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 1911-1949 第3卷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 1911-1949 第3卷 上
  • 王建朗主编;马振犊,张俊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0985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外交史-史料-汇编-中国-1911~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 1911-1949 第3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中苏新关系的建立1

(一)苏俄两次对华宣言及与北京政府的接触2

1.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3

(1)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3

加拉罕致陆徵祥1919年7月25日3

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外交全权委员致中国驻伊尔库次克领事1920年3月2日5

(2)北京政府及中国社会各界的反应6

邵恒濬致外交部1920年4月2日(3日收)6

国务院致邵恒濬1920年4月6日7

外交部致顾维钧1920年4月7日8

全国报界联合会致苏俄政府1920年4月8日9

国会议员致苏俄政府1920年4月9

全国各界联合会致苏俄政府1920年4月10

中华实业协会致苏俄政府1920年4月11

2.北京政府与苏俄的外交接触12

曹云祥致外交部1920年4月19日(24日收)12

北京政府致驻丹麦使馆1920年5月13

曹云祥致外交部1920年5月29日13

契切林致陆徵祥1920年7月8日14

张斯麟致边防处1920年9月15日15

张斯麟致边防处、外交部1920年9月18日(21日收)16

外交部致朱绍阳1920年9月23日17

张斯麟致外交部1920年10月6日(13日收)17

张斯麟致外交部1920年10月9日(14日收)18

加拉罕致张斯麟1920年10月16日18

加拉罕致张斯麟1920年10月22日19

3.苏俄第二次对华宣言20

加拉罕致张斯麟1920年10月2日20

附:俄劳农共和国外交委员长代理喀拉岑氏致外交部通牒20

外交部致陈广平1921年2月11日22

4.远东共和国优林代表团来华23

克拉斯诺晓科夫致中国政府及驻京各国公使 1920年5月16日23

优林致中国外交总长1920年6月12日(17日收)25

外交部发西北筹边使署函1920年6月22日25

克拉斯诺晓科夫致中国外交总长1920年6月24日26

外交部致优林1920年6月26日27

国务院致外交部函1920年7月7日(9日收)27

优林致中国外交总长1920年7月18日28

优林致中国外交总长1920年7月26日29

优林致颜惠庆1920年8月24日29

章祖申会晤优林1920年9月10日30

优林与北京《晨报》等记者的谈话1920年9月17日32

优林谈来华任务与目的1920年10月2日34

优林致颜惠庆1920年11月23日36

优林致外交部正式宣言1920年11月30日39

优林致外交部1920年12月13日41

外交部致优林 1921年2月5日41

远东共和国立宪会议致中国人民及政府宣言 1921年3月24日42

优林向北京中外各报记者发表讲话1921年7月30日43

颜惠庆会晤优林1921年10月3日45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2年5月29日48

远东共和国政府宣言书1922年11月17日48

劳农代表致外交部1922年11月18日49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2年11月18日49

5.裴克斯代表团来华50

裴克斯对记者谈话 1921年12月10日50

颜惠庆会晤裴克斯1921年12月16日51

裴克斯对中美通信社记者之谈话1921年12月24日53

裴克斯致外交部1922年3月29日54

6.苏俄代表越飞来华56

顾维钧会晤越飞1922年8月15日56

越飞致顾维钧1922年8月25日58

越飞致顾维钧1922年9月2日59

附:节略译文59

外交部致越飞1922年9月7日60

施肇基会晤越飞1923年1月13日60

越飞致外交部1923年1月15日62

达夫庆致外交总长1923年1月30日63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团1923年2月13日63

达夫庆致外交部1923年2月23日64

外交部致驻莫斯科沈委员1923年3月27日64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1923年3月28日65

