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史 立场、方法与论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律史 立场、方法与论域
  • 肖洪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417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法制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史 立场、方法与论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编 法律史的立场与方法3

第一章 法律文化与法律史解释3

一、引言3

二、法律史解释的进路转换5

(一)法律史研究进路的转换6

(二)概念的缘起:从文化到法律文化12

(三)理论的进路:从文化解释到法律文化解释22

三、法律文化解释的立场与方法26

(一)法律文化解释的基本立场27

(二)法律文化解释的分析方法33

四、法律文化解释的缺陷及其克服45

(一)具体缺陷及其克服46

(二)个案分析:中国近现代法律文化的转型49

五、结论54

第二章 传统与法治58

一、梅因古代法的分析思路59

二、现代法治需要的传统62

三、现代法治的理性基础65

第三章 历史法学的使命70

一、自然法思想的进步与局限70

二、历史法学的形成71

三、历史法学的宗旨74

四、历史法学的民族主义立场77

第四章 福柯的惩罚思想及对法学的意义80

一、公开处决的潜在危险性82

二、刑事司法的人道转向85

三、规训机制的诞生89

四、福柯的历史观及对法学的意义95

第二编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101

第一章 秦代刑事诉讼程序101

一、侦查102

二、起诉105

三、审讯109

四、判决113

五、上诉115

六、奏谳120

七、余论124

第二章 唐代对佛教的法律调整127

一、设立管理机构127

二、完善僧籍制度130

三、严格僧尼活动135

四、限制寺院经济140

五、结论143

第三章 蒙元对佛教的法律调控145

一、推行信教自由145

二、完善僧官制度147

三、编修禅门清规149

四、保护寺院经济150

第四章 明初乡村教化的法律制度152

一、教化的组织化:里老法律制度152

二、教化的司法化:申明亭法律制度155

三、教化的礼法化:乡饮酒礼制度158

四、教化的教育化:社学法律制度161

五、结论163

第三编 中国古代刑法思潮169

第一章 中国古代刑法的人性基础169

一、作为理性存在的人性与刑法170

二、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性与刑法174

三、作为历史存在的人性与刑法179

四、性善与性恶:关于犯罪与刑罚的人性论争184

五、结论191

第二章 中国古代死刑观的人性根据193

一、性善论:教化主义死刑观的人性根据193

二、性恶论:威慑主义死刑观的人性根据199

三、性有善有恶论:预防主义死刑观的人性根据205

四、结论213

第三章 中国古代死刑报应思想217

一、私力复仇:死刑报应思想的孕育217

二、报应司法:作为报复刑的死刑220

三、刑官报应:死刑适用过程中的司法伦理226

四、结论230

第四章 沈家本与中国近代死刑思想的转换234

一、从仁政到法权:死刑改革的基本依据234

二、从限制到废除:死刑改革的基本步骤239

三、从威慑到教养:死刑改革的基本目标243

四、结论247

第四编 近代中国的宪法思潮与实践251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联邦主义思潮及实践251

一、晚清联邦主义思潮的输入251

二、应对集权的联邦制:1910年代的联邦主义思潮254

三、寻求统一的联邦制:1920年代的联省自治运动260

四、消解对抗的联邦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联邦主义余音266

五、结论276

第二章 中华民国宪法案(1925)的联邦制架构280

一、国家与地方事权的联邦制分配281

二、国家与地方关系的联邦制调整284

三、国家机关的联邦制组成287

四、地方制度的联邦制建构290

五、结论293

第三章 陈炯明的联治民主制建国方略298

一、民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困境298

二、陈炯明联邦建国思想的提出301

三、陈炯明的地方自治实践304

四、陈炯明的联省自治方略308

五、陈炯明的中国统一方案311

六、陈炯明的联治民主制315

七、陈炯明的共和理想318

后记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