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供需的分析、模拟与优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供需的分析、模拟与优化
  • 傅泽田,张领先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2526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252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农业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供需的分析、模拟与优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农业结构调整及政策供需状况分析1

第一章 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业政策需求2

1.1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内涵与界定2

1.1.1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内涵2

1.1.2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界定3

1.1.3农业国内支持规则简述4

1.2我国农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特征7

1.2.1第一阶段(1979—1984年)7

1.2.2第二阶段(1985—1991年)8

1.2.3第三阶段(1992—1997年)9

1.2.4第四阶段(1998年以后)10

1.3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分析10

1.4农业结构的趋势分析与预测14

1.4.1农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14

1.4.2农业结构变化的预测15

1.5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持政策需求16

1.5.1组织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需求16

1.5.2技术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需求17

1.5.3社会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需求17

1.5.4投融资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需求18

1.5.5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支持政策需求18

1.5.6农产品市场与质量安全的政策需求18

1.6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已经成熟19

1.6.1严峻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迫切需要有效地保护我国农业发展19

1.6.2调整和优化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可以更为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20

1.6.3工业反哺农业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21

1.6.4WTO贸易规则对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约束与允许的支持空间21

第二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供给状况分析23

2.1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历程23

2.1.1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期(1979—1985年)政策分析23

2.1.2农民负担加重、农村严重滞后期(1986—1996年)政策分析25

2.1.3农业政策调整期(1997—2003年)政策分析27

2.2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现状分析27

2.2.1按世贸组织口径估计的我国国内支持情况28

2.2.2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开支情况31

2.3农业国内支持政策错位与缺位分析33

2.3.1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结构不合理33

2.3.2农业国内支持水平总体上仍然偏低34

2.3.3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补贴为主的“黄箱”措施补贴效率低35

2.3.4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额度较小35

2.4农业国内支持水平与结构的国际比较36

2.4.1“绿箱”支出比较分析36

2.4.2“黄箱”支出比较分析37

2.5农业其他政策供需状况分析38

2.5.1农产品贸易政策分析38

2.5.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政策分析40

2.5.3农业生产政策42

2.5.4城镇化发展政策45

2.6本章小结45

第二部分 国外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47

第三章 国外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水平与结构分析48

3.1国外部分国家的农业政策概况48

3.1.1美国农业政策48

3.1.2欧盟农业政策50

3.1.3日本农业政策60

3.1.4韩国农业政策63

3.1.5巴西农业政策66

3.1.6印度农业政策70

3.2国外农业国内支持水平与结构的现状分析72

3.2.1WTO主要成员农业国内支持执行概况72

3.2.2“黄箱”政策承诺执行情况77

3.2.3“绿箱”和“蓝箱”政策使用情况82

3.2.4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的使用情况87

3.3新一轮农业谈判中WTO主要成员的立场分析89

3.3.1新一轮WTO农业谈判的阶段划分90

3.3.2WTO主要成员的谈判立场分析91

3.4国外农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94

3.4.1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目标94

3.4.2建立和健全农业支持政策体系96

3.4.3优化农业生产政策97

3.4.4改革农业管理体制99

3.4.5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99

3.4.6加速城镇化建设100

3.5本章小结101

第三部分 WTO农业国内支持的政策空间103

第四章 WTO框架下农业支持水平测算及政策空间约束104

4.1WTO框架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水平测算方法104

4.1.1农业国内支持的内涵及其水平计算104

4.1.2中国农产品的名义保护水平107

4.1.3生产者支持估计(PSE)的计算方法108

4.1.4总支持估计(TSE)的计算方法109

4.1.5综合支持总量(AMS)的计算方法109

4.2WTO框架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水平测算结果分析110

4.2.1名义保护水平分析110

4.2.2生产者支持估计(PSE)分析112

4.2.3总支持估计(TSE)的分析113

4.2.4综合支持总量(AMS)分析114

4.3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空间约束116

4.3.1市场准入承诺116

4.3.2农业补贴政策117

4.3.3动植物卫生检疫118

第四部分 农业金融政策的效应分析119

第五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国际比较120

5.1政策性金融的概念120

5.1.1政策性金融的定义和特征120

5.1.2政策性金融的产生120

5.1.3政策性金融的经济金融学解释121

5.2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121

5.2.1金融发展理论的概述121

5.2.2经济增长理论128

5.2.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30

5.2.4政策性金融的社会性和公共品性133

5.3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135

5.3.1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概念135

5.3.2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基本特征136

5.3.3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济金融功能137

5.4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国际比较139

5.4.1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140

5.4.2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141

5.4.3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142

5.4.4韩国农业政策性金融142

5.4.5泰国农业政策性金融143

5.4.6印度农业政策性金融144

5.5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建立与发展145

5.5.1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145

5.5.2改革时期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146

5.5.3市场经济时期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148

5.6本章小结149

第六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效应分析151

6.1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151

6.1.1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界定151

6.1.2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分析152