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3年4月2日65

驻莫斯科沈委员致外交部电1923年4月5日65

(二)北京政府停止旧俄使领待遇及筹收俄租界66

1.北京政府停止旧俄使领待遇66

外交部与驻英美等国使馆来往电1920年8月—9月66

外交部对待旧俄使领问题的意见1920年9月2日68

颜惠庆会晤克来佛1920年9月22日69

俄国驻华公使致外交部1920年9月23日71

外交部致大总统呈1920年9月23日72

中华民国大总统令1920年9月23日72

外交部发各省督军、省长、三都统电1920年9月23日73

外交部致孙烈臣、张作霖、鲍贵卿、徐鼐霖 1920年9月23日74

外交部致驻外各使馆各领事馆1920年9月24日75

刘式训会晤芮德克1920年9月24日75

俄前使馆致外交部1920年9月28日76

外交部致岳昭燏1920年9月29日77

颜惠庆会晤克来佛1920年9月30日77

外交总长会晤柏卜1920年9月30日78

顾维钧致外交部1920年10月1日(4日收)79

汪荣宝致外交部1920年10月2日81

白斯德致颜惠庆1920年10月4日82

外交团收领衔公使说略1920年10月11日82

外交部致外交团领衔公使1920年10月22日83

白斯德致颜惠庆1920年11月11日(13日收)83

外交团收领衔公使照会1920年11月18日84

外交部收英馆问答1920年11月23日86

外交部致外交团领衔公使1920年11月29日87

白斯德致颜惠庆1921年1月11日89

外交部致符礼德1921年4月15日89

2.筹收旧俄租界90

内务部致外交部1920年9月21日(23日收)90

附办法二件91

黄荣良致外交部1920年9月25日(28日收)92

附:会筹酌拟接管天津俄租界暨管理审判俄侨各项办法清折93

旧俄驻天津领事布告1920年9月25日95

天津收回旧俄租界1920年9月27日95

天津俄侨要求保留天津旧俄租界董事会1920年9月96

王占元、孙振家致外交部1920年10月1日97

外交部关于处理旧俄租界行政和处置旧俄政府财产的办法1920年10月98

俄租界工部局董事会年终报告书1920年12月31日98

(三)苏俄第三次对华宣言及《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签订101

1.加拉罕来华与苏俄第三次对华宣言102

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3年6月27日102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团1923年8月6日102

加拉罕声明书1923年8月16日102

加拉罕对报界的声明1923年9月4日103

苏俄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3年9月5日107

苏俄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3年9月6日108

苏联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3年9月7日109

2.王正廷与苏联全权代表加拉罕的交涉109

王正廷会晤加拉罕1923年9月3日109

顾维钧会晤加拉罕1923年9月6日110

加拉罕致顾维钧1923年9月9日112

外交部致加拉罕1923年9月13日112

朱鹤翔会晤加拉罕1923年9月13日113

王正廷致加拉罕1923年11月28日114

王正廷与加拉罕谈话节略1923年9月3日至11月30日115

王正廷谈话1923年11月底118

苏联代表团致中国外交部1923年12月7日118

苏联代表团对北京《晨报》记者的谈话1923年12月119

加拉罕致王正廷1924年1月17日119

加拉罕致王正廷1924年3月16日124

加拉罕致外交部1924年3月19日125

加拉罕致王正廷1924年3月19日126

外交部复苏联代表1924年3月22日129

加拉罕致外交部1924年3月25日130

国务院致各省通电1924年3月20日133

王正廷通电说明中俄交涉经过1924年3月21日134

王正廷通电1924年3月23日135

外交部复苏联代表1924年4月1日137

3.《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签订139

中苏建立邦交之换文1924年5月31日139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24年5月31日140

