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复杂系统维修管理模型与方法 高新科技译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复杂系统维修管理模型与方法 高新科技译丛
  • (西)马克斯著;尹晓虎译;刘海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8397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工业工程-系统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复杂系统维修管理模型与方法 高新科技译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维修管理的定义与描述1

第1章 维修管理的概念1

1.1 维修管理的定义1

1.2 维修管理的有效性与效率2

1.3 维修目标、策略和职责3

1.3.1 设定维修目标3

1.3.2 确定维修策略4

1.3.3 明确维修职责4

1.4 战役、战术和作业三个层次上的维修策略实施5

参考文献6

第2章 维修管理的过程、框架和支柱7

2.1 描述维修管理的原因7

2.2 维修管理过程9

2.2.1 基本活动9

2.2.2 维修规划9

2.2.3 维修调度12

2.2.4 管理维修活动的实施12

2.2.5 维修评估13

2.2.6 确保持续改进14

2.2.7 考虑重新设计设备15

2.3 维修管理框架15

2.3.1 维修框架综述16

2.3.2 定义维修管理的支撑结构17

2.4 维修管理支撑支柱的作用20

2.4.1 信息技术的作用20

2.4.2 维修工程的作用22

2.4.3 组织支柱的作用26

参考文献27

第二部分 复杂系统维修的基本概念30

第3章 失效的概念30

3.1 失效事件和相关术语30

3.2 故障状态和相关术语31

3.3 维修时间32

参考文献33

第4章 失效模型34

4.1 失效数据的重要性34

4.2 失效模型的基本函数34

4.3 经验失效分布函数和理论失效分布函数37

4.4 威布尔分布函数和威布尔分析37

4.5 威布尔分析40

参考文献47

第5章 维修的概念49

5.1 维修类型49

5.1.1 维修活动分类49

5.1.2 预防性维修50

5.1.3 修复性维修50

5.2 维修活动50

5.3 约定层次51

5.4 维修级别52

5.5 维修作业线53

5.6 维修策略54

参考文献55

第6章 维修模型基础56

6.1 维修策略建模简介56

6.2 完全换件模型57

6.2.1 固定间隔换件57

6.2.2 基于役龄的换件58

6.3 部分换件模型60

6.3.1 部分预防性换件的最小修理模型60

6.3.2 部分预防性换件的正常修理模型61

6.4 换件的非完美维修模型62

6.5 换件的冲击模型64

6.6 检测模型65

参考文献66

第三部分 建立维修管理框架67

第7章 维修管理建模关键决策领域综述67

7.1 简介67

7.2 通用维修管理模型67

7.3 定义维修目标和策略68

7.4 定义资产优先级和维修策略68

7.5 即时干预高影响弱点69

7.6 设计预防性维修计划和资源69

7.7 预防性计划、调度和资源优化70

7.8 维修作业评估和控制70

7.9 资产寿命周期分析和换件优化70

7.10 持续改进和利用新技术71

参考文献71

第8章 定义维修目标和战略73

8.1 简介73

8.2 平衡记分卡和维修73

8.3 恰当选择维修关键效能指标74

8.4 从关键效能指标到功能指标75

参考文献77

第9章 设定资产优先级的危害度分析78

9.1 简介78

9.2 定性危害度分析技术78

9.3 基于风险评估技术的危害度分析80

9.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危害度分析84

9.5 定义维修战略91

参考文献92

第10章 高影响弱点的失效根源分析93

10.1 失效根源分析的时机和原因93

10.2 失效根源分析技术简介94

10.3 失效原因描述94

10.4 失效根源分析方法和过程95

10.5 案例研究96

参考文献97

第11章 维修计划设计方法98

11.1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简介98

11.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概念98

11.3 RCM实现99

11.3.1 实现过程和审查小组99

11.3.2 系统选择和使用环境定义101

11.4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102

11.4.1 方法简介102

11.4.2 功能描述103

11.4.3 定义功能失效103

11.4.4 定义失效模式104

11.4.5 描述失效模式后果105

11.5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和隐藏的失效模式108

