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金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7074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的研究场域1
一 《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课题的学理依据1
二 《春秋》笔法、中国文论释名4
三 近30年国内外《春秋》笔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0
四 《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课题的入思理路和研究方法27
第一章 《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30
第一节 《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的历史渊薮30
一 从“百国春秋”到孔子《春秋》31
二 孔子《春秋》笔法的基本内涵40
第二节 《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的基本内涵(一):《春秋》书例45
一 《左传》:因“本事”昭示《春秋》书例47
二 杜预:借《左传》总结“三体五例”52
第三节 《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的基本内涵(二):微言大义66
一 “借事明义”之“微言”67
二 “正名为本”之“大义”76
第四节 《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的基本内涵(三):史家笔法89
一 史笔:“实录”、曲笔89
二 史用:“名教”、褒贬101
第五节 《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的内在质因114
一 “征圣宗经”115
二 “依经立义”120
第二章 《春秋》笔法与诗史关系127
第一节 “《诗》亡然后《春秋》作”何谓127
一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何谓128
二 “《诗》亡然后《春秋》作”何谓135
三 “《诗》亡然后《春秋》作”的象征意义140
第二节 “史蕴诗心”145
一 “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145
二 “作史贵知其意”151
第三节 “属辞比事”:诗史《春秋》笔156
一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何谓157
二 “属辞比事”:中国文章学创作方法论163
三 “诗史《春秋》笔”:以杜甫为例169
第三章 “《春秋》无达辞”与中国阐释学176
第一节 “《春秋》无达辞”何谓177
一 有“常辞”无“通辞”178
二 “微言”、“微辞”184
三 “微旨”、“大义”188
第二节 “《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193
一 “《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的历史语境194
二 “《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的阐释实践202
三 “《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的理论意义206
第三节 “《春秋》无达辞”与“《诗》无达诂”214
一 “断章取义”:“《春秋》无通义”与“《诗》无达诂”215
二 “从变从义”:“微言大义”与“定向阐释”220
三 释义方式:“察外见内”与“以意逆志”226
第四节 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233
一 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的历史流变233
二 “诗无达诂”的理论内涵(上):“从变”241
三 “诗无达诂”的理论内涵(下):“从义”250
四 “诗无达诂”与西方阐释学255
第四章 “《春秋》五例”与中国文论话语259
第一节 “《春秋》五例”与“赋比兴”259
一 赋:“尽而不汗”260
二 比兴:“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263
第二节 “尚简用晦”与简约含蓄272
一 “简言以达旨”273
二 “隐义以藏用”277
第三节 “《春秋》五例”与评论话语290
一 “微而显”作为诗评话语292
二 “婉而成章”作为诗评话语296
三 “《春秋》五例”作为诗评话语300
第四节 “惩恶而劝善”与中国文学伦理化304
一 诗:“主文而谲谏”305
二 赋:“劝百而讽一”310
三 戏曲小说伦理论314
第五章 《春秋》笔法与中国文学批评324
第一节 《春秋》笔法与小说评点325
一 直接以《春秋》笔法相比况325
二 “章法句法本诸盲左腐迁”329
三 曲笔褒贬与史家笔法之融通333
第二节 《春秋》笔法与索隐批评339
一 从索隐到索隐派339
二 索隐方法与《春秋》笔法之融通344
第三节 “《春秋》义法”与“义法批评”349
一 从“《春秋》义法”到“古文义法”349
二 “义法批评”354
三 “义法批评”与“《春秋》义法”之融通360
四 余论364
第六章 《春秋》笔法的现代意义366
第一节 《春秋》笔法与文学精神366
一 直接借用367
二 间接活用368
第二节 《春秋》笔法与新闻精神374
一 客观报导375
二 新闻写作378
第三节 《春秋》笔法与人文精神382
一 政治斗争383
二 广告策划384
三 日常生活387
结语 《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的会通化成391
一 《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相互吸纳和中国文论的宗经意识392
二 《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彼此融汇和中国文论的诗史精神395
三 《春秋》无达辞与阐释学交互影响和中国文论的诠释方式396
四 《春秋》五例与文论话语交相渗透和中国文论的价值系统398
五 《春秋》笔法与文学批评双向会通和中国文论的批评模式399
主要参考书目401
后记407
热门推荐
- 2181381.html
- 575480.html
- 3796191.html
- 2674709.html
- 3669588.html
- 1327419.html
- 1316911.html
- 2595431.html
- 1679285.html
- 6599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2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3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2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7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7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6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6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0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