中俄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1924年5月31日145

顾维钧致加拉罕1924年5月31日147

加拉罕致顾维钧1924年5月31日148

国务院、外交部通电1924年5月31日148

加拉罕致外交部1924年6月13日150

外交部致加拉罕1924年7月14日150

加拉罕致外交部1924年7月15日151

加拉罕致外交部1924年7月15日151

附:苏联国书译文151

使团对交还俄使馆条件1924年7月152

察哈尔交涉公署致察哈尔都统张呈1924年153

外交部致加拉罕1925年1月17日156

北京外交部致芳泽谦吉照会1925年1月17日157

4.列强阻挠中苏谈判157

傅乐猷致外交部1924年3月13日157

傅乐猷致外交部1924年3月29日158

外交部致傅乐猷1924年4月158

舒尔曼致顾维钧1924年5月3日159

外交部致驻美使馆1924年6月25日160

日本外务省对中东铁路权利的通告1924年6月21日161

(四)奉俄协定162

顾维钧会晤加拉罕1924年6月13日162

顾维钧会晤加拉罕1924年7月7日163

顾维钧答记者问1924年7月19日163

顾维钧会晤加拉罕1924年8月10日164

顾维钧会晤加拉罕1924年8月12日165

朱鹤翔会晤加拉罕1924年8月19日166

外交部致李家鳌1924年9月24日166

外交部致李家鳌1924年9月25日167

加拉罕向北京政府解释奉俄协定1924年9月167

外交部致李家鳌1924年10月11日167

加拉罕坚持对奉俄协定的解释1924年10月168

临时执政指令第346号1925年3月12日168

临时执政府秘书厅致外交部1925年1月19日169

附:张作霖致执政呈169

附:抄件169

(五)中俄有关具体问题的交涉174

1.中国与苏俄劳农政府关于白俄官兵逃入新疆等问题的交涉175

杨增新致外交部等1919年1月31日175

外交部致参陆办公处1919年3月29日176

杨增新致国务院等1919年3月1日177

杨增新致国务院等1920年3月28日177

杨增新致国务院等1920年4月13日178

张键抄件1920年5月179

杨增新致外交部等1920年10月4日182

杨增新对所属的密函印件1920年10月13日183

2.中国与苏俄劳农政府关于通商、航运的交涉184

(1)中俄关于通商事宜的交涉184

杨增新致外交部等1920年9月4日184

(2)外交部关于松黑航行事宜与苏俄远东委员团等交涉的有关文件185

苏俄远东共和国驻华代表致外交部1921年7月19日185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1年8月9日186

外交部致远东委员团1922年3月30日187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2年4月4日187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2年5月27日188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2年6月15日188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2年6月15日189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2年6月30日190

外交部致远东委员团1922年7月24日190

(3)外交部关于俄轮航行中国沿海事宜与苏俄劳农代表团的交涉190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1922年12月4日190

劳农代表致外交部1922年12月22日191

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3年7月31日192

3.中国与苏俄劳农政府关于中东铁路的交涉193

(1)外交部与苏俄劳农代表团交涉中东铁路通车等问题的有关文件193

优林致外交部1921年1月27日193

附:后贝加尔铁路服务俄人上外交总长书194

外交部致优林1921年2月5日195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1922年4月15日195

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2年9月19日197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1922年9月26日198

劳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2年10月19日198

讷谟图译中东铁路之现状稿1924年198

(2)英日驻华使馆关于中东铁路问题致外交部照会200

英国驻华使馆致外交部1922年10月31日200

日本驻华使馆致外交部1922年10月31日201

(3)外交部关于中东铁路路权交涉与苏俄劳农代表团的来往文件202

劳农代表致外交部1922年11月3日202

劳农代表致外交部1922年11月6日203

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2年11月8日204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1922年11月11日205

劳农代表致外交部1922年11月14日206

俄亚银行致外交部1922年11月20日208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团1922年12月11日209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1922年12月16日210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1922年12月16日210

劳农代表致外交部1922年12月18日211

劳农代表致外交部1922年12月20日211

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2年12月21日213

劳农代表团宣言1922年12月30日214

苏联劳农代表致外交部1923年8月2日216

(4)其他有关文件216

东省铁路公司董事会一九二二年第八○三号议决案(关于请愿修正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章程) 1922年10月口日216

附:补修市政局章程草案一件218

夏维松报告视察中东路情形及意见书1920年11月27日218

浙江国民外交协会致加拉罕及张作霖等书1926年227

附:为苏联近来对华态度告世界各被压迫民族书227

4.中国与苏俄劳农政府关于白俄问题及庚子赔款的交涉230

(1)外交部关于俄国白党窜入华境与苏俄劳农政府远东委员团交涉的有关文电230

外交部致阿格辽夫1922年3月30日230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2年10月16日231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1922年10月28日232

外交部致远东委员团1922年11月7日234

远东委员团致外交部节略1922年11月13日236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1923年1月4日237

