的政府创新工程112
第一节 中国政府的过程分析112
一、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分析112
二、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特点分析115
第二节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传统体制偏好与改进117
一、传统体制偏好是中国政府治理结构中政策性文件偏好的根源118
二、在法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个人权益是改进传统体制偏好的基础119
三、培养和造就生产性干部队伍是改进中国传统体制偏好的必要条件120
第三节 制度创新与政府角色的定位122
一、政府不是万能的122
二、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123
三、听证会制度是弥补政府知识缺陷的合理选择125
四、发育良好的中介组织是解放政府的有效保证126
本章概要127
第八章 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与绩效分析128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制度选择128
一、构建公众自主型社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28
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保证130
三、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前提条件132
第二节 制度转轨的路径选择及其绩效分析134
一、两种不同改革方式的目标与路径分析134
二、可供选择的路径及其收益分析137
三、两种不同改革模式出现巨大绩效差异的制度因素分析139
第三节 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及其影响141
一、转型期中央和地方的关系141
二、转型期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及其影响143
三、转型期政府主导下的金融体制特征144
四、政府职能的实现机制145
五、政府职能实现的效率分析147
六、现阶段中国政府职能的定位149
本章概要150
附录一152
第九章 制度变迁与政府政策的制定161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与政府政策体系161
一、政府政策的过程和性质161
二、政府政策的主体163
三、政府政策的对象165
第二节 政府政策的原则166
一、稳定的秩序166
二、政府政策确立中的基本原则167
三、政府政策确立中的辅助原则169
第三节 政府经济管制政策改革的思路170
一、政府经济管制政策改革的客观必然性与必要性170
二、政府管制体制与政策创新的思路172
本章概要175
第十章 制度变迁与国企改革176
第一节 国企改革的路径演变176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五个阶段176
二、国企改革实施路径突破的原因179
第二节 国企改革中的资产流动与流失182
一、资产流转顺畅的关键作用182
二、MBO与资产流失185
三、正确看待产权流动与资产流失之间的差异187
第三节 国企改革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88
一、正确认识法人财产权和法人代表财产权之间的差异188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资本的社会化189
本章概要191
第十一章 制度变迁与新农村建设192
第一节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192
一、问题的提出192
二、我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194
三、以新农村建设来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196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199
一、新农村建设要以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绩效199
二、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要切忌传统集体经济模式的翻版和行政化倾向201
三、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统分结合的集体层经营和多样化模式的合作经济来取得实效204
四、政府要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206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07
一、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及其缺陷与现实特征207
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几种代表性改革思路的评析211
三、以国有化为基础创新农地制度来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215
本章概要216
参考文献218
后记221
热门推荐
- 2367154.html
- 3681927.html
- 958878.html
- 2245381.html
- 2154870.html
- 2651734.html
- 961038.html
- 3114576.html
- 3823690.html
- 2070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9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5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8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5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7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1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7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