11.5.1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和隐藏失效108

11.5.2 隐藏失效及其维修109

11.5.3 预防隐藏失效模式导致多重失效的维修活动109

11.6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活动选择110

11.6.1 确定失效模式影响110

11.6.2 预防性维修活动110

11.6.3 修复性活动112

11.7 结论112

参考文献113

第12章 维修能力规划模型114

12.1 维修资源管理模型114

12.2 维修人员规划和调度114

12.2.1 生灭过程的排队论模型115

12.2.2 蒙特卡洛仿真模型121

12.3 维修物资需求规划125

12.3.1 统计库存模型126

12.3.2 带启发式的选择性控制程序128

12.3.3 采用物料需求规划/制造资源规划(MRP/MRPII)技术129

12.4 维修合同样本130

参考文献132

第13章 维修活动规划模型134

13.1 马尔科夫过程模型134

13.2 维修优化的马尔科夫过程模型135

13.2.1 退化模型136

13.2.2 修复性维修模型138

13.2.3 计划性维修模型140

13.2.4 固定役龄的维修模型142

13.2.5 基于固定役龄和检测的维修模型145

13.3 半马尔科夫过程规划模型149

13.3.1 SMDP模型的形式150

13.3.2 修复性维修模型152

13.3.3 非完美修复性维修模型153

13.3.4 预防性维修模型155

13.3.5 案例研究157

参考文献160

第14章 维修调度模型161

14.1 维修调度过程简介161

14.2 关键路径方法和计划评审技术162

14.2.1 网络分析概述162

14.2.2 关键路径方法163

14.2.3 计划评审方法164

14.2.4 基于CPM/PERT的维修工程案例研究166

14.3 维修调度和费用分析方法170

14.3.1 问题讨论和案例研究170

14.3.2 以最少的费用增加加速项目进程171

14.4 预防性维修调度问题的蒙特卡洛仿真模型175

14.4.1 简介175

14.4.2 案例研究:有限生产能力系统的维修调度176

14.4.3 制造系统建模176

14.4.4 预防性维修调度策略优化181

14.4.5 仿真和优化结果185

14.4.6 小结188

参考文献188

第15章 维修管理总体评估191

15.1 简介191

15.2 时间变量的刻画191

15.3 与时间有关的常见测度的定义193

15.4 设备使用可靠性测度194

15.4.1 使用可用度194

15.4.2 使用可靠性194

15.4.3 使用维修性194

15.5 维修管理效果评估194

15.6 维修管理效率评估196

参考文献197

第16章 失效对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影响198

16.1 简介198

16.2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基本要素199

16.3 设备寿命周期中不同阶段费用的刻画201

16.4 可靠性对寿命周期费用的影响202

16.5 可靠性对寿命周期费用影响的评估模型203

16.5.1 固定失效率模型203

16.5.2 确定性失效率模型204

16.5.3 威布尔分布失效率模型205

16.5.4 模型要点与不足207

16.6 案例研究208

16.6.1 案例研究——固定失效率模型208

16.6.2 案例研究——确定性失效率模型208

16.6.3 案例研究——威布尔分布失效率模型209

16.6.4 案例研究——结果讨论209

16.7 总结210

参考文献210

第17章 提高组织效率,持续改进维修212

17.1 简介212

17.2 建立生产过程人员的主人翁意识212

17.3 自治维修简介213

17.3.1 过程定义213

17.3.2 新职能定义214

17.4 提高组织整体效能216

17.5 维修规划和维修质量218

17.6 早期设备管理和维修预防219

17.7 通过教育和培训改进维修220

参考文献220

第18章 E维修转型221

18.1 简介221

18.2 E维修的产生原因221

18.3 E维修能力223

18.3.1 E维修——新的优势领域223

18.3.2 E维修对维修类型和策略的潜在改进223

18.3.3 E维修对维修保障和工具的改进225

18.3.4 E维修对维修活动的潜在改进226

18.4 E维修面临的挑战226

18.4.1 E维修需求226

18.4.2 与维修类型和策略有关的E维修需求226

18.4.3 与维修保障和工具有关的E维修需求228

18.4.4 与维修活动有关的E维修需求228

18.5 E维修现状228

18.5.1 简介228

18.5.2 E维修标准228

18.5.3 E维修过程的实现233

18.6 总结234

18.7 E维修的新术语234

参考文献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