附单一件238

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3年1月4日239

劳农代表团致外交部1923年1月25日240

(2)外交部关于庚子赔款事与苏俄劳农代表团交涉的有关文件242

劳农代表致外交部1922年9月19日242

劳农代表致外交部1922年9月24日243

外交部致劳农代表1922年9月28日243

5.中国与苏联关于航空等问题的交涉244

外交部致冯玉祥1925年6月13日244

冯玉祥致外交部1925年6月14日244

外交部致西北边防督办1925年6月17日244

边防督办署致外交部1925年6月21日245

附件(一):苏大使加拉罕致冯督办照会(译文)245

附件(二):冯玉祥复加拉罕公函245

航空署致临时执政府军务厅1925年6月29日246

附件(一):照录外交部致本署函246

附件(二):照录外交部转录苏联大使馆来函247

附件(三):俄国飞机驾驶员姓名暨飞机号码单(略)247

附件(四):照录外交部转译加大使来函(即加拉罕致冯玉祥照会,见前,略)247

附件(五):照录外交部转西北边防冯督办复加大使函(见前,略)248

附件(六):中国改订特准俄飞机飞航国境临时办法248

临时执政府军务厅致西北边防督办公署1925年6月30日249

外交部致加拉罕1925年3月18日249

二、五卅惨案及其交涉250

(一)五卅惨案的发生与反帝爱国运动的展开251

1.五卅惨案的发生252

《时事新报》的报道1925年5月16日252

内外棉纱厂工会呈交涉使文1925年5月253

南洋大学学生的记述1925年6月254

工部局捕房各巡捕的报告1925年5月30日—6月2日259

《字林西报》的报道1925年6月1日264

上海大学学生的记述1925年10月268

五卅惨案后的继续屠杀270

2.社会各界关于五卅惨案交涉的主张272

(1)中国共产党的主张272

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1925年6月6日272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言——告此次为民族自由奋斗的民众1925年7月10日276

帝国主义之五卅屠杀与中国的国民革命(节选) 1925年6月22日280

(2)上海工、学、商界之要求282

上海总工会宣言1925年6月1日282

全国学生总会号召各地学生罢课示威1925年6月3日283

学生总会对沪惨杀工学案宣言1925年6月4日283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宣言及其所提解决五卅惨案之十七条条件1925年6月7日284