6.1.3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154

6.1.4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金融的比较分析155

6.1.5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160

6.2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国家粮食安全162

6.2.1我国粮食安全现状162

6.2.2粮食保护的原因和现状164

6.2.3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国家粮食安全165

6.2.4粮食收购价格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170

6.2.5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使用效率分析173

6.2.6资金安全高效与粮食流通分析174

6.2.7信贷支持扩大与粮食储存能力分析175

6.2.8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国家粮食储备176

6.3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77

6.3.1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模型分析177

6.3.2农业基础设施的内涵181

6.3.3实证分析183

6.3.4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变化分析187

6.4农业政策金融与缓解农村贫困188

6.4.1贫困成因的金融因素188

6.4.2农业政策金融在缓解贫困中的作用189

6.4.3农业政策金融缓解贫困的乘数效应190

6.4.4农业政策金融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2

6.4.5农业政策金融对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195

6.4.6农业政策金融对贫困地区人均收入的相关性分析197

6.4.7农业政策金融对贫困人口脱贫的相关性分析198

6.4.8农业政策金融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分析199

6.5本章小结200

第五部分 农业政策模拟与统筹203

第七章 中国农业政策模拟分析模型的构建204

7.1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政策效应模拟分析模型的选择204

7.1.1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205

7.1.2经济政策分析205

7.1.3模拟模型的选择207

7.2印度Storm模型210

7.2.1农业生产子模型(M1)210

7.2.2综合价格(M2)213

7.2.3非农工资和价格(M3)213

7.2.4非农业生产能力和折旧(M4)214

7.2.5等级收入分配(M5)214

7.2.6职能收入分配(M6)215

7.2.7私人储蓄和消费(M7)216

7.2.8私人投资需求(M8)216

7.2.9进出口需求(M9)217

7.2.10库存变动(M10)217

7.2.11超额需求等式和均衡条件(M11)218

7.2.12政府收入、消费和储蓄(M12)219

7.2.13国家财政(M13)220

7.2.14中间等式(M14)220

7.3新奥地利生产模型220

7.4中国农业政策模拟分析模型221

7.4.1农业生产子模型222

7.4.2多部门投入产出模型223

7.4.3中国农业政策模拟分析模型225

7.5本章小结229

第八章 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231

8.1模型参数估计231

8.1.1农业生产子模型参数估计231

8.1.2非农业多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参数估计232

8.1.3劳动力子模型参数评估235

8.1.4模型其他数据来源235

8.2情景模拟分析236

8.2.1情景1:农产品价格变动对农业产业化影响的模拟分析237

8.2.2情景2:化肥价格变动对农业产业化影响的模拟分析239

8.2.3情景3:非农工资变动对农业产业化影响的模拟分析239

8.2.4情景4:农产品价格变动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模拟分析241

8.2.5情景5:化肥价格变动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模拟分析243

8.2.6情景6: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变动对非农部门影响的模拟分析243

8.3本章小结252

第六部分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水平与结构优化255

第九章 基于局部均衡原理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水平优化256

9.1农业国内支持水平优化模型构建256

9.1.1目标函数256

9.1.2约束函数258

9.1.3农业国内支持优化模型259

9.2农业国内支持水平优化模型参数评估260

9.2.1模型参数确定的经验方法分析260

9.2.2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61

9.2.3模型参数评估结果265

9.3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水平优化分析267

9.3.1最大国家福利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水平267

9.3.2WTO框架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空间269

9.3.3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财政支持空间270

9.4本章小结270

第十章 基于农民增收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结构优化272

10.1农业政策目标模式的理论依据272

10.1.1农业基础地位转移理论272

10.1.2农业的多功能性274

10.2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目标模式分析274

10.2.1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目标模式回顾275

10.2.2当前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目标模式276

10.3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结构层次优化模型279

10.3.1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结构层次分析数学模型279

10.3.2分层次建立判断矩阵280

10.3.3层次排序与一致性检验282

10.4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结构层次优化分析284

10.4.1层次单排序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284

10.4.2层次总排序计算287

10.4.3政策结构层次优化分析288

10.5本章小结290

第七部分 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政策模拟平台293

第十一章 基于CGE模型的农业政策仿真平台构建的原理294

11.1政策决策过程分析294

11.1.1政策决策过程与决策支持分析294

11.1.2决策与DSS层次结构模型296

11.1.3DSS意向决策分析300

11.1.4政策模拟平台的面向对象分析302

11.2CGE模型的研究及构造305

11.2.1生产函数与消费函数的选择306

11.2.2CGE模型的一般结构309

11.2.3CGE模型的构造312

11.3CGE模型的求解算法研究323

11.3.1求解算法及发展323

11.3.2常规求解算法324

11.3.3模型的模拟退火算法研究328

11.4本章小结334

第十二章 基于CGE模型的农业政策仿真平台的系统实现335

12.1基本思路与框架335

12.2社会核算矩阵的构造336

12.3政策模拟过程339

12.4系统平台设计与实现342

12.5模拟平台集成与实现354

12.5.1模拟平台功能实现流程354

12.5.2平台数据仓库实现355

12.5.3CGE模型算法实现357

12.6本章小结360

第八部分 我国农业政策支持体系361

第十三章 我国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构建362

13.1构建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竞争力362

13.1.1充分利用“绿箱”支持政策措施363

13.1.2合理调整“黄箱”支持政策措施364

13.1.3完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相关配套措施365

13.2优化农业生产政策,提高农业生产率367

13.2.1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367

13.2.2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369

13.2.3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体系371

13.2.4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373

13.3改革农产品贸易政策,加速国内外农产品流通375

13.3.1制定市场准入政策,保护国内农产品生产375

13.3.2调整农产品出口政策,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376

13.4改革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377

13.4.1对重要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377

13.4.2建立健全农业中介组织378

13.4.3转变政府农业职能和管理方式378

13.5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79

13.5.1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379

13.5.2加快乡镇企业发展380

13.5.3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81

附录382

主要参考文献398

后记412

热门推荐