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绘画构图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绘画构图学
  • 常锐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10204011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绘画理论-构图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绘画构图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吴冠中7

前言9

第一章 绘画构图概说13

第一节 构图的概念13

第二节 表达意图、构思与构图15

第三节 构图形式对表现内容的作用21

一 绘画构图的语言性质与表达内容21

二 构图的格局与内容22

三 构图的形式结构对表现内容的作用25

第四节 绘画构图的程序26

一 素描草图阶段26

二 色彩草图阶段26

三 制作阶段27

第五节 完美的绘画构图是苦心经营的业绩28

第二章 绘画构图的发展37

第一节 绘画构图发展的概要描述37

一 人类社会文明早期的绘画及其构图37

二 欧洲绘画构图发展的概况41

三 中国绘画构图的发展概况48

第二节 地域文化体系与地域绘画体系及其构图51

第三节 社会文化的变革与绘画构图的发展55

第四节 科学技术对绘画构图的影响63

一 科学技术促进绘画理念的变化63

二 新工具材料的发明与发展,促进绘画构图面貌的发展65

第三章 绘画构图的要素67

第一节 物质要素——工具材料、画面边框与画幅67

一 工具材料及其质地特性与构图的作用67

二 画面边框形状68

三 画幅78

第二节 形状82

一 点82

二 线85

三 平面形状89

四 物体形状91

五 空间形状94

六 物象的象征性与形象的定型化94

七 构图中作为语言的形象类别97

第三节 色彩99

一 色彩的概念99

二 人对色彩的视觉心理100

三 色相的情感与象征100

四 色彩于绘画构图中的作用103

五 色彩语言的类别105

第四章 绘画构成原理109

第一节 绘画构图的视觉基础109

一 视感觉与视知觉109

二 绘画构图与视觉经验111

第二节 图形与画面的形成115

一 绘画为观众规定了知觉对象115

二 图形与画面的组成116

三 画面是个整体的知觉对象122

四 视知觉的恒常性126

五 对绘画知觉的理解性127

第三节 空间知觉与绘画空间的构成130

一 三维空间知觉因素与构成130

二 方位的构成142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表现时间148

一 表现自然规律的特定时间149

二 表现历史性的特定时间151

三 表现延续性的时间152

四 画面自身的时间呈现153

第五节 对物体“质”的知觉与质感表现154

第六节 绘画构图与人的联觉、联想158

第七节 恒常性解体的变形163

第八节 深层知觉与完形范围外的形式因素构成164

第五章 构图形式的心理效应167

第一节 画面空间运用的形式心理168

一 方位的形式作用168

二 空间力感170

三 画面分割及其面积的形式作用174

四 视域定向、视高与视平线的作用181

第二节 构图结构的形式主线与基本形的作用186

一 水平主线的作用186

二 垂直主线的作用189

三 斜线与倾斜的作用190

四 几何曲线的作用202

五 自由曲线的作用205

六 圆形的作用212

七 方形与矩形的作用218

八 三角形的作用221

九 不规则散碎的形与散乱结构229

第三节 基本线形的综合构成230

第四节 方向与线条引导视线的作用236

一 引导视线的方向、方式及其形式作用237

二 引导视线的观察顺序及其作用239

三 向构图中心的诱导241

四 放射性的引导243

五 线形延伸性的联系作用243

第五节 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245

一 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可以增加画面的艺术表现的生命力246

二 轮廓线的跨越,增强形体效果和丰富意趣248

三 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增多使主观情感表面化252

四 摒除具象的点线杂乱构成的多义性253

第六节 物体范围外的形式因素253

一 变形的幻觉效应254

二 叠置的视觉效果257

三 叠透的效应257

四 遮挡关系错位的频闪效应258

五 分解与复合的视觉效应258

六 分解与抽象复合的效果261

七 异体组合的形象261

八 不同时空的怪异构成263

九 假物象按知觉恒常性特点构成的视觉效应265

第六章 构图形式美的规律267

第一节 多样统一 整体和谐269

一 多样变化 和谐统一269

二 疏密变化的生动性与平均排列的秩序性274

三 构图整体的和谐与完整278

第二节 画面平衡稳定与结构均衡规律281

一 画面“平衡”感产生的原因282

二 影响平衡的因素283

三 均衡布局法288

四 内容决定构图形式的平衡心理293

第三节 整体联系 相互呼应294

一 内形式的呼应联系295

二 外形式的呼应联系300

第四节 对比调和 相互辉映310

一 线及形的对比311

二 黑白对比314

三 虚实晦显对比321

四 繁简对比326

第五节 构图的节奏韵律感329

一 节奏及其构成329

二 节奏的作用330

三 机械的节奏与变化的节奏333

四 韵律之美335

第七章 构图技法339

第一节 确定宾主之位 经营构图中心340

一 形象分宾主340

二 构图有中心341

三 主要形象突出的原因与方法345

第二节 画面分割 取势定位363

一 横线定位分割364

二 中线定位分割365

三 黄金分割366

四 骨线定位分割369

五 基本形分割374

六 级差分割375

七 复合分割376

第三节 比例的妙用378

一 主要表现对象与画面框架的比例379

二 表现对象与常态比例的关系381

三 表现对象自身比例与标准比例的关系384

四 反常态比例的艺术处理388

第四节 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处理390

一 影响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因素及构成类型391

二 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原则396

第五节 动感与静感的表现407

一 构图呈现的动与静的含义407

二 表现动与静的方法409

第六节 藏露隐显 虚实相生412

一 藏露掩映 隐显结合413

二 以露代藏 诱人联想414

三 以实带虚 虚实相生416

四 意在画内 形于画外417

第七节 强化构图表现的视觉美点418

一 客观再现的绘画要凸显形象与环境的典型性419

二 以现实为基础的对形式美点的凸显423

三 主观意趣表现的形式美点427

四 画种材料形成的艺术美的特点不可忽视429

五 形式因素的单项强调及其“度”的把握431

第八节 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433

一 《开国大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433

二 从画家创作草图的变动过程领会构图技巧435

三 同一命题的名画比较438

结语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