上海学联罢课宣言及通告1925年6月8日286

上海学联呈蔡廷幹、曾宗鉴文1925年6月9日288

上海总商会的十三项条件1925年6月12日289

总商会为十三条发表通电1925年6月13日291

上海总工会一致否决总商会修改条件1925年6月291

上海总工会率二十万罢工工人为坚持十七条宣言 1925年6月292

上海学联反对总商会十三条之宣言1925年6月293

工商学联合会为交涉破裂发表宣言1925年6月294

上海学联致段祺瑞1925年6月30日295

工商学联合会致北京政府1925年7月5日295

(3)地方大员的态度296

赵恒惕致段祺瑞等1925年6月3日296

周荫人等声援沪案电1925年6月10日296

邓锡侯通电1925年6月11日297

刘文辉通电1925年6月15日297

冯玉祥通电1925年6月27日298

孙传芳对沪案交涉十三条意见电1925年7月7日300

(二)关于五卅惨案的中外交涉301

1.北京政府外交部在北京的交涉301

外交部致公使团1925年6月1日301

公使团致外交部1925年6月4日302

外交总长会晤翟禄第1925年6月4日303

外交部致公使团1925年6月4日304

刘锡昌会晤翟禄第1925年6月4日304

外交总长会晤玛德1925年6月4日305

段祺瑞会见翟禄第1925年6月5日307

公使团致外交部 1925年6月6日309

外交部致芳泽1925年6月6日310

外交总长会晤翟禄第1925年6月6日311

外交总长会晤芳泽谦吉1925年6月6日312

总长会晤白拉瑞1925年6月8日315

刘锡昌会晤翟禄第1925年6月9日316

外交总长会晤玛德1925年6月10日317

黄宗法会见台克满1925年6月10日319

外交部致公使团1925年6月11日320

刘锡昌会晤翟禄第1925年6月11日320

公使团致外交部1925年6月12日321

外交总长会晤翟禄第1925年6月12日322

外交总长会晤翟禄第1925年6月12日323

外交总长会晤芳泽谦吉1925年6月12日323

段祺瑞会见翟禄第1925年6月14日325

2.在上海的交涉及沪案移京326

(1)特派江苏交涉员与领事团的交涉326

陈世光致领袖总领事1925年5月31日326

陈世光致领袖领事函1925年6月1日327

外交部致陈世光1925年6月1日327

外交部致陈世光1925年6月3日328

陈世光致领袖领事函1925年6月4日328

外交部致许沅1925年6月4日329

外交部致陈世光1925年6月6日329

德乐时来函1925年6月6日329

外交部致陈世光1925年6月8日331

许沅致领袖领事函1925年6月10日331

许沅致外交部1925年6月12日收到332

许沅致领袖总领事1925年6月12日332

许沅致领袖总领事1925年6月12日333

外交部致陈世光1925年6月13日334

外交部致许沅电1925年6月13日334

外交部致许沅1925年6月13日335

外交部致许沅1925年6月15日336

外交部致许沅1925年6月15日337

外交部致许沅1925年6月17日337

外交部致许沅1925年6月17日337

外交部致卢永祥、曾宗鉴1925年6月17日338

附件338

许沅致外交总长1925年6月19日341

许沅致外交部1925年6月22日341

外交部致许沅1925年7月7日342

外交部致许沅1925年7月11日342

外交部致许沅1925年7月14日342

(2)中央特派员与公使团赴沪调查委员会的交涉343

上海总商会设宴招待郑谦、蔡廷幹等1925年6月12日343

中央特派员与公使团赴沪调查六委员会议纪略 1925年6月16日—18日345

特里皮埃致蔡廷幹1925年6月353

工商学联合会代表会见特派员1925年6月8日354

工商学代表再次会见蔡廷幹等1925年6月9日355

学生代表要求蔡廷幹尊重民意1925年6月9日355

工商学联合会代表会见许交涉员1925年6月10日356

上海总工会要求交涉员速照原拟条件交涉1925年6月357

六国委员沪案报告1925年6月—7月357

(3)上海交涉停顿及沪案移京359

英美法意日荷六国委员声明1925年6月18日359

六国调查委员宣言1925年6月18日360

蔡廷幹、郑谦、曾宗鉴宣布交涉停顿情形1925年6月19日360

驻京公使团声明1925年6月19日361

特里皮埃致领袖领事1925年6月19日361

中国委员团宣言1925年6月20日外交部收到362

外交部致公使团1925年6月20日362

公使团致外交部1925年6月23日363

外交部致公使团1925年6月24日363

曾宗鉴等致沈瑞麟1925年6月365

芳泽对沪案之谈话1925年7月2日366

颜惠庆、蔡廷幹与学生代表的谈话1925年7月3日366

外交委员会重要会议1925年7月8日369

法国公使愤而不负交涉责任1925年7月9日370

在野派向政府建议:沪案对英单独交涉1925年7月373

沪案仍向公使团交涉1925年7月14日373

3.沪案司法调查及重开交涉374

外交部致公使团1925年8月1日374

英国犹坚持沪案重查1925年9月374

欧登科致沈瑞麟1925年9月15日375

附件376

欧登科致外交部1925年9月17日377

外交部致白拉瑞1925年9月22日377

外交部致欧登科1925年9月30日378

欧登科致外交部1925年10月1日379

外交部致公使团1925年10月2日380

外交部致欧登科1925年10日2日381

欧登科致外交部1925年10月8日381

英美日三国委员关于沪案的司法调查报告 1925年12月20日382

费信惇致许沅1925年12月23日391

附注392

4.北京政府关于五卅事件调查处理的内部文电392

执政府秘书厅公函1925年6月2日392

外交部致各督办等1925年6月4日393

外交部致滇特派交涉员1925年6月15日394

京师警察厅密报1925年6月394

沈瑞麟致临时执政1925年8月24日395

临时执政指令1925年8月28日397

外交部函件1925年10月13日397

虞洽卿向段祺瑞汇报沪上情况1925年6月398

执政府军务厅抄送新闻1925年6月10日399

附:英外次在下议院关于沪事之答问399

北京学生联合会致段祺瑞1925年7月27日400

外交部文稿1925年401

5.列强对付五卅惨案之策略412

上海领事团会议记录1925年6月4日412

塞鲁蒂致德罗西1925年6月8日413

上海领事团会议记录1925年6月9日414

德罗西致塞鲁蒂1925年6月10日415

上海领事团会议记录1925年6月12日415

塞鲁蒂致五大国总领事1925年6月12日416

德罗西致塞鲁蒂1925年6月12日417

德罗西致塞鲁蒂1925年6月23日417

塞鲁蒂致德罗西1925年6月27日417

塞鲁蒂致德罗西1925年7月2日418

德罗西致塞鲁蒂1925年7月2日418

上海领事团会议记录1925年7月2日419

塞鲁蒂致德罗西1925年7月4日420

上海领事团会议记录1925年7月7日421

上海领事团会议记录1925年7月8日421

德罗西致塞鲁蒂1925年7月8日422

费信惇与德罗西往来函1925年6月—7月423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1925年7月4日425

白拉瑞致张伯伦 北京,1925年6月21日,8月6日收到429

张伯伦致艾略特 外交部,1925年6月30日441

英国外交部致法、日、美、意大使:关于上海暴乱司法调查的备忘录1925年7月17日442

有关五卅事件的中外交涉1925年446

麦耶致国务卿1925年7月5日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