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产业体系的微观基础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建构研究 construction of rural land system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宝连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3263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产业体系的微观基础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建构研究 construction of rural land system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农业产业支撑1
第一节 二元结构理论下的工农城乡关系1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工农城乡关系1
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的工农城乡关系4
三、工农城乡关系的测度方法4
第二节 我国工农城乡关系的特征与根源5
一、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演进的阶段特征6
二、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演化的现实悖论9
三、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形成的体制根源10
四、改革开放以来处理工农城乡关系的实践与经验11
第三节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14
一、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14
二、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特征14
三、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农业产业支撑16
第二章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土地制度基础18
第一节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特征18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18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特征19
第二节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土地供给20
一、农业产业体系对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现实需求20
二、农业产业体系对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引导21
三、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农业产业体系的深度影响22
三、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与农业产业体系的协同效应23
第三章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25
第一节 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25
一、地租理论的发展25
二、我国农地制度创新28
第二节 不同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特征29
一、农民所有农民经营制29
二、农民所有集体经营制30
三、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制30
四、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制31
第三节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32
一、农村土地农民所有制的绩效分析32
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绩效分析33
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绩效分析33
第四节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评价与启示34
一、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评价34
二、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启示36
第四章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实践创新及制度困境37
第一节 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确立与固化37
一、土地“两权”分离的正式确立37
二、土地“两权”分离的主要特征40
三、农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42
第二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实践创新43
一、农村土地“三权”结构逐渐形成43
二、农村土地产权综合改革的创新实践45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实践探索51
第三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困境58
一、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内在的制度缺陷58
二、农村土地内在制度缺陷的不利影响60
三、走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困境的思路62
第五章 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64
第一节 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与基础:确权颁证64
一、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含义和范围64
二、历史上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65
第二节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实践经验70
一、改革思路与路径70
二、主要创新实践及成效75
三、鹤鸣村“五掰红章”开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先河80
四、村庄评审会制度被推广83
五、瓦窑村“封村封户”落实“长久不变”土地承包关系84
第三节 全面确权颁证的成都启示89
一、“确权”是土地流转的前提与基础90
二、村庄评审会是农村土地确权的普适做法91
第六章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和实践93
第一节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内涵和特征93
一、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内涵93
二、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特征94
三、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时代意义94
第二节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过程95
一、地股份合作社的兴起95
二、地股份合作社的普遍推广95
三、地方土地股份合作社登记办法解析96
第三节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实践创新96
一、广东土地股份合作社96
二、江苏土地股份合作社98
三、浙江土地股份合作社99
四、四川土地股份合作社100
第七章 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的服务平台体系105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平台的内涵105
一、农村土地流转平台的相关研究105
二、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平台的内涵108
三、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平台的类型109
第二节 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平台的发展过程109
一、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的发展背景109
二、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110
三、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先后成立110
第三节 成都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平台的实践创新111
一、农地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创建的路径图111
二、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112
三、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的配套制度改革118
第八章 农户选择不同流转服务平台的影响因素分析120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120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与初步分析123
一、农户选择流转平台行为的描述性特征123
二、影响农户选择流转平台因素的描述性特征125
三、农户对政府主导型流转平台认知的描述性特征127
第三节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择128
一、研究假设129
二、解释变量的选取与设置131
第四节 模型选择与构建136
一、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分析的一般模型136
二、农户农地流转平台选择的分析模型139
第五节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讨论140
一、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型计量结果分析141
二、农户自由流转模型计量结果分析143
三、估计结果与预期结果的比较分析143
四、选择土地流转平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启示145
第九章 不同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绩效的实证分析146
第一节 农地产权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146
一、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146
二、经济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147
三、社会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148
四、农地产权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150
第二节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152
一、确定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选择152
二、农地产权流转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156
第三节 不同流转平台农地产权流转绩效的测评161
一、数据采集说明161
二、经济绩效的测评161
三、社会绩效的测评164
第四节 不同流转平台农地产权流转绩效的比较166
一、不同流转平台的比较166
二、不同流转平台农地产权流转绩效比较的启示167
第十章 土地制度安排的基本形态169
第一节 土地产权及制度安排169
一、土地产权及特征169
二、我国不完整的农村土地产权175
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176
第二节 以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安排178
一、美国土地产权交易制度改革178
二、日本农地产权交易制度发展179
三、韩国农地产权交易制度发展180
四、中国台湾地区农地产权交易制度改革181
第三节 以使用权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安排182
一、英国土地产权交易制度改革182
二、越南土地产权交易制度改革183
三、不同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趋同化及启示184
第十一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产权取向186
第一节 “长久不变”土地承包关系的深刻影响186
一、“长久不变”土地承包关系的现实背景186
二、“长久不变”土地承包关系的重大意义187
三、“长久不变”土地承包关系的时代内涵188
第二节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提出与探索189
一、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正式提出189
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实践探索191
三、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土地改革的“破冰”之举195
第三节 以承包权为基础的农村土地产权新形态196
一、农村土地产权新形态的理论依据196
二、农村土地产权新形态的政策来源203
三、农村土地产权新形态的现实基础204
四、农村土地产权新形态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205
第十二章 提升农业产业体系土地支撑作用的路径选择207
第一节 构建农村土地产权新形态207
一、构建农村土地产权新形态的指导思想207
二、构建农村土地产权新形态的具体措施208
第二节 全面推进确权颁证209
一、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指导思想209
二、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具体措施210
第三节 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产权交易市场212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思想212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具体措施212
第四节 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214
一、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214
二、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214
第五节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平台216
一、完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平台的指导思想216
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平台的具体措施216
参考文献220
索引233
后记235
热门推荐
- 1055524.html
- 1028821.html
- 2366523.html
- 865811.html
- 1378559.html
- 2950075.html
- 236033.html
- 3833969.html
- 849724.html
- 3508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6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0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5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8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7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0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2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9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